丰两优香1号
禾本科稻属植物
丰两优香1号是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品种广占63S(♀)  丰香恢1号(♂)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 2007年11月14日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7017。
国审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2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5天。株型紧凑,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株高116.9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7.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9%,长宽比3.0,垩白粒率36%,垩白度4.1%,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丰两优香一号在当阳作一季中稻表现为优质、高产、香型等优点。丰两优香一号作为再生稻,克服了种植一季中稻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当阳市发展再生稻空间较大,丰两优香一号2017年3月25~27日播种,头季收获期为8月15~17日,再生季收获期为11月4~6日。头季收获与再生季收获间隔80 d,两季全生育期222d。头季9 180 kg/hm~2,再生季2 715 kg/hm~2,全年合计11895 kg/hm~2。再生稻比一季中稻纯收入高5 115元/hm~2。关键栽培技术为适时施促芽肥和提苗肥、适当高留稻桩等。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3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9.08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7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7%。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3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80%。
丰两优香1号是江汉平原再生稻主栽品种,具有米质优、早熟、丰产性好、再生能力较强等特点,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生产试验,总结了适合该品种作再生稻的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采取旱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移栽,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为16.7厘米×26.7厘米,每亩栽足1.5万穴;中等及偏下肥力田块适当增加密度。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肥总量14~18公斤纯氮(相当于农家肥20担,尿素16~18公斤或碳氨45~50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施肥总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科学管水,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搁田、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高,米质较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赣审稻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6022
品种名称:丰两优香1号
品种来源:广占63S×香恢一号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
审定情况: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0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2.6天。该品种株型松散,叶色浓绿,叶片挺直,长势繁茂,整齐度差,分蘖力一般,有效穗较少,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较好。株高117.8厘米,亩有效穗14.1万,每穗总粒数180.4粒,实粒数140.8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7.0克。出糙率80.2%,精米率68.8%,整精米率59.8%,垩白粒率19%,垩白度2.7%,直链淀粉15.00%,胶稠度82mm,粒长7.1mm,粒型长宽比3.2。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0级,叶瘟3级,穗瘟9级。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4年平均亩产556.4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19%;2005年平均亩产492.1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9%。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中下旬播种,秧龄30天,栽插规格5寸×8寸,每亩插1.5万穴。每亩施氮肥总量14-18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总施肥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5-8公斤尿素促分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新品种权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8 12:01
目录
概述
国审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