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站
北京市丰台区境内铁路车站
北京丰台站(Beijing Fengtai Railway Station,TMIS:10025,电报码:-FTP,拼音码:BJT,TRS:京F),位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境内,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特等站,也是中国国内首个普速、高速双层车场站型布置的大型现代化铁路车站。现办理京沪铁路京广铁路丰沙铁路京原铁路、丰广联络线、京广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等线路的客运业务。
历史沿革
老丰台站时期
1895年4月,清政府兴建津卢铁路,于年底修至丰台并建站,丰台站随之建成。
1897年10月,卢汉铁路开工建设并引入丰台站。
1904年,京奉铁路通车,通过津卢铁路接入丰台站。
1909年,京张铁路引入丰台站,丰台站成为三条铁路干线的汇合点,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之一。
1916年12月6日,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将丰台站核定为二等站。
1932年,丰台站列为头等站(今一等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占丰台站,由于掠夺中国资源的需要对丰台站进行了改建和扩建。
1946年7月25日,经平津区铁路管理局呈请交通部批准,丰台站升级为特等站
1953年,丰台站扩建工程开工。
1954年,丰台站扩建完成。
1956年3月,丰台西站建成投用,丰台站货运发到、组合分解业务转移至丰台西站办理。
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投用,丰台站大部分客运业务转至北京西站办理。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调整丰台站规划定位,将其升级为主要客运站。
2010年6月20日,丰台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新丰台站时期
2017年9月,丰台站设计方案获批。
2018年7月23日,丰台站站房改造工程完成招标工作;8月15日,丰台站改造工程开工;9月1日,丰台站新站房开工建设。
2019年4月,丰台站开始进行站房钢柱吊装。
2020年8月18日,丰台站一期工程北区主体结构封顶;8月30日,丰台站完成拨线施工,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引入丰台站工程完成;9月8日,丰台站改建二期工程启动。
北京丰台站时期
2021年4月,北京丰台站并完成站台站名标识安装;4月30日,北京丰台站南区主体结构封顶;5月28日,北京丰台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022年3月1日,丰台站正式更名为北京丰台站;3月15日,北京丰台站进行东咽喉京沪铁路上下行线路拨接施工,并更换计算机联锁CTC系统;4月12日,北京丰台站站房工程全部完工;6月,北京丰台站周边接驳道路建设完成;6月20日,北京丰台站通车运营。
2023年2月,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全面复工,力争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2023年7月,丰台站南交通枢纽地下主体结构已基本实现封顶,项目预计2024年7月竣工交付。
2024年1月4日,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计划2024年丰台站配套交通枢纽基本完工。
2024年3月18日,北京市发布“2024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列出200项具体任务。其中:北京丰台站研究与三环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地面公交“设站不设场”,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社会车辆等停靠空间,加快优化调整南北枢纽功能。
2024年12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介绍,丰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完工。
交通区位
北京丰台站位于京沪铁路、京广铁路、丰沙铁路、丰广联络线及京广高速铁路的交汇处,上行与北京南站、广安门站相邻,下行与黄土坡站、西道口站相邻。
其中京沪、京九铁路上行距北京南站8千米,下行距黄土坡站7千米;京广铁路上行距北京南站8千米,下行距西道口站4千米;丰沙铁路下行距西道口站4千米;丰广联络线上行距广安门站7千米,上行距北京西站11千米。
北京丰台站北临丰草河北路,南靠万华街;东侧高架落客平台通过匝道连接桥安西路、丰台站北街;南枢纽通过万华北街、丰帆西路、丰帆路、丰帆东路进行分流。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北京丰台站整体呈“中”字造型。车站基于“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客站建设理念,以“首都北京新的迎宾门和新地标”为设计目标,以“筑台建城”为灵感,采用现代主义简约风格,整体为平屋面带柱廊造型,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整体中轴对称,采用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央建筑高起、屋檐出挑深远的建筑形态,契合金朝时期丰台为拜郊台的历史内涵,传达“盛世丰台,步步升高”的寓意。
北京丰台站站房顶部设计采用整体的屋面形式,屋面覆盖高架站台及南北侧式站房部分,屋面整体形成十字型屋面,同时在站房屋面中间部位设置一条屋面采光天窗,解决高架车场及高架候车厅的采光问题;屋面顶部铺设太阳能板,融入绿色建筑理念。
北京丰台站站房立面设计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外立面以灰色陶板糅合玻璃幕墙,整体外幕墙采用灰色陶板实体墙面开深窗的形式,追求坚实的建筑体量的效果同时,又满足了内部功能房间对自然采光通风的需求,同时还达到了一定的遮阳效果。立面窗墙使得建筑立面更加丰富和充满变化,又不失建筑的整体统一性。
北京丰台站站房室内建筑设计考虑北京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 地面、墙面、幕墙、吊顶等设计汲取北京传统建筑丰富的建筑元素及符号,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室内空间效果,诠释历史的传承,大方稳重。站内装饰采用麦穗黄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室内装修采用现代工业风;候车区域的藻井吊顶、钟鼓楼造型融入北京文化元素。
截至2020年8月,北京丰台站站房建筑面积39.8845万平方米,各部分设计参数为:
整体布局
北京丰台站为多层复合式站房,采用车场分层高架布置的模式,由高速高架层、普速地面层、候车层立体重叠布置一体化设计而成,主要分为中央站房、西站房、东站房及普速雨棚四个功能区。北京丰台站从平面布局上看,分为东、西站房,中央站房,南、北进站厅等部分,从空间布局上看,分为地下车库、地铁换乘空间、地面层普速车场、高架层高速车场、高架层候车厅、屋盖体系等部分,从功能布局上看,分为地铁换乘区、停车区、公共区、商业区、办公区等部分。
北京丰台站采用上进下出、上进上出相结合的流线模式设计,其中普速场采用上进下出旅客流线,高速场采用尽头端出站的旅客流线,形成两场互不干扰的进出站流线体系。北京丰台站主体结构为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其中地面层为普速场站台,设有进站口、普速铁路轨道及站台;地上二层是候车站厅;地上三层是高速场站台;地上四层为旅客集散厅;地下一层为出站厅、北京地铁10号线换乘厅、快速进站厅、停车场,主要功能为铁路旅客出站和公共交通换乘,南北两侧为铁路旅客出站通道、出站厅、快速进站厅及相关旅服配套;地下二层为北京地铁16号线换乘厅;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台。
站台线路
北京丰台站中心里程位于京沪铁路DK17+873.92处,站场规模为17台32线,其中高架高速场设6台12线,包括京广场3台6线、京港场3台6线,按线路别分场布置;地面普速场设11台20线,按方向别布置。
途经北京丰台站的铁路线路为京沪铁路京广铁路丰沙铁路京原铁路、丰广联络线、京广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北京丰台站设自动售取退一体化服务终端,可满足旅客的自助购票、退票、取报销凭证等需求。北京丰台站双流线分设综合服务中心1和综合服务中心7,可为旅客办理售票、改签、退票、问询、公安制证等业务。
北京丰台站的候车区设在地面二层的高架候车室内,东西两侧为高速动车候车区;中部为普速列车候车区。其中,1至20号检票口为普速列车检票口,21至32号检票口为高速动车检票口,共设检票闸机170个。
设备设施
运输流量
清朝末年,丰台站(今北京丰台站)日均发送及中转旅客300人次,日均发送货物达七八百吨。
民国时期,丰台站(今北京丰台站)日均发送旅客400余人,日均发送货物达三千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丰台站(今北京丰台站)日均发送旅客462人,日均出入列车1200余辆。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丰台站(今北京丰台站)日均发送旅客300余人,日均发送货物400余吨,日均出入列车1046辆。
2022年6月20日至7月19日,北京丰台站累计开行列车1121对,发送旅客47万人次。
2023年春运,北京丰台站累计发送旅客104.8万人,到达旅客132.5万人。其中,最高峰高峰1月19日发送旅客5.3万人,创造了北京丰台站建站以来单日发送旅客最高量。2023年4月28日,北京丰台站发送旅客5.62万人次。截至2023年6月20日,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750万人次,到达旅客825万人次,日均接、发旅客列车116列。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累计发送旅客324.6万人次,客流高峰日为7月15日,发送旅客7.4万人次。9月29日发送7.49万。
2024年2月8日,北京丰台站发送旅客8.78万人次,创开通运营以来新高。5月1日发送8.7万人次。国庆假期期间,北京丰台站累计到达旅客69.2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发送12.19万人次,突破历史记录。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北京丰台站可接驳北京地铁10号线北京地铁16号线,出站旅客可前往地铁换乘厅前往北京地铁丰台站乘坐地铁列车。
北京地铁10号线和北京地铁16号线在北京丰台站均建有换乘厅,16号线站厅位于铁路车场下方,平行于铁路轨道方向,10号线斜穿铁路站房东南角,地铁换乘厅位于车站地下一层东南角,与铁路站房形成平层换乘。
公交线路
截至2022年6月,北京丰台站可换乘2条公交线路。
建设成果
技术难点
北京丰台站钢结构重达20万吨,最重的一根吊装钢柱重达90吨,钢结构截面尺寸大,最大一根的截面长4.5米、宽2.5米;为具备具备抗压、抗扭、抗剪的作用,北京丰台站所用吊梁钢柱内部极为复杂,最多的里面有“十宫格”,安装难度大。
北京丰台站分层高架布置站场的方案在世界铁路车站设计中没有先例借鉴,随之带来多项“难题”,如高架车场轨道层结构、高架车场轨道层柱网与地面车场咽喉区结合、高架车场轨道层与站房结构结合、高架车场跨越西四环路“六线拱桥”等建设难点。
北京丰台站建设时采用智能化技术为钢结构施工提供保障。其中,每个钢构件均有代表其身份证明的二维码标识,扫描后可以实时直观了解构件的三维立体模型、安装位置、截面尺寸、构件重量、制作资料等信息,也可以通过记录焊缝对后续质量进行追溯。
北京丰台站的技术创新有:
1、首次采用了站—桥连接过渡区关键技术,针对站房承轨层结构与桥梁结构刚度差异大、温度变形不协调的特点,在站房和站区刚架桥之间设置了与两侧体系结合的简支梁桥,有效降低站—桥结构相对横向变形,将钢轨所受剪切力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保证铁路运营安全。
2、首次形成了大跨重载型钢混凝土梁新型设计施工方法,对大跨型钢混凝土转换梁采用倒序施工和设计方法,有效提高了型钢和钢筋的利用率,控制了混凝土裂缝的宽度,提高的结构耐久性,降低了结构造价。
3、首次在运营中的地铁隧道上部设置大跨双层铁路站房,采用了型钢混凝土基础转梁,兼具了型钢梁的刚度大、承载力高和混凝土梁耐久性好的特点,对基础梁开挖引起地铁区间的上浮进行了精准的控制,因柱间设置行包通道,利用转换梁抗扭平衡柱底弯矩,型钢转换梁与混凝土承台斜交,受力复杂,结构采用基础变刚度模拟及基础转换梁同上部结构整体计算的双模型对比分析,实现了既有地铁结构上部实施双层车场铁路站房的先例。
4、首次采用了新型抗震滑移缝,采用了柱上牛腿设置“单向钢支座+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新型抗震滑移缝,连接两侧结构。在升降温的作用下,结构可以发生相对位移,释放温度力,起到了滑移缝的作用。在地震情况下,结构通过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又能组成整体,共同工作。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8月,北京丰台站共有《用于型钢混凝土梁的箍筋结构》等9项技术成果获实用型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在北京丰台站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发了中国国内首个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了钢结构全过程管控、深基坑监测系统、高支模监测、环境监测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等15个智能管理系统,全面覆盖钢结构从设计、加工到施工的各阶段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站房和周边的BIM和GIS模型的全部网页端查看功能,在平台底层集成了模型信息、工厂ERP信息和现场APP数据、智慧工地系统等多维信息,实现了全过程生产、管理信息的可追溯,可实时通过BIM精细模型了解构件的最新状态和历时信息,利用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功能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荣誉表彰
奖项
其他
2022年11月,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名单。
文化特色
2022年6月,为纪念北京丰台站建成开通,邮政部门发行高速铁路移动主题邮局系列产品之“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纪念封和纪念戳各一枚。
建设规划
北京丰台站的定位为北京铁路枢纽七大主站之一,主要分流北京西站过度聚集的功能,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与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暂名)等深度融合,优化首都交通运输结构,完善首都综合交通体系。
价值意义
从节约用地的角度看,北京丰台站采用双层车场的设计,对于站房本身既节约土地,同时提质增效;对于城市,集约整合交通资源配置,可节约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成本,同时是对新型交通建筑的探索,是对城市发展的尊重。从交通枢纽的角度看,北京丰台站具备先进、完善的立体交通换乘功能,更好地疏解人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交通接驳的能力,多元化的功能组成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智能人性化的角度看,北京丰台站通过以“绿色建筑”为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舒适室内环境”各方面着手,融入绿色建筑理念,落实绿色技术措施。利用信息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智能化服务,打造智能车站。(时任中国铁设北京丰台站改结构专业负责人 唐虎 评)
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后,将统筹优化调整北京地区主要铁路车站功能,与北京站、北京西站等车站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北京铁路枢纽综合服务能力;对优化北京交通运输结构,完善北京综合交通体系,保障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华网 评)
北京丰台站通过与其他北京铁路枢纽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中国首都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交通接驳的能力,为铁路部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中国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山东网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5 09: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