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丰615是国家“863”项目“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材料创新研究(2002AA241161)”和“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应用(2002AA2Z4011)”研究内容之一。
品种来源
临丰615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研究室选育而成,1989年用多个优良亲本进行聚合杂交(临汾87-6015/运85-24//冀麦26号),经10年系统选育而成。其早代通过早播、高寒(海拔1200m)环境进行抗冻性选择;高代在水地、旱地条件下进行丰产性与抗旱性的筛选;出圃后在临汾、运城等地进行多点鉴定测产。于2002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临丰615”。
详细特征
品种特性及产量表现:该品种冬性、中早熟;抗寒耐冻,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根系发达;前期长势强,生长稳键;后期叶片功能期长,落黄好;株高75~80cm,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秆矮穗大,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穗长方形,穗粒数可达45~50粒;白粒、角质,千粒重一般达40~45g;容重798g/L。抗干热风、耐旱,节水适应性广,年度间稳产性好。
该品种于2000~2002年参加山西省南部高水肥组区域试验,3年平均亩产439.93kg,比对照鲁麦14号平均亩产403.0kg增产9.16%。2001~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2年平均亩产446.66kg,比对照鲁麦14号平均亩产407.59kg增产9.58%。在尧都区、侯马、曲沃、盐湖区、临猗等地示范,平均亩产达485.6—568.3kg,最高亩产可达621.6kg。
经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抗寒性鉴定,临丰615叶片枯萎度1.5级,在晋南麦区可带绿越冬,越冬率100%,能充分利用越冬期光温资源进行光合产物积累,因而拓宽了播种范围和播种期。
经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鉴定,临丰615表现出较好的耐旱节水性能。在节水处理下产量分别达386.5kg/亩(浇拔节水、孕穗水)和412.6kg/亩(浇冬水、拔节水、扬花水),平均比对照“石4185”增产6.1%和5.8%。从而克服了一般水地高产品种对水肥敏感的缺点,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耐旱的矛盾。
该品种株高75-80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亩穗数一般年份稳定达40万左右,穗粒数达40-45粒,千粒重达40克;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较高,保障了高产稳产性能的发挥。
品质测定结果:经农业部品质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籽粒蛋白质(干基)13.50%、面粉蛋白质(干基)11.92%、湿面筋29.2%、沉降值25.3ml、形成时间2.5min、稳定时间2.1min,镘头比容评分15、总评分80.5;经农业部品质测试中心(北京)测试,粗蛋白质15.10%、湿面筋31.2%、干面筋10.2%、沉降值25.0ml;
适宜区域
该品种主要适宜于晋南麦区、晋城盆地、黄淮麦区高肥水地和中肥水地种植。
应用前景
目前是晋南麦区的主干品种,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同时已在河北省衡水市进行试验示范。该品种已同我所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组成了推广体系,实现年经营种子150~170万公斤,每公斤纯利润以0.40元计,为本所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60万元。现累计推广面积300余亩,以亩平均增产25~30公斤计算,可年增产小麦7500~9000万公斤,增值1.12~1.35亿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另外,由于品种的节水性能,可减少浇水次数1~2次,平均亩节约浇水资金20元,共节约6000万元,加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的生态效益难以估价。该品种近年来推广面积正处于上升趋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栽培要点
施足底肥,提高氮、磷配比,其氮磷比以1∶1.5为宜,注重拔节期和孕穗期追肥。适宜播期为9月25-10月5日,适宜播量7.5~10.0kg/666.7m2。一般应浇冬水+拔节水+孕穗水或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浇水条件差的浇好起身拔节和抽穗扬花两次关键水。由于轻感白粉病,在后期应加强“三喷”,即粉锈宁+氧化乐果+磷酸二氢钾,护叶防病虫、增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