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庐陵、洪都和浙皖、瓯闽部分领地,而形成独具特色,自有特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区域文化。它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心力资源,建构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
王安礼(1034-1095)字和甫,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石之弟。生于宋仁宗景佑元,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官至尚书左丞。北宋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嘉祐六年(1061)中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而死,应该停止征用”。后帅吕公弼采纳他的意见,改调精兵迎敌,使四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吕公弼非常感谢王安礼之议,并将此事上奏。神宗闻其才,召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 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
薰风微动,方樱桃弄色,萱草成窠。翠帏敞轻罗。试冰簟初展,几尺湘波。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 惊回处,闲昼永,但时时,燕雏莺友相过。正绿影婆娑。况庭有幽花,池有新荷。
青梅煮酒,幸随分、赢得高歌。功名事、到头终在,岁华忍负清和。 点绛唇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王安国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安国集》60卷、《
序言》八卷,似有删并。诗文大多已佚,今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
两宋名贤小集》。《
全宋诗》卷631录其诗一卷。《
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
全宋文》卷1586至1587收其文二卷。事迹见王安石《王平甫墓志》(《
临川先生文集》卷91)、《宋史》卷327本传
著有《论语解》10卷、《孟子注》14卷。《全宋文》卷二二六九收其文12篇。事迹见《
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附传。《全宋词》、《
江西诗征》及《
宋诗纪事》存词2首、诗5首。
从王雱之见识、行事来看,无疑具有年轻政治家的风采;从其著述来看,无疑又是一位著述颇丰,思想、学术成就较高的、早熟的哲学家兼学者。《
宋史·艺文志》载王雾著作有《论语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另外《集注老子》二卷中有王勇一家;据《宋史·王雾传》则又称有《策》三十馀篇、《佛书义解》(《长编》作《佛书义释》)、《诗义》、《书义》,可知《宋史》前后所载凡七种。《文献通考·经籍》载有《新经尚书》十三卷、《新经诗义》三十卷(王雾训辞,安石训义)、《王元泽口义》(《论语》)十卷、《孟子解》四十二卷(王安石、王雾、许允成三家)、《王元泽尔雅》、《注老子》二卷、《王元泽注庄子》十卷。可见,在元代时王雾的大部分著作尚传于世。从王雾上述著作目录来看,其学术实已儒为主,诚为荆公“新学”之重要辅翼,时人称作“小圣人”,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