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
中国云南省下辖地级市
临沧市(Lincang),古称缅宁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8°40′~100°32′,北纬23°05′~25°03′之间,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东连普洱、西接保山、北靠大理,西南与缅甸交界,总面积23620.8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临沧市常住人口为220.2万人,辖1区4县3自治县。临沧方言属典型的西南官话方言。
名称衍变
临沧旧称勐缅、缅宁,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北部接壤,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濒临澜沧江,后改名临沧。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旧石器时代,临沧市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并会使用石器工具,如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石刀等。
古代,临沧称为“百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西汉,今临沧市属哀牢国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滇置益州郡,辖24个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藐请求归附汉王朝。汉王朝以哀牢王辖地设哀牢(今腾冲县、龙陵县和德宏州、临沧市)、博南(今永平)2个县,割益州西部6个县为澜沧郡,后改为永昌郡、吕不韦(保山)。建兴三年(公元225后),镇康县在永寿境,属永昌郡辖。
蜀汉时,永昌郡增设雍乡、永寿县,两县域均在今临沧市。
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永昌郡治南移永寿(今耿马)县,历时43年,至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止。
隋唐至宋元时期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王朝设剑南道姚州都督府(今姚安县境),云县、凤庆属其辖地。南诏时期,以十败为1个区域,加七节度、二都督共10个区域,凤庆地属永昌节度管辖的唐封川一带。南诏时期(公元748~895年),在永康设拓南城,归永昌节度。
大理国前期,凤庆地仍属永昌节度,为蒲蛮孟地。大理国后期,凤庆称庆甸,隶属永昌府,将南诏时期的拓南城改为镇康城。
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镇康分属金齿镇的镇康城和永昌府的庆甸。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镇康置东路安抚使。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赛典赤改东路安抚司为镇康路安抚使。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镇康路安抚司改为宣抚司,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立孟定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镇康安抚司并入大理等处宣抚司。泰定二年(公元1325),顺宁(凤庆)部落首领孟氏,请求内附。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三月,孟定路东南置谋粘路。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十一月,置顺宁土府。
明清时期
明朝为永昌府、顺宁府的一部分。清乾隆十年(1747)设缅宁厅,属顺宁府。镇康县(含今永德县)及沧源動角、勐土千总属永昌府。至清朝末年,领地“东180里交蒙化界西280里至永昌府湾甸州土司界,南480里至孟定府界,北420里至永平县界”。府辖广邑州(今昌宁西部)大侯长官司(云县)、勐缅长官司(临翔)、耿马、右甸。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1912年),由清代州、厅延续下来的县有顺宁、镇康、缅宁、云县。沿边地区无条件设县的地方设弹压委员,直隶省道。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宁府,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区内有沧源行政委员和耿马行政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立双江县,即将澜沧县属上改心县佐和缅宁县属四排山县佐裁撤后,合并勐勐(双江)土司地为双江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置沧源设治专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为设治局。耿马原属顺宁县辖土司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耿马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缅宁、云县、顺宁归大理专区,镇康、双江、耿马归保山专区,沧源归普洱专区。1952年10月,内务部批准设缅宁专区,辖缅宁、双江、耿马、沧源4县。1953年,又将保山专区所属的镇康县划归缅宁专区。1953年5月,设立中共大雪山工作委员会和大雪山区生产治安委员会,直属专署。
1954年经内务部批准,顺宁县更名为凤庆县,缅宁县更名为临沧县,同时将缅宁专署更名为临沧专署。195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耿马县,设立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1956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风庆县、云县从大理专区划出,归临沧专区所辖。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沧源县,设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58年,撤区建立人民公社。1958年12月,经中共临沧地委批准,撤销中共大雪山工作委员会和大雪山区生产治安委员会。1959年1月,将撤销的大雪山特区中香竹箐、关木林并人耿马,另外7个乡并镇康。1959年1月,双江县与临沧县合并,成立临双县;凤庆县与云县合并,成立云凤县。1959年10月,云凤县恢复云县、凤庆县建制;12月,临双县恢复临沧县、双江县建制。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设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沧源佧佤族自治县,设立沧源佤族自治县。
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镇康分县,增设永德县。1964年2月28日,新的永德县成立,治所德党镇;新的镇康县治所驻忙丙。1967年1月,镇康县治所驻地从忙丙迁至凤尾坝。此后,县的建制趋于稳定,全区为临沧、风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沧源8县。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双江县改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2001年12月20日,国家民政部批准镇康县城迁至南伞。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2004年11月11日,举行“撤地设市”庆典仪式。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8°40′~100°32′,北纬23°05′~25°03′之间,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东连普洱、西接保山、北靠大理,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290.79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176.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00.4千米,总面积23620.89平方千米。
气候
临沧坐落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之间的地理分水线上,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四季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雨水充沛、立体气候显著的特点。
临沧历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日照时数2158小时,年均春天日数319天,夏天日数46天,没有冬天。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最低气温接近20℃,夏天的平均气温最高到21℃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125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3%。5~10月为雨季,为西南风控制,常受孟加拉湾暖湿西南气流的影响,雨量多而集中。夏季大雨、暴雨多生于6~8月,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雨日占全年的70%以上。
地质
临沧市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紧靠澜沧江、南汀河等深大断裂带上,区域内分布有许多次生断裂,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复杂。临沧地块是一个位于冈瓦纳澳大利亚北缘直到早二叠世才裂解出来并向北漂移到思茅—印支地块西缘的微地块,临沧地体南向延伸与泰国的因他暖地体相连,属于澜沧—耿马地震带。
地形地貌
临沧市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横断山脉南段的中山峡谷地带,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间或在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冲击地带有少量的冲积坝。境内由老别山、邦马山两大山脉的主峰,市内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除几座主峰外海拔在2500~2800米之间的大山还有18座,均处在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之间,山顶到河谷形成V型结构,海拔高程相差很大。境内最高点为海拔3429米的永德大雪山,最低点为海拔450米的孟定清水河,相对高差达2979米。
临沧的地貌类型属横断山系切割峡谷区,滇西南中山宽谷亚区,是横断山南延伸的余脉。主要有侵蚀堆积山间盆地、深切中山峡谷深切中山窄谷、中山岩溶地貌和侵蚀中山等。
侵蚀堆积山间盆地包括凤庆的营盘坝,云县的云城坝、涌宝坝、临翔区的临沧坝等,主要由断层陷落和断裂带经侵蚀堆积作用而成。河漫滩与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由于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山丘顶部较高的丘陵和孤丘。
深切中山宽谷包括风庆的凤山——洛党宽谷、勐佑宽谷、云县茶房——大寨宽谷等地,成土母质为残积、坡积物,谷地多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也有少量残积红壤。深切中山窄谷包括澜沧江,怒江及其主要支流小黑江、黑惠江谷地,勐简以上的南汀河及其支流小黑河、南捧河、南滚河、南瓦河谷等流域,谷地山高谷深,地形陡峭。
中山岩溶地貌包括永德的小勐统、勐汞、明朗及老别山西南部地区等地区及凤庆的郭大寨、营盘、勐佑、新华等部分地区,常形成高耸的山峰,陡峭的悬岩,密布的石笋,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大小不同的溶蚀洼地和溶洞。
海拔1300~3500米的山区大部分属于侵蚀中山地貌,群山重叠,沟谷纵横。
水文
临沧境内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分属澜沧江、怒江流域两大水系,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镇康河、南捧河五大支流。澜沧江、怒江从东西两侧流过,两大流域分别占51.5%和48.5%。河流基本为山区性河流,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2条,集水面积大于2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7条,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63条,集水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38条,集水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61条。
土壤
临沧市土壤有10个土类,19个亚类,72个土属,348个土种,呈地带性垂直分布。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等。
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3%;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0.3%;红壤分布在海拔1300~2200米之间,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8.4%,是市内面积最大的土类;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400米之间,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5%;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3000米的地带,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0%。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000~3500米的山顶部,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008%。其他非地带性分布的土类还有潮土,占0.09%;红色石灰土,占2.6%;紫色土,占4.1%;水稻土,占3.6%。
自然灾害
临沧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常见的主要包括冬季阶段性低温,春季、初夏干旱和雷暴、大风、冰雹等,夏季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2021年,临沧市旱情遍布八个县区,从二月上旬开始旱情初露,三月下旬受灾人口达到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77万元;四月中旬旱情急剧发展,五月中旬受灾人口达到33.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六月份旱情开始缓解,至六月下旬旱情基本结束,全市受灾人口32.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2024年6月24日,临沧市双江县、云县、临翔区、耿马县、凤庆县先后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2003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7.1公顷,房屋一般损坏4户4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16.957万元。至7月,全市受灾人口42002人,直接经济损失5332.969万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临沧市水资源总量为111.9亿立方米,产水模数47.3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5079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11.8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73.5毫米。流域分区中,澜沧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50.05亿立方米;怒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61.8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中,地表水资源量最大为南汀河44.77亿立方米,最小为永康河4.012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资源量46.76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9.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流域分区中,澜沧江流域24.22亿立方米,怒江流域22.54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中,最大为南汀河16.73亿立方米,最小为永康河1.210亿立方米。
2023年,临沧市河道外用水量8.919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7.478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3186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987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1348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第三次中国国土调查,临沧市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表所示:
矿产资源
临沧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上,地形错综复杂,高山峡谷相伴分布,有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地下矿藏种类较多,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24年9月,全市已探明铁、铅、锌、锗、高岭土等矿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共发现矿产42种,占国家已发现矿产172种的24%,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5种,水气矿产1种,锗矿资源量全省第二,高岭土资源量全省第一。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锗、煤、铅、锌、铁、金、银、锰、高岭土、硅藻土、稀土等11类30多种,其中,煤铜、铅锌、大理石、铁、高岭土、硅藻土、铀、锗、稀土矿藏量较大。
生物多样性
临沧市境内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的植物,有乔木89个科,426个属,37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秃杉、滇石梓等40余种。花卉资源丰富,有名花79种其中,兰花品种100多种,占世界兰花品种的一半以上。全市有药用植物资源1620种,药用植物诃子产量居全国首位;有栽培古茶园321个,面积12.83万亩,古茶树11408株;有野生茶林超过33万亩,主要群落分布点35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双江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临沧市有脊椎野生动物869种,其中,兽类121种鸟类413种,两栖爬行类90多种,鱼类85种,昆虫20目、213科、4231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2种,如亚洲象、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穿山甲、冠斑犀鸟等,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7种。
截至2023年4月,临沧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由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二大类构成,共计11个,总面积为263280.81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4个、风景名胜区3个、森林公园3个、湿地公园1个。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1995年2月21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24年5月,南滚河保护区共发现99种动植物新分布,其中,黑桫椤、蓝喉蜂虎、格彩臂金龟等3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调查发现岩生黑桫椤、南滚河秋海棠、沧源秋海棠、紫斑蛛毛苣苔等4种植物新种,长突小蟋螽、长插棒刺蛛、佤山大疣蛛、临沧荒漠蟋螽等6种动物新种。观察记录到冠斑犀鸟等211种鸟类,拍摄记录到斑尾低线鱲等10种鱼类、红蹼树蛙等8种两栖动物、斜纹绿凤蝶等55种昆虫。
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沧市永德县,保护区于1986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复杂的地形和较大的高差形成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地区性植物群系、群落,是云南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南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9月,临沧市辖1个区(临翔区)、4个县(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3个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下设2个街道、32个镇、30个乡、13个民族乡,99个社区、856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临翔区世纪路350号,距省会昆明598千米。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年末,临沧市常住人口为22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6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37.59万人,城镇化率37.52%。全年出生人口1.79万人,人口出生率8.06‰,死亡人口1.83万人,人口死亡率8.24‰,人口自然增长率-0.18‰。
从年龄构成看,0-15岁人口44.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0.21%;16-59岁人口137.0万人,占62.22%;60岁及以上人口38.7万人,占17.5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5.8万人,占11.72%。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114.4万人,占总人口的51.95%;女性人口105.8万人,占总人口的48.05%;总人口性别比为108.1(以女性为100)。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临沧市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有3个民族自治县。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11个,分别是彝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德昂族、白族和景颇族;佤、傣、拉祜、布朗、傈僳、回、苗、德昂、景颇9个跨境少数民族,全国近60%的佤族人民生活在这里;布朗、德昂、景颇3个人口较少民族。截至2019年5月,全市少数民族人口99.1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1.4%,其中,佤族人口24.4万人,约占全国佤族人口的60%。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考证,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民族,是氐羌的后裔之一。早期是生活在青海湖一带的游牧民族,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迁徙至云南。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江西岸,境外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均有分布。
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虎肉”。族名反映出拉祜族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被其他民族称为“猎虎的民族”。后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中将族名按汉语解释,“拉”为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代表幸福。
布朗族的先民是云南古代的濮人,临沧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双江云县永德、耿马。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
德昂族是盈江县古老世居民族,其先民古代属“白濮”族群。“德昂”意为居住岩洞的有道德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历史习惯曾称为“崩龙族”,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德昂族”。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崩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因长期与傣族、景颇族和汉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景颇语和汉语,通用傣文和汉文。德昂族信仰巴利语系佛教的左底教派。
语言
临沧市属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区域内语言使用情况较为复杂。汉族使用汉语,各主要世居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内部仍然使用本民族语言。
临沧汉语方言是典型的西南官话方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古遗风,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大区西南官话区的云南次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临沧方言归属于北方方言大区,二者同宗同源,具有相同的基础——北方方言。
宗教信仰
临沧市除了各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原始宗教和民族民间信仰外,并存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其中,佛教包括南传上座部佛教和汉传佛教,基督教主要有浸信会、神召会、内地会、自立会四个教派,信教群众主要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经济
综述
临沧自古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市内产业建设围绕着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进出口加工和新兴产业三大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建设5个千亿级产业、4个五百亿级产业、5个百亿级产业,构建了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3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4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4.85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468.96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31.1:24.3:44.6。人均GDP47286元,增长4.5%。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临沧市居于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和滇红茶、大叶种蒸青绿茶的诞生地、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基地市,已初步建设甘蔗、茶叶、核桃、临沧坚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基地。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种植面积全省第一,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省第一,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省第二,咖啡面积居全省第二,橡胶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三。
202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7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329.97亿元,增长5.4%;林业产值22.80亿元,下降0.5%;牧业产值116.42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11.38亿元,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12亿元,增长5.2%。
2023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粮食产量109.48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13.09万吨,下降1.7%;秋粮产量88.59万吨,下降7.2%。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1.10万吨,下降4.6%;玉米产量71.59万吨,增长3.1%;小麦产量4.67万吨,下降2.5%;薯类折粮产量4.80万吨,下降5.4%。
2023年,全年油料种植面积1.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5%,油料产量3.10万吨,比上年增长13.0%;甘蔗种植面积6.61万公顷,增长5.1%,甘蔗产量531.78万吨,增长6.5%;蔬菜种植面积4.76万公顷,增长0.9%,产量118.80万吨,增长3.2%;年末茶园面积12.83万公顷,增长3.3%,茶叶产量17.31万吨,增长4.3%;烤烟种植面积1.94万公顷,增长0.3%,烤烟产量3.80万吨,下降0.3%;核桃产量60.00万吨,下降2.9%;澳洲坚果产量13.22万吨,增长24.4%;咖啡豆种植面积1.55万公顷,下降2.8%,咖啡豆产量2.23万吨,增长6.9%;橡胶面积6.38万公顷,下降3.5%;橡胶产量5.81万吨,增长4.0%;园林水果面积3.37万公顷,增长0.004%,水果产量(含果用瓜)29.20万吨,增长3.9%。
2023年,全年猪、牛、羊肉产量30.15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27.38万吨,增长3.2%;牛肉产量1.88万吨,增长2.6%;羊肉0.89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0.87万吨,增长19.8%,禽肉产量3.68万吨,增长0.7%;牛奶产量0.03万吨,下降16.3%。年末生猪存栏223.24万头,下降4.9%,生猪出栏316.78万头,增长2.7%。
第二产业
临沧市是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糖、茶、酒、电、矿为特色的骨干产业体系,形成了以蔗糖、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
2023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50.63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3.3%,重工业下降7.7%。股份制企业下降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6.5%。
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实现利润28.74亿元,增长32.7%。
2023年,全市建筑企业178个,比上年增26个,有工作量的企业150个,增5个。建筑业产值20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4.51亿元,比上年增长5.4%。
第三产业
临沧市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房地产业等重点产业为主,正加快发展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咨询中介、会展服务等9个领域。
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下降2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3.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2.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5.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68.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6.69亿元,比上年下降1.6%;有固定电话11.13万户,增长11.4%;移动电话用户281.62万户,增长5.0%。
2023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1亿元,增长11.7%;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406.25万件,增长3.6%。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575.9万件,增长24.2%;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1.42万件,增长35.3%;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1万件,增长233.3%;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681.14万份,下降9.6%;杂志业务累计完成62.61万份,增长0.6%;汇兑业务累计完成0.61万笔,下降22.8%。
2023年,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4.8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8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7.44亿元,增长1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79.79亿元,增长13.5%。其中,短期贷款232.75亿元,增长8.9%;中长期贷款617.30亿元,增长15.4%。
2023年,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0.37亿元,增长3.9%;寿险、健康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1.80亿元,增长4.1%。
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0亿元,增长11.2%。限上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3.35亿元,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4亿元,增长28.0%。限上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10.45亿元,增长30.3%;商品零售107.05亿元,增长9.6%。
2023年,民生类商品供给充足,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41.9%;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3.6%;日用品类增长20.5%;中西药品类增长13.3%。新兴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增长110.8%;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4.4%。升级类商品消费热度不减,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0.1%;化妆品类增长13.2%;金银珠宝类增长6.2%。线上消费持续活跃,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5.7%。
经济功能区
2011年12月,临沧市启动边合区建设;2013年9月,临沧边合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17个国家级边合区。依托孟定清水河、镇康南伞、沧源永和三个口岸,按照“一区三园”的模式规划建设,以进出口加工和跨境商贸物流两大主导产业为引领,以特色商务、金融服务两项辅助产业助力,构建临沧边合区“两主两辅”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底,园区企业总数538户,净增134户;“四上”企业34户,净增11户;规上工业企业达13户;亩均营业收入34.3万元/亩;主导产业集中度达47%;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2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1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主导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1%;规上工业增加值2.05亿元。2022年底亩均营业收入41万元/亩。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完成39.07亿元,其中: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完成35.01亿元,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10.54亿元。
临沧高新区位于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临翔主城区,属产城融合型园区,前身为成立于2004年临沧工业园区,现核准面积9.78平方千米,2017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18年获批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18年获批省级精神文明单位,2019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十强园区,2022年以来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茶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示范园区”。
截止2022年末,高新区累计入园企业2784户,累计工业企业195户。全年高新区完成全部企业营业收入224.5亿元,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50.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9.0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3.8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与调库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8亿元、非税收入0.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6亿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954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38所。其中,幼儿园989所,小学818所,教学点178个,初中102所,普通高中24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技工学校1所;高等院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全市共有在校学生44.81万人,其中,幼儿园7.77万人,小学19.76万人(含教学点),初中9.64万人,普通高中4.8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9万人,技工学校0.44万人,特殊教育学生0.11万人,高等院校1.05万人。基础教育有教职工30238人,其中专任教师26168人;中职教育有教职工927人,其中专任教师797人;技师学院教职工228人,专任教师176人;高等院校教职工数为595人,其中专任教师为551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0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6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7%。
医疗事业
2023年,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409个,比上年增加67个;卫生技术人员1.82万人,比上年增长7.5%;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57万人,增长16.3%;实有床位1.48万张,增长5.1%。
科技事业
2023年,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户,本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户,失效5户,本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项目13个。本年获得专利授权量50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2件,有效发明专利167件。
文化事业
2023年,年末拥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10个,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拥有大型电视转播发射台9座、国家一级图书馆——临沧市临翔区图书馆。广播综合覆盖率99.84%,电视综合覆盖率99.84%。
临沧市文化馆成立于1974年5月,馆舍现位于临沧城东片区文化中心(临翔区塘平社区缅宁大道423号),新馆始建于2015年6月,于2018年6月搬迁,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142.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79.39平方米。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群众文化指导、辅导、研究和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全市群众文化中的创作、研究、辅导、培训及组织各类宣传教育、群众文化活动、文化站和基层业余文化活动组织、业务辅导、社会文学艺术人才培训、群众性文艺创作的任务。专业涉及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文学、民间艺术等文化艺术门类。隶属于临沧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体育事业
2023年,临沧市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获奖牌180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4枚;省级比赛金牌32枚、银牌59枚、铜牌71枚。
2018年8月20日,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晚8点在云南省临沧市体育运动中心体育馆圆满闭幕,其中青少年组、大学组、职工组、大众组4个组别43个项目830个小项全部完成比赛,来自云南省16个州市的11684名运动员,10149名裁判员、领队、教练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共计21833人70个代表团参加了本届运动会。
环保事业
2023年,临沧市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22个监测断面中,I~II类水占比为81.8%,水质状况为优;III类水占比为18.2%,水质状况为良;I~III类水质断面占比为100%。其中,澜沧江11个监测断面、怒江水系11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I~III类水标准。临沧市境内两大水系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
临沧市中心城市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364天,达标352天,优236天,良116天,轻度污染12天,优良天数比例96.7%。
根据年均浓度评价,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为细颗粒物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3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0.8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30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
临沧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1.9分贝,低于国家标准(70分贝)8.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8县区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57.0~64.4分贝,均低于国家标准(7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均为一级、评价为“好”。
临沧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9.6分贝,低于国家标准(55分贝)5.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8县区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夜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41.6~54.4分贝,均低于国家标准(55分贝),道路交通声强度等级均为一级、评价为“好”。
临沧市8县区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活度总α测量结果在0.014-0.030Bq/L范围内,总β测量结果在0.016-0.069Bq/L范围内,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活度测量值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的总α≤0.5Bg/L、总β≤1Bq/L限值标准。
水利工程
2023年全市22座中型水库、723座小型水库及坝塘,年末蓄水总量45671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5356万立方米,增加13.3%。其中,22座中型水库(博尚水库、鸭子塘水库、两岔河水库、郭大寨水库、正觉庵水库、晓街河水库、刘家箐水库、康家坝水库、忙海水库、大雪山水库、德党河水库、南伞水库、四楞坝水库、中山河水库、南等水库、韭菜坝水库、弄巴水库、允楞水库、另仂水库、勐董水库、东丁水库、十八道河水库)蓄水量31150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4893万立方米;小型水库及坝塘蓄水量1452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463万立方米。
社会保障
2023年,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5.51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4.86万人,增加2.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0.65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1.58万人,增加0.1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9.65万人,增加0.50万人。
2023年,年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7.55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67万人,增加0.3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9.88万人,减少1.4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2.36万人,增加0.16万人。2023年年末,在建及运营养老机构(设施)325个,床位12835张,其中,运营养老机构50个,床位3804张。
交通
综述
临沧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市境内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791千米,有3个国家通缅口岸、19条贸易通道,经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是云南乃至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直通印度洋最便捷、最平坦、最短的陆上通道。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临沧市综合交通以重大工程为引领,全力构建起以航空为先导、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十三五”末,全市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水运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公路
临沧市规划建设玉溪至临沧等12条(段)713千米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全省第一、投资规模全省第二。其中,2017年临沧机场高速公路建成试通车,结束了临沧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8年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孟定国门段建成试通车,2019年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云县城至凤庆县城段建成试通车,2020年底,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临翔至清水河等5条(段)高速公路建成152.9千米,其中通车50.3千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高速公路279.4千米,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169.3千米。
全市26个示范乡(镇)和72个示范村成效明显。实施农村公路10230千米,全市建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通达、通畅公路逐步向村组公路延伸,抵边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自然村公路通畅率大幅提高;实施“美丽公路”创建4200千米。
2022年6月22日,临沧首条县域高速公路——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全线并网通车。云凤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云南省“五横五纵、一边两环、二十联”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临沧市云县县城西侧蜂王寨附近,连接云县至临翔区高速公路,止于昌宁县光山村南侧,顺接昌宁至保山高速公路。该公路主线全长52.25千米,桥梁49座,隧道10座,桥隧比61.92%,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Km/h。
2023年10月27日,临翔至双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并于28日中午12时并网收费,结束了双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临翔至双江高速公路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双江县境内,属于云南省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网“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中第五纵(泸水—保山—云县—临沧—澜沧—勐海—打洛)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博尚镇以西、临沧机场以东,接已建成的临沧机场高速公路,止于双江县城东侧,路线全长42.871千米,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80千米/小时。同步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勐库立交连接线2.5千米,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江立交连接线2.1千米。
2023年,全市公路客运量19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5420万人千米,公路货物运输量399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40273万吨千米。
铁路
临沧市有临沧站、云县站等铁路客运站。
2015年底,大临铁路开工建设,至2020年底建成通车。12月30日14时30分许,和谐号动车停靠在云南省临沧火车站站台,标志着大临铁路首次正式通车完成。大临铁路是临沧第一条铁路,北起大理,跨越澜沧江、后到达临沧。
2024年8月13日,临沧市交通运输局公开了临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帮助争取芒市至临沧沿边铁路过境永德县的建议》(第55号)和《关于将云保铁路项目列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和列入铁路勘察设计计划的建议》(第33号)答复,芒市至临沧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促进沿边开发开放”项目、云南省“十四五”铁路建设规划;云县至保山铁路列入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
航空
截至2023年9月,临沧市共有3个机场,成为云南省首个拥有3个机场的州市。同年年末,全市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37.47万人次。
临沧博尚机场位于博尚镇西侧,距县城22.5千米。于2001年3月建成通航。机场海拔近1900米,跑道长2400米,宽45米,跑道中心海拔1895.3米,飞行区等级为4C级。
沧源佤山机场于2016年12月8日正式通航,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境内,距昆明670千米、临沧市187千米、沧源县城36千米。该机场设计航程主要满足沧源飞往昆明,兼顾环线旅游建设,连接省内西双版纳、迪庆、丽江、腾冲等航线。
凤庆中和通用机场于2023年9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机场规划用地1722亩,按通用一类机场标准设计建设。机场位于凤庆县城西北部腾龙山,距县城直线距离8千米,公路里程13千米,设计停机位5个。机场投入使用后将直接服务临沧市凤庆县、云县、永德县和保山市昌宁县等,同时辐射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南涧彝族自治县。
水运
2017年4月,云南省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正式开建,至2022年底,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该航道可通行船型500吨级机驳船、500吨级集装箱船、600客位双体旅游船和400客位旅游船。起于澜沧江秀山码头上游2千米,止于澜沧江中缅243界碑,经临沧、普洱、版纳三个州市澜沧江流域,全长387千米。
截至2023年9月,临沧已建成447千米水运通道,其中,澜沧江流域小湾库区99千米、漫湾库区66千米、大朝山库区92千米、糯扎渡库区145千米;其他河流及中小型水库45千米。全市共有码头10座,百吨级以上泊位17个(客运泊位11个、货运泊位6个);保留民间渡口33道。
公共交通
临沧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成立于1959年,2022年5月纳入市管企业,由市政府委托市国资委监管。公司占地1000余亩,有各类车辆2301辆,有9个县级客运站、69个农村客运站。
2024年8月8日,临沧市临翔区首条城乡公交线路“C1路”从火车站至职教园区正式开通。该线路从火车站出发,沿途经过市客运站、南信桥、施家寨、热水塘、昔本村、新村中学、复合村、大石房、细嘎(第三人民医院)、临沧职业学院(南门)、临沧职业学院(北门)等16个站点。单边营运里程为27千米,发车间隔为50分钟,营运时间为早8:00至晚18:00。
人文
综述
临沧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市内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11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佤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临沧有佤族青苗节、新米节,南美拉祜族搭桥节等许多特色少数民族节日,同时,各民族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临沧市独特的饮食文化,是名副其实的美食之乡。
饮食
临沧市有丰富的物产和当地民族世代相传的饮食文化,美食有凤庆的粑粑卷、猪血肠、酸菜鸡、香草鸡、黄焖洋芋鸡、烧烤挑手鱼、花生猪蹄汤,鸡蛋干巴菌、鲁史火腿、泡肝等,还有造就了以鸡肉烂饭为代表的佤王宴,以牛撒撇、为代表的傣王宴等独具特色的美食。
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佤历十月)间,当谷子刚熟时,寨主便召集老人商定过节的日子。过节前一两天内,大家要修好驮运旱谷的道路桥梁,确保当年秋收颗粒归仓,修补装谷子背篓、打扫卫生迎接谷神。过节当天,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他们在田地里采摘谷穗,即拿“谷魂”,在回家的路上手捧谷穗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谷神回家。谷穗一部分挂在自家门头上,让谷神认门,其余的碾成新米,取一碗送给寨主家,其他的煮成米饭,还要杀鸡、滤水酒、蒸糯米饭、舂粑粑等。饭菜做好后要先祭祀谷神,滴酒告诉梅依吉和各方诸神,然后先给老人和小孩享用。一切礼节礼仪完成后,还要通宵达旦打歌狂欢。
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每年“五一”期间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办。“摸你黑”起源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等涂抹在脸上驱邪并祈福求平安的习俗。“摸你黑”是从佤语“mohninhei”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
每年农历四月中旬的属龙日,是南美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南美拉祜族搭桥节历史悠久,数百年来祖祖辈辈传承从未中断。搭桥节对于拉祜人来说,可以保佑农作物和养殖丰收。每年搭桥节,拉祜族们全家老少都一起出动,砍搭桥需要的木材,搭桥,祭祀祈福,求平安,祈祷家庭兴旺、四季平安、幸福美满。
艺术
彝族俐侎人“葫芦笙舞”又叫“打歌”,流传于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一带,是俐侎人生产生活、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葫芦笙舞有完整的舞蹈仪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容。按性质分,为“小歌”和“大歌”两种。“小歌”,是男女老幼同欢同乐,音乐节奏缓慢,舞蹈动作轻快优美;“大歌”则仅限于男性青壮年表演,动作刚健有力,音乐热情豪放。从大歌和小歌的音乐及内容划分,又有喜事歌和忧事歌,即婚礼节庆,跳喜事歌;丧葬祭奠跳忧事歌。芦笙舞有严格的套路,经后人收集整理共有26个。2013年,“彝族俐侎人葫芦笙舞”被公布为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阿数瑟源于云南少数民族先民的葫芦笙打歌,表演时,一般由三弦、葫芦笙、笛子伴奏,演奏者边奏边舞,其余人跟随其后,合着音乐载歌载舞,按逆时针绕圈打歌。打歌时,多以男女歌手以问答式即兴演唱(民间俗称作对子),众人高声齐唱收尾压脚句“阿数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而弦调,是阿数瑟打歌活动中最重要的基础或核心部分。弦调不仅为歌而伴,同时还为整个打歌活动鲜明、硬朗的舞蹈节奏营造热烈欢快的气氛。2013年,镇康县阿数瑟传统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甩发舞》佤语称“稿西尾嘿”,甩发舞人数不限,无器乐伴奏,可俩人对舞,可集体共舞。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姑娘们聚在一起,在竹楼晒台或村寨中较宽畅的地方,手拉手,排成排,围成圈,边唱边跳,尽情歌舞,随着歌声左右前后甩动长发,如火焰升腾,似瀑布飘酒。
地区象征
2005年10月29日,临沧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三角梅为临沧市市花。
临沧的三角梅,一年四季都在盛开,是临沧市的市花。三角梅的花语是热情,坚韧不拔和顽强奋进的精神。它适应性、可塑性、观赏性强。处处体现出一种蓬勃向上、团结包容的风范,是坚韧拼搏、团结和谐、创新超越的临沧精神最好的代表。
2017年6月23日,临沧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红椿为临沧市市树。
临沧红椿分布广泛。红椿又名红楝子,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市均有分布和种植。红椿经济价值高,红椿木被称为东方桃花心木,质地坚韧、持久微香,是一种极其珍稀、不可再生的珍贵木材。红椿木材深受各族群众喜爱、视为珍宝,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有较为深远的生态文化传承。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临沧市共有登记公布不可移动文物5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完成了大理巍山至临沧凤庆、凤庆至永德、双江至沧源(勐省)、云县至昔归4条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开展沧源崖画及周边遗址调查,新发现崖画点1处,史前文化遗址8处。
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东北角,凤山镇小北门街27号。茶厂保存20世纪50年代建盖办公楼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为苏式建筑,办公楼前立有冯绍裘铜像一座。厂房8栋,为烘干车间、筛分车间、 成品车间、制箱车间、包装车间、仓库等。厂房之间有铁轨相连。厂内设有陈列馆一栋,保存有较为丰富、翔实的文字材料,以及图片、不同时期的产品和部分旧机器实物。旧址内还存有建厂初期自行设计的冯式三筒式手揉机、脚踏与动力两用揉茶机和脚踏与动力两用烘茶机。这几部机器在凤庆县的诞生,开创了凤庆县研制生产机制茶的历史。2019年10月7日,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浪河磨房群位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以西约11千米的古墨村流浪河中段,始建于清朝年间,保留有数十间水磨房,部分仍在正常使用。2019年,流浪河磨房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临沧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个,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布朗族蜂桶鼓舞、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四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滇红茶初制的传统制作方法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初制茶叶难以达到商品工艺所具有的品质水平,必须通过精制加工,方可使产品品质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以保证产品品质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商品茶具有的共同属性。因此,制成毛茶后,必须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精制加工。传统精制茶工艺的任务是经过筛分、风选、拣剔、匀堆、补火、分离、改造、拼配,达到整理形状、划分优次、剔除劣异、控制水分的目的。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诞生地是红茶之都凤庆县,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张成仁。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沧源佤族木鼓舞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乡镇,佤山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场。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跳木鼓舞时鼓声震天,舞者秀发飞扬,动作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2006年6月,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村落
截至2024年6月,临沧市共有39个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了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数量居云南省第六。
翁丁佤族原生态村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33千米,翁丁寨有近400年的历史,寨内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居民全为佤族。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
古集村中古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保留较为完好的街巷有10条,总长1956米,原有的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村里的民宅建筑主要效仿大理白族地区及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古代汉式民居特点。房屋结构有“四合五天井”式的四合院,也有“三房一照壁”式的三合院。
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位于机场高速、临清高速、临双高速纵横核心区域,是临沧城周边少有的傣族大寨之一。截至2023年9月,下辖7个自然村,共有484户1785人,汉族、傣族、拉祜族等多民族聚居于此。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11月,临沧市有全国4A级旅游景区7个、3A级旅游景区20个、2A级旅游景区9个。
重要景点
澜沧江百长湖旅游区是云县集人文、自然综合景区,是滇西南旅游片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是临沧佤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澜沧江澜沧江百里长湖旅游区当前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以漫湾、大朝山库区为代表的水域风光旅游产品;以“忙怀新石器遗址”和众多文物古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以大雪山、大亮山、大丙山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以大控蚌汽沸泉、涌宝温泉、茂兰温泉为代表的温泉理疗旅游产品;以布朗族、彝族支系俐米人为代表的民俗节庆旅游产品;以澜沧江啤酒产品系列、茅粮白酒产品、糖制品系列、茶制品系列、土特产品和热带水果为主的商品购物旅游产品。
翁丁佤族原生态村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33千米,翁丁寨有近400年的历史,寨内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居民全为佤族。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
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是滇西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鲁史的民宅建筑主要以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同时,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1 17:47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