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文化局成立于1980年8月,当年称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同年8月成立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党组。1981年3月,成立文化系统团总支。1990年10月,成立地直文化系统妇女委员会。1992年,成立工会小组。2004年,临沧撤地设市,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更名为临沧市文化局。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党组更名为临沧市文化局党组。市直文化系统有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截至2007年末,全市已有文化机构133个,在职职工766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34人。
机构简介
临沧市文化局成立于1980年8月,当年称
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
同年8月成立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党组。
1990年10月,成立地直文化系统妇女委员会。1992年,成立工会小组。
2004年,临沧撤地设市,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更名为临沧市文化局。临沧地区行署文化局党组更名为临沧市文化局党组。市直文化系统有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
截至2007年末,全市已有文化机构133个,在职职工766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34人。
工作成绩
有20多个文化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文化站”,有 5个图书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图书馆”或“文明图书馆”, 9个新华书店荣获“先进集体”, 8个文化馆荣获“先进文化馆”或“群文工作先进集体”。 临沧市文化局也多次受到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的表彰奖励。
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渐加强
在近30年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中,临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临沧实施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贫困地区贫困县“两馆一站”扶持工程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全市77个乡镇文化站,面积达到国家三级站标准的有36个。
在2005年全国文化站达标考评中,一级站12个,二级站4个,三级站26个。达标总数42个,占77个文化站的54.55%。
在加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临沧把加强村级文化建设作为满足农村各族群众享受文化娱乐权利的基本目标。全市925个村已经有村级文化室528个,业余文艺宣传队364支,其中镇康、沧源和耿马三个边境县共有文化室137个,村级业余文艺宣传队238支。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已经率先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舞台艺术作品异彩纷呈
20世纪80年代,临沧地区的舞台艺术主要是花灯和滇剧。在那个年代,花灯和滇剧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曾经出现了一个繁荣兴盛的新时期。到了90年代,花灯和滇剧逐渐被民族歌舞所取代。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歌舞中,又以佤族和傣族歌舞为重,这与临沧重点打造佤族文化品牌密切关联。
1994年,临沧地区承办了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艺盛会——第三届滇西民族艺术节。在此届艺术节中,临沧推出的《阿佤人》荣获十多项奖。其服饰展演节目还进入了中央电视台第255期《正大综艺》栏目。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兴起,茶文化艺术也在临沧逐渐形成气候。1991年,凤庆县文化馆创作表演了《凤庆四季茶》,并于1992年参加第三届
中国艺术节风味食品街展演。1995年,云县创作了《云县五味茶》参与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展演,之后三年连续参加杭州国际西湖茶会展演。
2004年是临沧撤地设市年,也是临沧文化发展的转折年。从2004年开始,临沧文化全面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在2004年临沧撤地设市的活动中,由临沧舞台艺术工作者创作编排并上演的迎宾晚会——佤族环境舞蹈诗《纵情佤山》深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宾欢迎,其大型广场文艺表演节目《山魂鼓魄》震撼了临沧,感动了世人。继临沧撤地设市活动后,临沧舞台艺术工作者又创作编排并上演了《司岗里狂想》、《七彩双江》、《神奇的勐相耿坎》、《茶之歌》、《临茶印象》和《情醉永德》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节目,为临沧的大型节庆活动增添了光彩,也为宣传临沧,推介临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大型广场文艺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出,充分说明临沧的舞台艺术水平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云南省2006年新剧节目展演暨青年演员比赛中, 临沧的佤族舞蹈诗《风舞佤山》引起了省城观众的强烈震憾。在来自全省各级院团25个参演单位的13台大型剧目,3台组台节目中,《风舞佤山》获得了综合铜奖和集体表演奖。同时还获得剧作银奖,作曲银奖,舞美银奖和编导铜奖等单项奖。
在中国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临沧舞台艺术工作者创作编排并上演了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节目《临茶印象》,其舞段《千人甩发舞》创“上海大世界(中国之最)基尼斯纪录”,得到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总部领导的现场见证,并由当地公正机关现场公证。就在开幕式现场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总部的领导宣读了见证词并向
临沧市人民政府颁发了证书。
2004年,临沧组队参加云南省歌、舞、乐调演,所参加的节目佤族舞蹈《彩虹》获银奖,
德昂族舞蹈《箍》获铜奖,
布朗族舞蹈《挥帕绮》获优秀奖,
拉祜族舞蹈《拉祜山寨之夜》获优秀奖。
2006年,,临沧又组队参加云南省歌、舞、乐调演,所参加的节目佤族
蜂桶鼓舞《格哎格》获金奖,佤族器乐演奏《祭祀舞乐》获银奖,拉祜族舞蹈《芦笙舞》获铜奖。同年,临沧组队参加云南省酒歌大赛,所参加的节目佤族酒歌《佤族贺新房酒歌》获金奖,佤族酒歌《水酒飘香》获银奖,佤族酒歌《龙潭水酿出的酒》获银奖,佤族酒歌《甜蜜的祝福》获铜奖。
2007年,临沧组队参加“云铜杯”云南省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 ,其参赛节目 《贺新房酒歌》(等可阿娥组合),荣获大赛单项决赛原生态组铜奖。同年,田文忠、卢然凯、李向明等七位选手参加“爱我家乡·唱响云南”云南旅游歌曲歌手大赛,在决赛中,《会跳舞的黑头发》荣获优秀奖;《阿佤新歌》荣获特别奖;《月亮升起来》荣获入围奖。
2008年1月,临沧市民族歌舞团参加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策划的“迎新春云南民族歌舞《春节大联欢》文化系列活动”,其节目黑珍珠组合《月亮升起来》;舞蹈《木鼓欢歌》、《蜂桶鼓舞》;敬酒歌《佳林赛》;情歌《者然》被中央电视台按排在大年初一的新闻频道上隆重推出。春节期间,云南电视台也转播了该组节目。
社会文化事业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顺利。
自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来,临沧率先在全省首家建立了市、县(区)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全力推进这一工程。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全市现有管理规范的40支农村放映小队在3518个农村放映点免费放映,基本保证了每村每月看一场电影的目标。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临沧市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还专门成立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组,用佤语、傣语、拉祜语和布朗语译制了佤族、傣族、拉祜族和布朗族等少数民族语电影近百部。仅2007年,全市就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1638场,观众达5088034人次,其中在市委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放映电影2907场,放映少数民族语电影1882场,放映科教片14256场;译制少数民族语(傣语、佤语、拉祜语)电影30部。在临沧市防治艾滋病“六个一工程”系列宣传“一点放映一场防艾电影”活动中,临沧市农村电影管理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工作,共投放影片《预防艾滋病》拷贝24个,在全市所有的农村电影放映点放映影片《预防艾滋病》3567场,超额完成了市防艾办安排布置的防艾宣传工作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关心扶持下,通过电影人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电影业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早在2002年,临沧农村电影业务管理工作机制被省文化厅称为“临沧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
2005年9月,市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并于10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2006年12月,市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组被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先进集体”,并于12月21日在昆明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2008年3月,沧源县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局等国家四部委命名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并于3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中,临沧市文化局被国家文化部表彰为贯彻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优秀组织奖单位,市农村电影业务管理站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成为全省的典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实施
按照
临沧市人民政府的实施方案,临沧建立了市、县站点9个与云南省中心联网。其中市级中心一个,县级中心8个。各中心分别组织开展资源收集、下载等日常共享工程业务工作,为建立乡、村基层站点铺就基础,为全市各族民众提供“不受时空、地域”的文化信息服务。
全市9个公共图书馆紧紧围绕“采购抓特色、分编抓质量、保藏抓责任、辅导抓培训、文献抓开发、咨询抓跟踪、宣传抓效应”的办馆方针,市图书馆、凤庆县图书馆、临翔区图书馆等7个图书馆已经达到了“国家三级图书馆”的标准,临沧市图书馆已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9个公共图书馆按照“机制创新、改善服务、增强活力”的办馆理念,一是推行全年365天天天开馆,365行行行接待的开放服务制度,每周开放63小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 二是建设“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特色藏书体系,制定出“宁可收集重、不得收集漏”的工作措施,多渠道征集,收藏地方文献。 为市直各单位及读者查阅临沧市资料提供方便。在此期间,市图书馆征集收藏了云南省志3种版本,全省12个州市志;102个县县志等文献。收藏地方文献名列全省十六个州市前茅,2007年被
云南省图书馆评为一等奖。三是积极支持基层图书馆(室)建设,结合市委政府开展的“三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多渠道争取到图书5万册,先后支持建立77个乡镇图书室;360个村文化图书室,缓解了部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困难。四是开发馆藏文献,编印《决策参考》、《文化信息》等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其次是编印农村实用技术资料,为临沧市各族农民群众普及提高科技水平提供服务,其中临沧市图书馆与市科协、市扶贫办联合编印《临沧科普之窗》每年6期;2万份,分别向全市百个新农村建设村等基层提供服务。五是开展延伸服务。利用全国一年一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月”、“学习.创新月”、“临沧科普周”及“送文化下乡”等有利时机, 为各族农民群众和基层科技人员服务。 六是组织开展为特殊群体服务。除在图书馆内为科研等人员提供专项服务外,在馆外开展为临翔区戒毒所及为肢残、盲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其中临沧市图书馆先后为临翔区戒毒所送书千册;为17名肢残、盲人提供书书上门服务。七是开展文献资源协作协调、共建共享。2007年4月成立了临沧市图书馆学会,以市图书馆、临沧教育专科学校为“龙头”,组织实施全市文献资源协作协调、共建共享工作,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有效地整合、开发文献资源为临沧市各项建设和广大读者提供公共均等化服务。八是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制定的工作标准,打牢办馆条件、基础业务、读者服务、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管理5大项指标,打牢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促进图书馆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
群众文化活动欣欣向荣
改革开放30年来,临沧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开展得热火朝天。
临沧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特别是临沧撤地设市后,临沧的群众文化活动可谓是走向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2004年张雁梅版画作品《再生》获全国第13届“群星奖”纪念奖;《爬系列之一·之二》入选建国55周年云南美术作品展获三等奖;傅东云雕塑作品《母仪》、黄国大国画作品《都市》入选建国55周年云南美术作品展。
2005年市文化馆帮助市残联策划、培训特教学校演出队伍,演出队参加全省残疾人文艺调演,舞蹈《春播乐》获二等将;独唱《妈妈的眼睛》、《金色的木鼓敲起来》分别获三等将。
2007年,由临沧市文化馆辅导并编排的市
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全省第五届残疾培智学校文艺调演节目,
布朗族舞蹈《布朗女》荣获金奖;佤族舞蹈《肚铓舞》荣获银奖;声乐《山中少年》荣获铜奖。同年,由临沧市文化馆辅导的临沧老同志沧江合唱团参加《云南省第二届“金秋风采”舞蹈大赛》,其节目《拉祜山寨新面貌》获二等奖。
2007年李新、戴凤书、谭垂浩的书法作品入围首届
中国移动杯中央企业书画大赛获入围奖。同年,在云县“澜沧江啤酒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活动中,蒋涛的摄影作品《雄师》获二等奖;秦益的摄影作品《五老山晚霞》获三等奖;姚泰成的书法作品获二等奖、李新的书法作品获三等奖。
2007年张雁梅版画作品《生生不息·一》入选云南省第八届版画展。
文化馆摄影工作室的李进,创作成果颇丰,2004年作品《饰》入选“云南省摄影家作品展”;2005年作品《种旱谷》获“首届中国·云南·沧源‘佤山情’摄影大赛”金奖。《憩》获优秀奖;《金秋时节》、《吸引》、《悠悠往事》、《织》、《司岗里狂欢节》获入选奖。作品《羽》入选《云南省摄影家作品集》。2006年作品《司岗里澡堂会》获“首届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双年展”佳作奖。2007年作品《老姐妹》参加“云南省民族服饰摄影作品大赛”获三等奖。《竹编吊桥》入选“云南省古桥、古路、古驿站摄影展”。
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版权管理
及“扫黄打非”工作成果显著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沧市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工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以佤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临沧民族文化,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部署要求,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一方面积极扶持培育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又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为全市文化市场及新闻出版业增添活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位;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以服务促管理,以规范管理促繁荣,始终保持先进文化方向的文化市场目标化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临沧经济社会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了社会进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了繁荣,文化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5月,全市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1319户,从业人员3944人。其中有:歌舞娱乐场所 (含综合性娱乐活动场所、音乐茶室迪高厅)340户,印刷复印经营点195户,营业性网吧 107户,音像制品经营点303户,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点60户,民族民间文艺演出团队 22个,其它文化市场经营点(含艺术培训中心,台球经营点,营业性棋牌室、工艺美术)229户。较之过去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队伍建设,运用法律法规实现对文化市场的有效依法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为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而且涉及面广、影响大、政治性强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我市扎实有效的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市“扫黄”“打非”办共组织市、县(区)“扫黄”“打非”成员单位联合专项治理检查上万次,共组织查缴销毁各类
非法出版物30多万件(册、盒、片、张);查获有害信息500多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0多件。严厉打击了全市范围内的“黄、赌、非”等危害社会、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的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全市社会环境,为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市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及 “扫黄”“打非”工作,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果。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自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先进集体。
2001年4月,临沧地区文化市场管理科被评为2000年全省“‘扫黄’‘ 打非’先进集体”。
2002年4月,云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2001年全省“‘扫黄’‘ 打非’先进集体”。
2003年4月,临沧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2002年全省“‘扫黄’‘ 打非’先进集体”。
2004年4月镇康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2003全省“‘扫黄’‘ 打非’先进集体”。
2005年4月,临沧市文化局被评为2004年全省“‘扫黄’‘ 打非’先进集体”。
2006年,市文化局市场稽查队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受省文化厅表彰。同年,市文化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经省、市检查考评,获二等奖,受市人民政府表彰。
2007年,市文化局市场(新闻出版)科被云南省“‘扫黄’‘ 打非’”办公室表彰为“‘扫黄’‘ 打非’有功集体”;设在临沧市文化局的“‘扫黄’‘ 打非’”办公室也获得了“‘扫黄’‘ 打非’”工作一等奖;消防安全工作获市人民政府表彰二等奖。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正常轨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临沧市于2000年出台了《临沧地区贯彻〈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实施意见》,完成了《民歌集成》、《民舞集成》、《凤庆民间器乐集成》、《中国民歌集成云南卷》(临沧部分)、《临沧地区文化志》(初稿)等工作,出版了《山魂鼓魄》、《佤山风》VCD光盘、《临沧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佤族民间歌舞》和《秘境临沧之秘》等书,表彰命名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认定,公布了县级保护名录948项,市级保护名录2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项。“
沧源佤族木鼓舞”、“临沧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截至2008年,全市有沧源崖画、广允缅寺和耿马石佛洞遗址等3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凤庆文庙、班洪抗英盟誓址、勐旺白塔和临沧西白塔等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9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个。全市共有馆藏文物古迹1862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19件。这些文物古迹,市文物管理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进行实物和图片展出,为广大市民了解临沧的宝贝提供了平台。
2004年11月,市文物管理所在撤地设市庆典活动期间,在市财政局举办“撤地设市文物展”。次此展览调拨了全市文物藏品129件、征集社会流散文物28件,共157件分别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出,充分展示了我市丰富的文物资源,弘扬了临沧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2006年4月,市文物管理所在临沧首届茶博会期间举办“茶马古道茶文化”展,此次共展出物品近500件,其中临锐祥责任有限公司319件,市文物管理所178件。参展的物品有生活生产用具、茶具、茶品、马哥头用具、民族服饰等,参观人达10万人次。
2006年6月,为迎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和临翔区文物管理所共同举办“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此次共展出图片200多张,参观人达8万人次。
类似上述展览,临沧市文物管理所每年都在开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临沧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通过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为我市打造佤族文化品牌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艺术研究成果逐渐显现
市艺术研究所原来一直与局机关艺术科合署办公,直到2002年才从局机关中分离出来。
在多年的艺术研究工作中,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都在尽力挖掘临沧民族文化,潜心研究民族文化艺术,而且还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编辑出版《临沧文化》近30期,为研究临沧民族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通过艺术研究所多年的努力,收集并编辑完成了《临沧民歌集成》、《临沧民舞集成》、《中国民歌集成云南卷》(临沧部分)、《临沧地区文化艺术志》(初稿)等工作。还编辑出版了《山魂鼓魄》、《佤山风》VCD光盘、《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佤族民间舞蹈》和《秘境临沧之秘》等书。
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创作了许多大型广场演出节目的文学台本和快板、说唱、小品等舞台艺术作品,供市内外演出团体演出,其中音乐作品尤甚。象《山魂鼓魄》、《司岗里狂想》、《七彩双江》、《茶之歌》、《临茶印象》和《情醉永德》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节目的音乐基本上都是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作的。这几年,艺术研究所还组织创作人员根据临沧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创作了酒歌、情歌、儿歌、劳作歌、打跳歌等近50首。同时对流行于民间的民族歌曲进行了收集、整理、翻译,并编成《临沧民族歌曲精选109首》。市艺术研究所创作研究员、国家二级作曲李柏松因为创作成绩显著,荣获临沧市第二届创业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