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的韵脚有点难懂,也许“缝衣”二字是后人抄错了,或是岑参自己搞错了,不敢枉评。北风漫卷,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黄河黎阳渡口白雪皑皑,诗人却在
征途跋涉。最后只好住进河边酒家,让店主人的女儿为自己缝补途中扯破的衣服。黎阳城中那位高卧的故人,已是三年未得相见了。邺城的古坟茔仍在,漳河的水照流,江山不改,情谊如旧。诗人说:城头望不到的家乡,即使雪停风住,我也不愿登楼再遥望家乡了。因风雪太大,似乎诗人终未见到在黎阳县高卧的故人,于是登高望乡,可飘飞的大雪挡住了诗人的视线,家乡仍在遥远的远方。
岑参,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天宝(742~756)年间中进士。曾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
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
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辟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
高适并称“
高岑”,同为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
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