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
安徽凤阳县临淮关镇
临淮,所属地区为安徽凤阳县临淮关镇,著名景点包括钓台春涨等。
建制沿革
明洪武年间,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凤阳县临淮镇春秋时为钟离国都,秦朝设钟离县,东晋设钟离郡并为徐州治所,徐州更名北徐州在更名楚州再更名西楚州最后更名为豪州,因为豪河更名为濠河,故又更名为濠州,元初更名临濠府后复名濠州,朱元璋夺取濠州又更名临濠府,再更名中立府,最后更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今凤阳县府城镇),临淮则改为临淮县治,清末淮水淹没临淮城,临淮县并入凤阳县(府县同名),因靠近淮河,始称临淮关。建国初曾设临淮市,后并入凤阳县。
古临淮城
古临淮城为六门,在清末被淮水淹没,建国初露出水面被拆除,至今只留些许遗迹,留下一些地名,如县衙大街、大东关、南关等
临淮古迹
一、临淮古县城:在今本镇小城头以东,筑于南朝梁天监五年。建时,有六个城门,淮河水落枯时在广运桥以东的薄岸下面可以看到城墙根基。因被地方拆用,地面上已很少见到古时城墙的遗迹了,只有临淮县遗留下来的许多地名诸如:大关、小城头、县署街、西关、小东关、大东关、城里南关等,还保留古时的名称。
二、“濠梁观鱼”:为凤阳八景之一,据《临淮县志》记载:“濠梁在城西南七里”,今镇胡府村境内。“濠梁观鱼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篇》,被古人传为美谈。
三、钓台春涨:为凤阳八景之一。据考察县城隍庙后有一块石碑,上刻“西映双台”四个大字。传说为:双台是庄子钓鱼台,戚继光点将台,都在老塘湖边的濠河一带。
四、新桥沟:古称“淮宁桥”后又改为名为“广惠桥”、“弘济桥”、“淮宁桥”。此桥工程坚固,三百多年来,历经洪水冲涮,仍安然无恙。当年桥孔高大,三条桅大船能从桥下通过。这是本镇仅存的一座古代桥梁。
五、广运桥:在临淮县涂山门(西门)外,洪武三年(1370)造。清乾隆年间,知县郑时庆重修,后又称吊桥。解放前的广运桥,在淮河南岸东大街西端濠水入淮口上,是一木板平桥,后被洪冲塌。一九六八年七月,开工修筑濠河桥,到一九六九年五月竣工。就是中心街濠水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拱形桥,现称“濠梁桥”,旧广运桥残址,依稀可见。
六、马滩:马滩,以前是濠梁驿。据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凤阳县志》载:设马六十五匹,马夫四十一名,差夫二十四名。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濠梁驿添建草房十八间,入民国驿站废除。
七、府城隍庙;在临淮县移风门内,早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封临濠府城隍之神为王爵(忠佑王)。洪武六年(公元373年)知府严达建庙,后经历代修建,庙址房屋犹存。
此外,还有像县城隍庙、浮桥烟锁、开元寺、南华楼等名胜古迹,历经自然、历史风雨的洗涤大都已不存在了。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7 20:30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古临淮城
临淮古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