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医生W. K.弗兰肯伯和心理学家J. B.道兹制定,发表于1967年。该测验目的是作为智力筛选,而非诊断。适用年龄范围是0~6岁。测验内容为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性和个人—社会行为等四大行为领域,共105个项目,是用得最广泛的智力筛选量表。
介绍
丹佛发展筛选测试是美国丹佛学者弗兰肯堡(W.K.Frankenburg)与多兹(J.B.Dodds)编制的,于1967年为早期发现幼儿发展差异而设计的一种简便的
智力测量工具。简称DDST。一次检查时间仅用15分钟即可完成。必须注意的是DDST是筛选性测试,并非测定智商,对婴幼儿当前和未来的适应能力和智力高低无预言作用,只是筛选出可能的智商落后者,能反映婴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并有明确的结果,可供保健工作者早期发现幼儿潜在的问题。
该测试量表是从
格塞尔、
韦克斯勒、
贝利、斯坦福-
比奈等12种智力测试方法中选出105个项目组成的。这105个项目分别测试从出生至6岁的婴幼儿,并按应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动作能4种智能(见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分别安排在测试中。根据幼儿达到这些测试项目的水平,可以有效地估计其发展情况。所以,美国的幼托和医疗机构都把它作为常规的应用工具,它也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1981年,弗兰肯伯又把DDST修改成阶梯式的DDST-R,测试项目精简到12项,使测试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减少到5~6分钟,因此受到更为普遍的欢迎。中国自1979年开始试用丹佛智能测试,经临床实践证明,它确能快速有效地估计幼儿发展的情况。
内容
丹佛智能测试表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婴幼儿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婴幼儿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婴幼儿家长报告的情况来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婴幼儿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婴幼儿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经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问题的)进行发育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可能辨别患儿属于哪一个能区发育迟缓而有可能对该能区进行早期帮助。
结果判断
(1)异常:①2个或更多区有2个或更多项迟缓;②1个区有2个或更多项迟缓,加上另1个或多个区有1个迟缓,并且该能区切年龄线的项目均失败者。
(2)可疑:①1个区有2项或更多迟缓;②1个或更多区有1个迟缓,并且该能区切年龄线的项目均失败者。
(3)正常:无上述情况者。
注:凡在年龄线左侧的项目失败者称为迟缓,但接触年龄线的项目失败不算迟缓。
注意事项:
丹佛智能测试前首先准确计算婴幼儿的实际年龄,然后在筛查记录表的顶端和底端找到年龄刻度,划下年龄线。
测试项目数根据年龄和能力而定,即每个能区先测查年龄线左侧的3项,然后测查压年龄线的所有项目。项目的评定标记为:“P”表示通过,“F”为未通过,“R”提示婴幼儿不肯表演,“NO”为婴幼儿无机会表演。
丹佛智能测试现已成功应用于计算机产品中,北京鸿慈童康科技发展中心儿童智力测试仪已成功运用丹佛智能测试,可对0-6岁婴幼儿进行智能测试,且能自动呈现相应年龄刻度下的各能区测试!
另外还需记录婴幼儿的行为概况,如检查是否合作、注意力的时间、有无自信心、神经质或其他异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