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
玛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短篇小说
《丹柯》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的一篇短篇小说。《丹柯》表面上是在写一个英雄带领族人,穿过幽暗森林的包围来到美丽的草原的故事,实际上颂扬了在革命的黑暗中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内容简介
本文讲述了一个名叫丹柯的悲剧英雄的故事。他是古老部族中的一个强壮,英俊的青年。当丹柯和他的族人被敌人赶入森林深处、濒于死亡的危机时,他自告奋勇带领大家披荆斩棘向前行进,反对屈服去作敌人的奴隶。当部族进入黑暗的密林,迷失了方向时,许多人埋怨、责怪起丹柯。但他并没有发怒,因为他爱他的族人。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掏出了一颗燃烧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照亮部族前进的道路。丹柯一直把族人带出森林,来到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大草原上之后才含笑死去,然而欢呼的族人并没有发现,甚至不小心踩在丹柯掉落在地的心上。。不过,他那燃烧的心并没有熄灭。他迸散出蓝色的小火星,每当雷雨将至之时,它们就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创作背景
从20年代末到1945年的十多年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又经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考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扶植,更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丹柯》正是高尔基1895年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当时俄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准备时期,在黎明前夕的黑暗中,正需要一种精神的鼓舞和道路的指引,所以高尔基创作了“丹柯”这一光辉的勇士形象,希望能照亮黑暗中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追求胜利走向光明。
人物形象
丹柯是作者歌颂的英雄形象,他在阴暗的大森林中,毅然带领族人寻找出路,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富有责任感。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面对族人的抱怨与质疑,他未曾放弃,体现了担当的勇气。而在最后,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为了能够带领族人走出森林,他毅然扒开胸膛,用心来照亮前方的路,这体现了他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然而当他带领族人走出森林后,族人欢呼雀跃,而他却倒在地上无人理睬,也揭示了这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形象。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思想主题。在带领族人走出森林的整个过程中丹柯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他孤身一人面对自然界和族人的双重困难,没有放弃信念,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丹柯是开创者领路人的形象,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无所畏惧、无私奉献。在丹柯身上体现了一种实践精神、一种牺牲精神,这就是作品所要宣扬的主题。而相较之下,族人却怯懦自私、麻木不仁。作者通过塑造丹柯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赞颂了革命中那些一往无前的牺牲自己,拯救群众的英雄人物,同时也尖锐的批判了那些胆小懦弱,不付出实际行动的群众。
表现手法
小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突出主题。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美丑对比,展现了丹柯的英雄气质与族人的胆小懦弱;通过想象夸张,如文中丹柯掏出自己的心,用它燃烧给人们照亮,来更有力的塑造出了丹柯的英雄形象。
文中一抑一扬,对比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塑造了人物。丹柯面对困难时,勇当领路人,挑战困难,拯救族群,不是坐以待毙整天抱怨,而是呼吁人们“起来,到林子里去”“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以他大无畏的勇敢、热情与乐观带领人们前进;而族人们,当他们平静的生活在草原上时,他们快乐、强壮、勇敢,而在威胁面前的关键时刻,他们却又恐惧、妥协、愿意去做奴隶。这两相比较,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丹柯的英雄气质与族人们貌似勇敢,实则怯懦。
小说结尾用悲剧的力量震撼心灵。在人们抱怨阴暗的密林时。丹柯带领大家寻找出路;在人们诋毁、责难丹柯时,他掏出自己燃烧的心,为人们更加的付出。然而走出黑暗森林之时,人们欢呼雀跃,然而丹柯却被人遗忘,悄然死去。这个结尾无疑是个悲剧,令人无法想到、无法接受,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们在震撼之中不由得深深的反思。更有力地突出主旨。
艺术特征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全篇充盈的浪漫主义格调。三个故事,情节奇特,色彩鲜明,特别是其中的两个传说,节奏明快,场面生动,感情充沛,构思奇妙。其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极强,人物性格的发展富有传奇性。而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恰如其分,既保留了民间故事的风格,又以作家提炼过的语言来叙述,使两种文体的特点相得益彰。大自然景物、环境气氛和故事叙述和谐配合,相互烘托,使全篇有一种风景画、风俗画的美。语言富有表现力,富有激情,有声有色。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研究家张德政《外国文学知识辞典》:丹柯是革命作家高尔基在上世纪末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丹柯的名字已经成为热爱自由、热爱人民、肯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的代名词。
现代文学研究家李子光《中外古典文学名作鉴赏辞典》: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征。全篇充盈的浪漫主义格调,情节奇特,色彩鲜明,节奏明快,场面生动,感情充沛,构思奇妙;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极强,人物性格的发展富有传奇性;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恰如其分,既保留了民间故事的风格,又以作家提炼过的语言来叙述,使两种文体的特点相得益彰;大自然景物、环境气氛和故事叙述和谐配合,相互烘托,使全篇有一种风景画、风俗画的美;语言富有表现力,富有激情,有声有色。细读作品,可以感到一种突兀的、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其中浪漫主义作品大多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而现实主义作品基本上是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其中《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1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