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麻土族花儿会
群众传统集会
丹麻土族花儿会亦称“丹麻戏会”、“丹麻场花儿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集会,因起源和活动地点在该县丹麻镇而得名。丹麻土族花儿会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举行,会期为五天,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风俗
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花儿会会场。河滩及其附近一片小小的树林子,是唱花儿的主要场所。 我们首先加入了围坐在一起的一个小群体。他们中有男有女,是同一个庄子里的,彼此之间也相互认识,但并没有亲戚关系。
与其他地方一样,男女对唱的花儿,主要是讲感情上的事,“她唱一句少年,我答一句回话”。这里的花儿主要也是以爱情主题为多。如:
你俩人打了一对雨伞,好像撑开了一对牡丹。
清水淌了一河滩,丹麻的会场上我们俩好。
又有如“找个朋友去过个生活”等词句,表达的均是“感情上的事”。
也有用花儿来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的:
她的雨伞打起来花得很,唱一句少年我们都喜欢。
此外,自然也有反映其他事情的,像:“老天爷晴了云彩多,为啥不降个雨来”,唱的是天气。
除了以上外,还有完全从生活场景编出来的花儿词。一开始,男子喝“互助大曲”,妇女喝的是另一种青稞酒;过一段时间后,男女交换各自手中的酒瓶,然后一同唱起了花儿。这是“换酒歌”。
有时候,当一位演唱者唱完后,旁边的听众中,有人发出“哦呼”的一长声欢呼。原来,这是对歌手表示赞扬,夸他(她)唱得好。
互助是土族自治县,但也有不少汉族人。而且,一般人都同时能说汉语和土语,花儿也能同时用这两种语言演唱,并且据说以汉语演唱的花儿为数更多。以土语唱的花儿,由于是方言,又加上了许多衬词,因此有时甚至连当地人也听不太明白,需要唱者加以解释。有时候,谁想到了什么好歌词,自己又不想唱,还可以与同伴商量,让同伴唱,或是一人主唱,另一人随后跟上。
参加花儿会的对象,能否一起唱花儿主要是以有无亲戚关系为界的。一般,丈夫与妻子甚至子女等全家在一起也并不罕见,只是他们之间不互相唱花儿。或是丈夫唱,妻子在旁边听;或是反之。而双方如果没有亲戚关系,即使互相认识(比如来自同一个村庄),他们之间也可以对唱花儿。在他们看来,他们唱花儿主要还是为了一种娱乐,“唱一句少年,我们大小都喜欢”,“花儿唱上了,歌儿唱得过我,我喜欢”。当然,由于花儿的特定的一种无法避免的“情感”成份,亲戚之间还是不会去跨越这道或许永远不能跨过的界线。
历史渊源
丹麻花儿会历史悠久,在青海省境内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一直享有盛名。
据专家认定,丹麻花儿会起初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性质的传统集会。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
丹麻花儿会起源于16-17世纪(明代后期),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认为是低俗野曲会而遭到禁止,一度中断,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逐步辐射和带动了东沟、东山、松多、五十等周边土族聚居乡镇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吸引了民和、大通等兄弟县以及甘肃、宁夏等地区的花儿歌手前来观摩、演唱和交流。
相关传说
关于丹麻镇花儿会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丹麻镇本是一片森林。后来,一个土司霸占了这里,弄得民不聊生,连续干旱了三年不下雨,几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后来,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到这里唱歌,他们不断的歌声唱来了雨,但两人也随即变成了两棵树。以后,大家为纪念这一男一女,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里,就到这地儿来唱花儿,慢慢地形成了花儿会。这两棵由两个生命化成的树仍然枝叶繁茂,成为了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圣物。
传承价值
丹麻土族花儿会上所演唱的土族花儿是青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主要形式是“情歌”对唱,曲调古朴悠长,乡土韵味浓郁,是土族群众抒情说爱的理想载体。收集到的《阿柔洛》,《兴加洛》等曲调,蕴含的土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丹麻土族花儿会作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丹麻花儿会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巩固和延续丹麻花儿会,对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护措施
丹麻土族花儿会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丹麻镇党委、政府及团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保护利用丹麻土族花儿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巩固保护成果,着力打造土族花儿品牌,挖掘土族民俗文化,开辟农村文化增收渠道,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使民间艺术不断得以传承和创新,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丹麻镇立足文化大镇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以文化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在全镇选拔了30名爱好文艺的农村男女青年,历时2个月,完成了节目的编排,组建了丹麻土族花儿艺术团。花儿艺术团的成立,对于打造丹麻花儿艺术品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丹麻土族花儿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51
遗产编号:Ⅱ—20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项目名称: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
申报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2 00:44
目录
概述
节日风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