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娃河,曾称东老河、丽娃栗妲河、大夏西河丽娃河、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河,长江支流
黄浦江支流
吴淞江(苏州河)的支流,是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的校河。上海市
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校内。
名称由来
据普陀区地方志、1956年7月《普陀区图》,丽娃河在当年被标为东老河。
丽娃河,原为华东师大内的东老河俗称。1999年,上海“老克勒”孙树棻在《上海的最后旧梦》书中称上世纪20年代初,有一个叫何塞·马利奥·费尔南德斯的西班牙侨民在北新泾以东低价购买荒地,造了一座“度假村”(即“丽娃栗妲村”(Villa Rio Rita)),取名Rio Rita。由于东老河(时也称大夏西河)从大夏大学向南而去,流经丽娃栗妲村旁的公共河道再注入苏州河,久而久之大夏西河就被唤作丽娃栗妲河,简称“丽娃河”。Rio是西班牙文中的河,Rita是女性名字,若是意译便是丽娃河。2003年,女作家素素在其随笔集《前世今生》里称此“夏令俱乐部”,是第一次大战后西侨妇女栗妲在沪西原吴淞江废弃的河身东老河之滨兴建,取西班牙文“河”(Rio)之意,故而定名。2008年,格非《师大忆旧》文中则除了重复丽娃栗妲村与西班牙侨民缘河而居的传闻之外,还提供了“更富戏剧性、流传更广”的另一个版本,说有位叫“丽娃”的白俄女子因失恋而自沉河中,“丽娃河”由此得名。
另据华东师范大学官网文章,丽娃河的原名“大夏西河”。1931年3月4日上海《申报》和《时事新报》都有一则新闻“荣宗敬捐赠大夏西河”。其记载:“中山路大夏大学新校址之西,有河流一条,自该校北首,流经运动场及丽娃栗妲村直达苏州河,面积六十余亩,水深岸阔,清澈见底,游鳞细藻,直视无碍,夹岸垂杨,倒影成趣,风景绝佳,为海上所仅有。该河原为无锡面粉巨商
荣宗敬氏产业,现由荣氏捐赠大夏。该校自得此河后,即加以疏浚,作为课余游钓及泛舟、游泳之用。”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丽娃河,系吴淞江遗留故道东老河。长1200米,河宽30~35米,河道水面积24500平方米,位于华东师大校园内。为倒U形河道。1950年,在该河四周兴建华东师范大学,改造利用该河为校园风景河道,今分东西2河段。东段长约400米,河宽15~30米,即今文科大楼到研究生院的小河,曾称南明溪、赤水河;西段长800米,宽35~40米,水深1.0~1.5米左右。
河道变迁
丽娃河前身为东老河,据史籍记载,清道光七年(1827年)治理吴淞江(苏州河)工程中,将今北新泾地区吴淞江两大河曲截弯取直,遗留东、西两个倒U形各近2公里长的故道,称东、西老河。
20世纪初,东老河东河段东岸,有南林家港支河连接林家港并通吴淞江,岸边多林木。西河段南端西岸,有条分叉南北流向的支河毛柴浜,河湾北面有杨家宅,东北有金家宅,河湾内及村宅四周均为农田。1930年,俄国侨民曾在西河段南端东岸,建有花园别墅——丽娃栗妲村,并和东岸林地组构成游览区。1930年代初,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在东侧通过。大夏大学在东河段与中山路之间兴建了校舍,并陆续扩大校园至该河西河段东岸。
1950年划该河道四周土地(包括大夏大学全部校园)筹建华东师范大学。后由于校舍等的扩建,北端河湾部分被填没,河被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河道又陆续被填没,尚存400米左右(即今文科大楼到研究生院的小河,曾称南明溪、赤水河。),河宽15~30米;西段长约800米,宽35~40米,水深在1~1.5米左右。西段留存河段,为该校校园之风景线,习称丽娃河,沿河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两岸辟建风景点多处;河上横跨多座桥梁,沟通该校学习区和生活区。地图显示,留一地下通道与苏河连通。
水文特征
丽娃河为吴淞江支流,故自然状态下与吴淞江一样,是一条中等感潮河流,潮流界在黄渡附近,潮区界在赵屯附近。吴淞江比降十分平缓,黄渡至河口河底只有万分之0.85。河口(黄浦公园站)多年平均高潮位3.12米,多年平均潮差1.83米。苏州河上游北新泾多年平均高潮位2.78米,多年平均潮差0.72米,历年最高潮位为4.14米(1928年9月16日)。
主要支流
毛柴浜,位于普陀区西南部。华东师范大学西侧。系部分湮没河道。东老河西段南端西岸,原有一支河,向北流百米左右,分为东、西两支河,各长约1公里。因两岸芦草(俗称毛柴)茂盛,故名毛柴浜。在两支河间,有毛柴浜村落;在西支河西岸,有张家祠堂村宅。两岸均为农田、滩地。1930年,俄国侨民在东老河西段南端东岸,曾辟建花园别墅——丽娃栗妲村。稍后,为了辟筑道路,填没该河与东老河相连的河段。建国后,该河西支河东岸田地及东支河均划归华东师范大学。东支河圈入学校内的河段,被陆续填没,辟建了校舍及运动场等。西支河成为该校的界河,日渐淤浅,1970年代中,大部分被填没,仅剩南端Y形的河段。河长约0.5公里。北岸有工农村(即毛柴浜村),东岸有友爱村,南岸有密集的简屋住宅区光复中里、新渡口以及一些农田菜地。1980年代,因建造居民住宅,继续填浜,目前只剩友爱村附近一小段,为死水浜。
西老河,位于普陀区西南部。吴淞江北岸,
长风公园一带。清代中叶,普陀区境内的吴淞江河段,盘曲多弯,水患频仍,曾多次进行治理。道光七年(1827年)江苏巡抚陶澍疏浚吴淞江时,将北新泾地区两大河曲截弯取直,而遗留东、西两个倒U形各长约2公里的故道,称为东、西老河。20世纪初,西老河河湾内多为低洼滩地,习称老河滩。中部和南部有宋家滩村落,河湾道北端有季家弄、徐家宅,西北有胡家宅等村落。西河段西岸有较大支河河塘浜,西通木渎港;另一支河向北流经胡家宅一带。东河段东岸及村落四周,均为农田。由于河段两岸地势较低,易积水,故至1950年代初,仅南部宋家滩村宅两侧,建立了一些工厂,如火柴厂、中央制药厂(今试剂一厂)等,其余地区,仍为农村景色。1956年兴建长风公园时,将西河段一带开挖成13.33万平方米面积的银锄湖,并将挖出的30多万立方米土方堆成30多米高的铁臂山。东、北河段也经加宽挖深,修堤建桥,绕铁臂山与银锄湖环接,成为长风公园内水域的组成部分,西老河名称消失。
林家港,位于普陀区中部及南部。沙洪浜、曹杨新村街道内。因在河中段河湾处,有林姓村庄,乃称林家港。《续纂江苏水利全案》中则称凌家港。据30年代吴静山《吴淞江》一文记载:该河道系吴淞江北岸直接入江水道,在蒲淞区曹家渡西,旧通虬江,今湮断,入江处在西光复路(今光复西路)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学院)东侧。本世纪初,该河道起于今新港村东南田野中,流向西南,越今曹杨路后,折向东南,越沪杭铁路,沿今白玉路中段、南段,在吴家湾折西,流入吴淞江,全长约2.2公里。两岸有多条支河横浜,过去有航运排灌功能。东老河东河段东岸,有南林家港支河连接林家港并通吴淞江。今顺义路原为该河主要支河南林家港故道,东达今曹杨路,西段与东老河相通。该支河全长约1.5公里。在本世纪初及20年代中,先后辟筑沪杭铁路和中山路(今中山北路)时,铁路以西河段被填没。建国后,由于城市发展,在50年代中主河道南段与支河南林家港东段,先后被填没辟筑白玉路和顺义路东段,入江河口段亦被填塞,兴建了工厂和街巷道路。60年代初,南林家港西段被填没,扩建内港三区及辟筑顺义路西段。1970年代中,该河主河道北段,悉被填没,拓宽为街巷道路。该河道完全消失。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2004年,普陀区河道管理所在桃浦镇、长征镇和有关街道的积极配合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通过一年努力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新河南浜、张泾、厂‘业河、小宅浜、横港、西虬汀、横港一号生产河、真如港、大场浦、丽娃河等10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治理总长度13837米,疏浚河道土方11万立方米,铺设截污管道1130米,建设护岸2600米,总投资3960万元。
园林建设
丽娃栗妲村,原址位于今普陀区西南部的东老河南段东侧,华东师大一村495、496、561号附近。此地原系荣宗敬的地产,民国19年俄国人古鲁勒夫租赁用于建造园林(丽娃栗妲村游乐场)。园于是年建成开放,取美国影片《丽娃栗妲》的片名为园名。该园接待的大多数是外国人,节假日也有一些团体组织华人入园游玩。民国20年,荣宗敬将包括东老河及丽娃栗妲村的地产捐赠给大夏大学,学校仍将该村土地租借给古鲁勒夫继续营业。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该村毁于战火。丽娃栗妲村按西式自然风景园布局。村东大门内是一片大草坪,环绕村东、南、北三面树丛高低错落。东老河的一段位于村西,水面宽阔,水质清澈,岸边柳枝低垂,彩色大遮阳伞沿河置放。村中路面平直,路旁植悬铃木,入夜路旁彩灯齐明。丽娃栗妲村以旅沪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是营业性私园中欧陆风情最为浓郁的园林。该村设茶座于洋房内,西点系现焙现售,新鲜适口,并备咖啡及各种洋酒供客。夏日,茶座及沿河休憩区域均有啤酒、冷饮供应。东老河被辟为泳场,又供划船用,夏季,游人络绎而来。网球场设于离村河岸不远处的草地上,球场近侧辟露天舞池,夏夜舞池乐声悠扬,四周彩灯闪烁。
当时该校曾将东老河习称丽娃河,河畔的一幢教学楼亦称丽娃楼。该游乐场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时毁于战火,仅剩露天舞池残迹,后在兴建华东师大校舍时,也被平去。现只有3株法国梧桐还存在于华东师大校园内。
2020年,迎七十周年校庆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捐资460万元,用于重修夏雨岛。
桥梁建设
“丽虹桥”,是丽娃河上最大的一-座桥,大气地站立在主干道上,是通往河西的主要咽喉。丽虹桥是钢骨水泥胎,长35.6米,宽8.3米,师大园内数她还能列入中等桥的行列,其余均为小桥。从丽娃河的南端看去,犹如彩虹飞架。桥下清水映着蓝天白云,两岸花木争艳。丽虹桥1936年秋动工,次年4月落成。
赤水桥,踏入华东师大校门,走在主干道(华夏路)上见到的第一-座桥就是“赤水桥”,站在南明溪上最南端的荷花池边上。“赤水桥”大夏大学迁址中山北路后最早建的桥,初始的桥远眺给人感觉很单薄,也许是用长木条搭成栅栏式的桥栏惹的祸。然而她的地位重要,是学校师生进入教学区的关键通道。大夏大学为避战火坚持办学,被迫迁入贵州办学,日军逼近贵阳,学校决定搬到赤水。为纪念这段历史,师性返沪后,在为路桥命名时,将南明溪改名为赤水河,此桥定名为“赤水桥”。
无名小桥,丽娃河水流至北端,直入夏雨岛之腹。抗战前岛上建有夏雨亭,以小桥贯通。战时亭、桥毁于炮火。胜利后,大夏大学修复校园时重建夏雨亭和小桥。曾有文字记载说夏雨岛上有“夏雨桥”和“校友桥”,但没有具体描述,不知是否指此桥为“校友桥”。
花溪桥,在抗战时期与大夏新村一并被日军炮火炸毁,战后重建校园时才得以复建,也因战时大夏大学西迁贵州城郊花溪校址而得名。据现有文字描述,这座桥架在遍植荷花的南荷花池通入南明溪的咽喉处(现华东师大附小北面)。木桥为红色,桥下绿水一涧,桥边槐树林相伴。后被拆除。
历史文化
丽娃河最早进入文学书写的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著名现代主义作家穆时英的小说《公墓》中,书上写作“丽娃栗妲河”。穆时英写道:早上朋友们约我上丽娃栗妲摇船去;他们说那边儿有柳树,有花,有快乐的人们,在苏州河里边摇船是江南人的专利权。
茅盾所著《子夜》(写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第十八章中写到一群男女青年乘出租车到丽娃栗妲村郊游,他们租小船穿梭于小河中,扑面的垂柳枝条迎风飘扬,后来他们因遇雷雨提前回家,在家里议论起这次郊游,其中有四次提到“丽娃栗妲”的情景。
事实上,不仅丽娃河本身相当文学化,与之相关的校园生活也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从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到李劼的小说《丽娃河》和格非的小说《欲望的旗帜》,再到叶开的小说《三人行》等,几代华东师大出身的小说家,都喜欢将自己的母校作为描写对象。在其他许多华东师大出身的小说家的笔下,都有以丽娃河为背景的作品。诗歌中写到丽娃河的就更多,校园女诗人王晓丹的一本诗集就取名为《丽娃河》。或者说,华东师大正是当代中国学院文化的范本——正面的或负面的范本。
华师大校档案馆中最早出现“丽娃栗妲河”的《申报》是1933年2月27日:村边“树旁有一垛篱笆、一座黑的瓦屋,从那儿溶溶地捲到村边的就是丽娃栗妲河”。也就是说,最晚在1933年2月27日,大夏西河已改称为丽娃栗妲河了。
对于华东师大来说,丽娃河是校园记忆的载体,华师大特殊精神的滋生地。她培养了华东师大人对学院的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依恋的情结深深植根于华东师大人的心中,以致那些远离她的人也久久不能忘怀。诗人宋琳在出国后,曾给国内的同学写信,劝说同学不要盲目出国。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如果这世上真有所谓天堂的话,那就是师大丽娃河边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