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鼓词,又称“连都鼓词”,起源无考,是在浙江西南部
丽水市及其管辖各县流布,以
丽水方言说唱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历史沿革
丽水鼓词用丽水方言演唱,起源无考,但最迟在清代嘉道年间已极盛行。据清道光二十六年版《丽水县志》载:丽水县教谕屠本仁(1805~1826年在丽水县任职),尝与处州知府雷学海吟诗唱和上元灯社及祠祀顺懿夫人(陈十四夫人)等风俗盛事,其中有“作诗歌唱付瞽蒙,神人和洽春融融”、“蕃厘祠宇香烟笼、传芭赞唱盲志公”等句。又在清同治三年《云和县志·风俗篇》中,载有该县名士柳翔凤所撰《迎神琐记》一文,其中有云:“丽邑西乡有唱《夫人词》者矣,叙述异事,俚俗皆知”。足见当时丽水城乡,以“唱夫人”为主要内容的鼓词演唱活动,已甚为普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丽水县鼓词艺人已有自己的行会组织—“鼓词行”(人称“夫人行”),民间在求福迎祥、祛病除邪时,演唱“夫人词”已成为风尚。民国十五年(1926年),丽水鼓词行业会整饬改组并修订行规,规定每年七月初七,在行艺人须在“夫人庙”会师。
新中国成立之后,丽水鼓词一度得以良好发展。解放初期,丽水县有鼓词艺人70多人,文化部门曾多次组织学习和培训,先后创作了《三世仇》《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众多曲目,配合各种运动进行宣传演唱。1950年,鼓词唱的是打倒反动派、镇压反革命;1951年,鼓词高唱“抗美援朝”;1953年,随处可闻的是破除迷信、宣传婚姻法……而在平时,大多演唱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珍珠塔》《牡丹亭》等传统鼓词曲目和《碧湖景致》《九龙鞭》等地方曲目。文革十年,文化被禁锢,丽水鼓词也未能幸免,艺人改行或失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艺人重操旧业,以演唱《夫人词》谋生。
由于丽水各地方音有异,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分布地区不同,也使丽水鼓词在各县市各有特色,并冠以当地地名,是为丽水鼓词之支流。
艺术特点
表演特征
丽水鼓词的说唱形式通常由一人自击鼓板,说唱表演。唱者大多为盲人,伴奏乐器为“堂鼓”和“切”(以五片梨木片或竹片以绳带连缀而成的乐器)。演唱时,演唱者采用坐姿,左手握“切”击板(强拍),右手持签敲鼓点眼。在演唱正本鼓词之前,演唱者往往在用鼓点静场后,先唱一段“汤头”,多为祝福、吉利、警世等内容的短篇,以招来听众。
丽水鼓词的演出方式灵活。既有采用小扁鼓伴奏、曲目以短篇为主、流动演出、站立说唱的“门头鼓”以及说唱长篇曲目的坐唱的“包场鼓”;也有采用大堂鼓伴奏、还有一人自击鼓板说唱主演,并有多人分持大小锣、钗钹、恰恰板和六轮板等伴奏帮腔演出的形式。不管是“门头鼓”还是“包场鼓”,鼓词表演的技巧都很丰富,有叙事、抒情、说理的结合,也可以把叙述、模拟、“插花”(又称逗乐)相结合,演出的场所可以在祠堂、弄堂、凉亭、戏台,也可以在农户家中堂等地。
说唱特征
丽水鼓词中的“口头语言“、“说唱”和“表演”是构成曲种艺术特征缺一不可的要素。“口头语言”是构成丽水鼓词“说唱”表演的基本材质;“表演”是丽水鼓词所以成为艺术的逻辑形态;“说唱”是丽水鼓词进行艺术表现的根本手段,具体含有四种情形,即“说”、“唱”、“又说又唱”和“似说似唱(韵诵)”。
唱词曲调
丽水鼓词用丽水方言说唱,因此它的基本曲调,就俗称为“丽水鼓词调”。鼓词由上下两句组成,以宫调式为主,上句或落“商”、或落“羽”,或落“角”,下句都落“言”,调式较稳定。唱词以七字句为主,通常四句为一段。根据调式的变化,演唱曲调有高调、低调、平调、紧流水等。鼓词曲本体裁的主要特点是曲韵相间,主要为板腔体,常以四二拍子的平稳节奏用于叙事或代言,激昂悲愤时即有一拍子的快板、骂板出现,字多腔少。
经典剧目
丽水鼓词传统曲目众多,除《陈十四夫人》《观世音》《洛阳桥》《九龙鞭》这几本为丽水、云和、章村所通用外,各地又有经久保留的带有地域性的常唱曲目。如丽水有《太阳阁》《银杯记》《诗扇楼》等近20本(部),云和有《双龙会》《双狮图》《女中魁》等10多本(部),章村有《飞龙剑》《珍珠塔》《青梅记》等10余本(部),最长的《陈十四夫人》可唱七天七夜。此外尚有《打赌叹》《公婆劝》《兄弟劝》《浪子回头》等众多不具有故事情节的短篇曲目。
流行地区
丽水鼓词流行于浙江西南部丽水市及其管辖的莲都、缙云、云和、松阳、景宁和青田各县。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进入到21世纪的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等各种现代传媒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经济的大发展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也带动了人们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人们在文化上的活动日益趋向多样化。丽水鼓词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渐渐走向式微。丽水鼓词的演唱者大多是老艺人们,随着他们的相继过世,丽水鼓词的演唱状况再衰落,以“丽水鼓词”为业的人也越来越少。随着年青一代的崛起,丽水鼓词的听众已经很少,只能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农村的庙会与演出上才能偶尔听见丽水鼓词的演唱。盲人艺人们仅仅依靠演唱丽水鼓词已经无法再维持生存,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改行,丽水鼓词面临着失传的现状。
保护措施
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丽水鼓词,丽水市莲都区文广新体局从2010年开始,对丽水鼓词艺人进行普查登记,深入采访多名老艺人,已基本建立丽水鼓词艺人档案制度。莲都区非遗中心采取相应措施,制定《丽水鼓词“八个一”保护实施方案》,扶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培训工作,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传统曲本,编印出版了《陈十四夫人传》等传统曲本、《丽水鼓词研究》等书籍,对传统曲目和部分有名的老艺人的拿手曲目进行录音录像,制作成16部视频影像资料;建立丽阳门鼓词场(室外)、大港头鼓词场(室内),先后举办了四次丽水鼓词演唱会,部分丽水鼓词内容还被写入浙江省基础教育的乡土教材《浙江绿谷》,加以科学的保护传承。
传承人物
黄景农,男,浙江丽水人。11岁开始拜师学艺,13岁登台演出,从事鼓词演唱70多年。2011年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莲都(原丽水县)鼓词。2013年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丽水鼓词。先后获“国际中华优秀作家”、“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国家文艺功勋人物”、“中华杰出爱国人士”等荣誉称号。
章永金,男,浙江丽水人。1949年,他师从王明昌先生。由于嗓音清亮、表演到位,是丽水鼓词碧湖腔代表人。2009年,凭《通济堰鼓词》获得了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是丽水市唯一获得该称号的人。2011年12月,被评为第三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莲都鼓词”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1月4日,被评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鼓词(丽水鼓词)”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12年6月,丽水鼓词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丽水鼓词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丽水鼓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丽水鼓词”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丽水市莲都区文化馆(莲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曲艺价值
丽水鼓词曾经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虽然在21世纪已经走向边缘但仍然在流传下去,这主要是丽水鼓词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决定的。丽水鼓词在曲词上通俗易懂,在音韵上和谐自然,在说唱上生动优美,是丽水人民文化与娱乐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鼓词中所阐述的那些生活哲思,是艺人们长期经历的一种缩影,因为接近生活本质,因此愈加历久弥新。那些盲人艺人们眼睛看不见所有的一切便都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人生经验与感想便是这样在声音的跳跃中,就这样耳需目染,丽水鼓词一代代地对当地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产生着影响。
其次,丽水鼓词的人文价值还体现在它曾经的本身是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在大词的演唱过程中,与道教、佛教紧密联系,是对教宗文化的一种形式表现。对丽水鼓词进行掌握与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浙南宗教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除了丰富的人文价值,丽水鼓词还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从丽水鼓词长期的从业传统来看,这些艺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残疾人和盲人,他们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进行体力劳动,生存的空间比普通人要狭小,生活也没有着落。丽水鼓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人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有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解放以后,中国的鼓词艺人转变成文化战线中的一员,在对传统曲目演唱的同时,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编唱新词,在对人们风俗教化的教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文化价值上,丽水鼓词是一种通过人听觉思维去影响人的联想,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情景再现的一种文化方式,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对丽水传统文化在审美特征和区域特色上有集中的反映,使人们能够对丽水的文化多元与创造性有直观的了解。丽水鼓词有很高的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艺术性对水的民俗、亲教、地域以及传统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