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龟属(学名:Lepidochelys)是龟鳖目、海龟科的一个属,该属共2种。丽龟属是海产龟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平均甲长不到610毫米。最大的记录是789毫米。肋盾一般6-9对,(偶有5对),通常与颈盾相接。在腹甲与缘盾间各有4枚下缘盾,每枚下缘盾的后缘各有一个小孔。背甲圆形,肩背部高,臀部低。灰色或橄榄棕色。额骨通常入眶,翼骨前部扩展,翼骨突发达。上颚骨因腭骨楔入而在中缝不相遇。下颚骨咀嚼面中央后缘有强嵴。肋骨板11-15对。
动物学史
最先描述肯氏丽龟的是萨缪尔·加曼,并起名为Thalassochelys kempii(或Colpochelys kempii)。而叫做“肯氏”则是为了纪念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寄出了肯氏丽龟标本的渔夫理查德·M·肯普(Richard M. Kemp)。1890年鲍尔意识到它和太平洋丽龟是同属的,便它们划归丽龟属。肯氏丽龟一度被划为太平洋丽龟的亚种,但是Bowen等人于1991年将它们重新分开了。普理查德于1969年对丽龟属的这两种海龟作了详细描述,1989年确定了二者的详细形态差异。
形态特征
丽龟属是海产龟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平均甲长不到610毫米。最大的记录是789毫米。肋盾一般6-9对,(偶有5对),通常与
颈盾相接。在
腹甲与缘盾间各有4枚下缘盾,每枚下缘盾的后缘各有一个小孔。
额骨通常入眶,翼骨前部扩展,翼骨突发达。上颚骨因腭骨楔入而在中缝不相遇。下颚骨咀嚼面中央后缘有强嵴。肋骨板11-15对。
生活习性
成年肯氏丽龟生活在海岸附近的浅水近岸水域,喜欢温暖。肯氏丽龟的食物包括一些软体动物、甲壳亚门动物、
水母、藻类或者海胆。
太平洋丽龟可能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捕食
海胆、软体动物、蟹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在饲养条件下,可喂食面包、鱼、肉等。
分布范围
原产地:墨西哥(塔巴斯科州、坎佩切州、塔毛利帕斯州、韦拉克鲁斯州、尤卡坦州)、美国(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南卡罗来纳州、罗德岛州、北卡罗来纳州、新泽西州、新罕布什尔州、密西西比州、马萨诸塞州、马里兰州、阿拉巴马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
游荡(繁殖):加拿大。
游荡(非繁殖):百慕大、法国(法国大陆)、爱尔兰、葡萄牙(葡萄牙内地、马德拉、亚速尔群岛)、英国。
分布于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孟加拉国、贝宁、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佛得角、柬埔寨、喀麦隆、智利、哥伦比亚、刚果、哥斯达黎加、古巴、科特迪瓦、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厄立特里亚、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加拉瓜、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波多黎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âoTomé)、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夏威夷群岛)、乌拉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大陆、委内瑞拉安的列斯群岛)、越南、也门。
繁殖方式
太平洋丽龟每年9月至次年1月为产卵期。每次产卵90-135枚,卵径4-4.5厘米,球形,白色。经50-60天自然孵化。
肯氏丽龟的繁殖季节是四月到八月,产卵点则多数位于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但是有时也会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帕德雷岛。它们离岸交配,怀孕的雌性聚集起来将卵产在沙滩上,每次会下90颗左右的卵。新孵化的幼龟会在漂浮的马尾藻类海藻床上度过它们的第一年。
下级分类
丽龟属包括2个种:
肯氏丽龟(Lepidochelys kempii Garman,1880):又称大西洋丽龟,背灰色。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墨西哥湾。
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 Eschscholtz,1829):又称丽龟,背橄榄绿色。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尤以斯里兰卡海域数量最为丰富。
保护现状
该属2种均列入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肯氏丽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太平洋丽龟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易危(VU)。
太平洋丽龟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主要价值
太平洋丽龟卵、肉均可食,卵味美。但肉比海龟味差。甲可用于装饰和嵌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