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痢疾。
解读
久痢是指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痢疾。临床特点是下痢日久不止或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甚则滑脱不禁。久痢见《明医指掌》。《丹溪心法·痢》已有“血痢久不愈”、“下痢久不止”、“其或久痢后,体虚气弱,滑下不止”的记载。临床所见久痢,亦即前人所称之休息痢。久痢一般包括休息痢、阴虚痢、脾泄痢、虚滑痢、瘀血痢。
中医应用
一、病因病机
久痢的病因,多由于暴痢治疗不当,或早用止涩之品。积热未净,或饮食不节,不戒嗜好,或过用寒凉,脾胃受损,气血不足,久则肾气不固所致。亦可因日久阴液亏耗所致。
二、治疗原则
久痢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发作时宜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一般说久痢忌攻。《证治汇补·痢疾》:“久痢忌攻。气本下陷,而再行其气,后重不益甚乎;中本虚衰,而复攻其积,元气不愈竭乎;湿热伤血者,自宜调血,若过行推荡,血不转伤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与渗利,津不转耗乎。”
三、分型论治
1、休息痢
临床表现:时发时止,休作无定,经久不愈,证见倦怠怯冷,腹胀纳差,发作时则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苔腻,舌淡红,脉濡软或虚大。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温中,佐以调气和营。
方药:连理汤加当归、赤芍、木香、生地榆、秦皮等。
痢疾休止时,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香连丸,健脾益气,兼清余热,以巩固疗效。
2、阴虚痢
临床表现:发热烦渴,入夜转剧,痢下五色,脓血粘稠,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舌红绛少津,脉细数。
治法:救阴泄热。
方药:可选用驻车丸、阿胶梅莲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胶汤等。
3、脾泄痢
临床表现:饮食难化,其后大便不实,时常清泄,久久不愈,渐下脓血,脉虚大或虚细。而治法:先用楂术膏兼补兼消,助脾化积;次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固本。
4、虚滑痢
临床表现:下痢稀薄,滑脱不禁,四肢困倦,谷食不化,腹中微痛,腰痠怯冷,舌淡,六脉沉伏,或应指模糊。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胃关煎合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5、瘀血痢
临床表现:痢下日久,泻下紫黑恶血,或与粪便兼夹,或纯下紫黑,腹痛阵作,脉细急促,苔薄质有紫斑。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枳壳、甘草、黄芩、香附、陈皮、肉桂等。
四、其他疗法
止痢方(《神灸经纶》)
组成:中脘、天枢、脾俞、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加减: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加内关,针刺用平补平泻,以健胃行气。下痢脱肛者加长强,针刺用补法,百会用艾条灸法,以升阳益气。
用法:先针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同时中脘、天枢加灸盒灸30分钟。然后针刺脾俞、三焦俞、大肠俞,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分钟,同时加灸盒灸10分钟。
功效:温脾益气,化湿止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