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在岭南地区设置的行政区划。唐贞观二年(628)改南义州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贞观五年(631)废,六年(632)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连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义州。治所在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北宋开宝五年(972)省入窦州。
建制沿革
唐
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622),析
南建州永业县地置龙城、义城、安义三县,析
泷州正义县地置连城县,并置南义州进行管辖四县,州治设在龙城县。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 ,废南义州,属县拨南建州辖。
贞观二年(628)复置并改名为义州,还以故县来属,领龙城、安义、连城、义城四县。
贞观五年(631),又废义州,属县又拨南建州辖。
贞观六年(632),复置义州,州治仍设在龙城县。
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651)十一月,义州瑶族头人李宝诚率众反叛,桂州都督刘伯英率官兵剿平。
乾封三年(668)前,置
容州都督府,义州隶容州都督府。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全国改州为郡,改义州为连城郡。
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757)龙城县更名为岑溪县,安义县改名永业县,“岑溪”县命名从此始。
乾元元年(758),连城郡复名义州。
乾元二年(759)义城县并入岑溪县。至此,义州辖岑溪县、永业县、连城县三县。
唐代宗李豫大历六年(771) 二月,容管经略使王翃与义州刺史陈仁璀,藤州刺史李晓庭结盟联合剿杀当时已改占容州的岭南少数民族头领、自称“平南十道大都统”梁崇牵率领的起义军。
五代时,先属于马楚,后属于南汉。
宋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971年),宋灭
南汉,南汉六十个州、二百四十个县、十七万零二百六十三户尽数归宋。义州属于宋,加‘南’字改为南义州,属广南西路。
开宝六年(973年),复置南义州,省连城、永业二县入岑溪县。
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976—984))初,避皇帝赵匡义讳改南义州为南仪州。
宋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废南仪州,以岑溪县隶
藤州。
行政区划
龙城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至德二年(757)改名岑溪县。
义城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乾元二年(759)并入岑溪县。
安义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筋竹镇,至德二年(757)改为永业县,北宋初废入岑溪县。
连城县,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北宋开宝六年(973)废入岑溪县。
人口民族
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旧领县四,户三千二百二十五,无口。天宝领县三,户一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