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熙改革(刘裕改革),指
刘裕于公元405年开始,针对
东晋以来的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包括:
历史背景
自从东晋建立以来,朝廷的纲纪松弛紊乱,权贵之门互相兼并,老百姓流离失所,不能保持自己的产业。
东晋政治,是西晋政治的继续。
首先是用人,“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和西晋完全相同。大族人可以做大官,做大官可以横行不法,人民的痛苦,从这两句话里也就可见一斑了。
其次,皇权旁落,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由于侨姓世族持续侵犯江南经济并打压南方世族入仕朝廷,使得侨吴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冲突仍在。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始终动荡不安。
特别是后期的司马道子父子当权,贪污奢侈,政治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加剧。
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战后,北方再度陷于分裂,战乱蜂起,南方东晋政权在侥幸的胜利面前并没有振作起来,以司马氏为代表的士族奢迷酒色,罢默贤臣,按人当道,使“晋政宽弛,纲纪不立,豪族陵纵,小民穷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个时候,一个本来不惹人注目的寒门庶族地主—刘裕“奋起寒微”,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了寒人掌权的局面。
公元420年,灭掉东晋,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朝代—刘宋政权。
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并在此基础上两次北伐,消灭南燕、后秦,使南方出现了一百多年来没有过的统一。
其子刘义隆(宋文帝)继续刘裕的政策,终于出现了“元嘉之治”这个分裂时期的大治盛世。
改革内容
刘裕从他掌权时起,到他代晋做了皇帝,曾对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所整顿。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整顿吏治
一、整顿吏治
他当时罢掉或处死的官吏,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之处死。
重用寒门
二、重用寒人
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
刘裕掌权后,下令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实行土断
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
刘裕于义熙九年(413年),再次实行“土断”政策。除南徐、南兖、南青三州都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界内,不在土断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断。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刘裕实行义熙土断时,除徐、兖、青三州居住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的住户可以不进行外,其他流寓郡县大多被并省,归入本地郡县。会稽(今浙江绍兴)四姓中的余姚士族虞亮抗命,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处以死刑,于是豪强肃然,远近知禁。义熙土断,是第四次土断,也是比较彻底的一次,它打击了东晋豪强士族势力,对维护东晋政府的兵役来源和租赋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裕亦于义熙九年(413年),将临沂、湖熟原属皇后所有,用来资助其化妆品开销的田地分配给穷人。如此削夺了世族以及皇室的私产,用来资济人民。即位为帝后,更派大使巡行四方,举善旌贤,访问民间疾苦。
策试州郡秀才
四、刘裕还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这就阻断了门阀士族的仕进之途。
之前,州郡所送的不经策试的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大约都是以门第关系进来的。
刘裕于义熙八年(412)上表,请求遵循旧制,并主张用考试的办法加以甄别。一方面把决定权更多地集中在朝廷,一方面限制和打击了门阀和豪强的势力。
整顿赋役制度
五、整顿赋役制度
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
轻徭薄赋
六、刘裕即位后,免去了一些苛捐杂税,“蠲租布二年”,使百姓减轻一些负担。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东晋末年,置官滥乱,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刘裕也能及时制止,规定“荆州府置将不得过二千人,吏不得过一万人;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
发展商业
七、刘裕即位后,下令凡宫府需要的物资都要到市场采购,照价给钱,不得向人民征调。又下令官员不可征去人民车牛,亦不能以官威逼迫人民献出车牛,另亦将繁多的交易税项作出减省,便利市场商业交易。
中央集权
八、刘裕在建立南朝宋后,亦削弱强藩,集权中央,于是限制了荆州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不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
为防止权臣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而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
另外,刘裕为防止外戚乱政,下令有幼主的话都委事宰相,不需太后临朝。
大兴教育
九、刘裕虽然是行伍出身,却能注重学校教育。他认为,
东晋末年以来,“戎马在郊,旌旗卷舒,日不暇给。遂令学校荒废,讲诵蔑闻..训诱之风,将坠于地”。
于是,下诏要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裕振兴学校教育固然是为了巩固封建
统治的需要,但它在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全社会注重学校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的结果。
抑制兼并
东晋以来,山湖川泽多为门阀和豪强霸占。一般老百姓使用,要向他们纳税。
公元413年,刘裕下令禁断这些人封固山泽,免去所有有关的税,还山于民,还地于民。
主要影响
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全面的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渐渐好转,国家元气逐渐恢复,致使在其子刘义隆当政时,出现了小康局面,“余粮息亩,户不夜扃”。
改革意义
他对政治、经济的整顿,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劳动人民的痛苦亦有所减轻。
为“
元嘉之治”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
对江南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刘裕改革在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
他是在东晋南北朝中颇有作为,成就最大,最有建树的皇帝。他所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历史评价
刘裕在代晋的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第一,制止门阀地主分割劳动人口。
曾颁布命令,禁止隐藏人口,为此,还把会稽的一个隐藏了一千多家依附人口的大族虞亮杀了。刘裕之所以能这样做,是由于当时的门阀贵族的势力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而削弱了的缘故。
第二,禁止豪强之家占领山林湖泊,当时地主豪强都把山林湖泊据为己有。人民打猎、砍柴、钓鱼,都得向地主缴租。
第三,刘裕杀死大族王愉,刁畅等。王愉是第一流的门阀贵族;刁畅虽属第二流的门阀,但他是最大的地主,拥有土地一万倾,刘裕将刁畅杀死后,还把他们的财产分给穷人。
第四,减轻徭役赋税。
刘裕本人是寒门出身,他采取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基础。
何兹全:刘裕击灭桓玄后,开始着手整顿东晋的混乱政治。刘裕的这些措施,打击了豪强,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对人民是有利的。刘裕一方面整顿内政,一方面积极向外开展。
白寿彝:“刘裕不仅以武功显赫于当时,而且在一些政治措施上,他也很有建树。宋武帝刘裕,是南朝众多帝王中,在治理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刘裕时期,是刘宋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南朝的兴盛时期。”
范文澜:“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
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
中央集权,
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当时鲜卑拓跋部落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
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