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丸通
现代京都市中轴线
乌丸通(Karasuma Dōri)是日本京都市中心一条重要的街道,南北走向。京都古建筑中的精华,主要集中在现代京都市中轴线——崛川通与乌丸通两条主干道的两侧。
概况
它是国道24号和国道367号的一部分,京都市营地下铁乌丸线在街道下方运行。
发展历程
在日本奈良时代末期(公元8世纪),桓武天皇为了摆脱佛教僧侣对朝廷运行的影响,决定将首都从平城京迁往长冈京,后不到十年又迁往平安京。从此一直到1868年,日本名义上的首都一直为平安京,即如今的京都市。
历史上的平安京的设计者和筑城的实际指挥者是平安时代初期的重臣和气清麻吕。在设计平安京时,和气清麻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对岸中国的影响。此时中国正处于王朝的统治之下,其强盛的国力主导了这一时期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其文化审美等要素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周边国家的膺服,因此,整个平安京在设计之初旧完全效仿了唐长安城
和唐长安城一样,平安京也做到了坊市功能区分明、街道笔直整齐划一的棋盘形布局。同样的,正如唐长安城有一条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贯穿城市南北,平安京也设置了一条朱雀大街作为中轴线。
后平安京多次被战乱所摧毁,城市一度十室九空,直到足利尊氏室町幕府建立,重建的京都才恢复了作为日本首都的基本面貌。
现代京都
因为此前平安京被焚毁,作为城市主干道与中轴线的朱雀大街也自然荡然无存。在室町时代,因为平安京总体东移,重建的京都规模大大缩小,幕府将其分为上京和下京两个部分,同时将两条主干道取代过去的朱雀大街,这其中就包括崛川通。后来的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战乱再次破坏京都的城市格局。直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京都才重新恢复其平安时代的规模。
丰臣秀吉和日后的德川幕府在建设京都时,更重视恢复、修建并扩宽南北走向的街道,南北向街道不断地扩宽。其中一条原本并不起眼的小路——乌丸通与原本的大路崛川通一起,伴随着日本城市发展成为了现代京都的中轴线。
京都中轴线
京都的城市发展既不是中心-外围扩散式的,也不是多中心式的,而是向南北延伸的,所以对于京都城市发展而言,虽然崛川通与乌丸通起到了为京都城市中轴线定位的作用,但崛川通和乌丸通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文化符号的意义,它们作为京都两条最重要的主干道(国道1号和国道24号)仅仅是京都连结大阪东京奈良和歌山的交通枢纽。
因此,和北京的天安门-亚运村中轴线以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中轴线等世界著名的城市中轴线不同,京都的中轴线是更加“隐晦”的。京都的城市中轴线深深的根植城市历史文化的之下,换而言之,京都大多数著名的历史建筑都围绕在崛川通和乌丸通两侧,如果将崛川通和乌丸通比作京都城市中轴线的主干的话,现代京都所有南北走向的街道都是京都城市中轴线的“根须”。
参考资料
京都:风华绝代的千年古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4 19:39
目录
概述
概况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