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喀特古城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原名于什伽提、玉奇喀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玉奇喀特村西北约1.5千米,是汉朝至唐朝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丝绸之路考古的奠基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文弼在乌什喀特古城调查时曾经发现“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信”两枚铜印。
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调查并建档。
2008年4月,阿克苏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复查。
遗址特点
综述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地处渭干河冲积平原,城墙表面泛碱,为鱼鳞状的硬壳,附近有骆驼刺等耐碱植物。古城四周为居民点、林带、农田、道路等,城内有东西向柏油公路、南北向乡道穿过。东南约1.5千米为玉奇喀特村。乌什喀特古城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分为外城、内城及宫城,中内外三圈围合,形成三重城结构。在维吾尔语中,“乌什喀特”意为“三重城”。
外城
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大致呈东西向坐落,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800米,残高约3米;东墙、南墙残存低缓的墙垣,北墙、西墙以及南墙西段已辟为农田或林带。钻探表明,外城墙基宽约22~25米,墙体夯筑,外包土坯。外城门位于东墙中部,外带瓮城。
内城
内城平面近方形,保存尚好。城墙长、宽约350米,面积约122500平方米,墙高2~4米,基宽10米左右,内城门位于北墙中部,门宽约8米。内城墙体同为夯筑,外包土坯。已探明有多处大型台基,可能为衙署遗址。
宫城
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坐落,城墙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残高约5米。早期城门位于东墙正中,后填平,另辟新门。宫城内已探明有多处大型房址与广场遗迹,与卓尔库特古城遗址相似。宫城墙体也是夯筑,外包土坯尺寸较大,与卓尔库特古城相近,是新疆乃至中亚地区考古已发现最大规模土坯。宫城外有一圈环城路,似即文献所谓“环涂”。
文物遗存
综述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流陶器。早期彩陶多为夹砂红陶、夹砂黑陶,均形体较大。后期陶器多为黄衣红陶,是典型龟兹地区陶器的材质。有一些异型陶器是形制罕见的大型器具,是用作为祭祀一类的礼器。
“李崇之印信”印
“李崇之印信”为桥纽小印,属私印,其主人应是《汉书》记载的西汉(新莽时期)最后一任都护李崇。“汉归义羌长印”为羊钮铜印,原来可能鎏金,是中央政府颁发给部落首领的印信,属官印。根据其规制,再结合“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等内容来看,当时活动在龟兹地区的羌人数量相当可观,影响力颇大。
“汉归义羌长”印
铜印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卧羊钮,阴刻汉文篆字“汉归义羌长”五字,是汉朝政府颁发给少数民族官员的印章。汉文古籍记载,西域官员“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研究价值
乌什喀特古城为西汉后期至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亦即这一时期代表中央政府对广大西域地区行使管辖权的最高军政权力机构驻地,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见证。乌什喀特古城遗址不仅是探索两汉军政建置体系和西域都护府的关键遗址、研究西域地区早期城镇发展的重要标本,更提供了观察不同地理环境下城镇演化的重要案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化。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乌什喀特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玉奇喀特村西北约1.5千米。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开车前往乌什喀特古城遗址,路程约20.9千米,用时约29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7:5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