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沙蜥
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
乌拉尔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guttatus)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背脊、胸部和尾上具强棱鳞。鼻孔间距大于鼻孔至眼前褶长度的二分之一。颈部背面无皮肤横褶。
形态特征
全长111-121mm,尾长占全长的0.56-0.61。头大适中,前缘往下斜行至上唇鳞,顶部平坦,后端无突缘;吻宽而钝,上方覆有大鳞,俯视时可见鼻孔,鼻孔下沿有棱缘;鼻孔间隔大于鼻孔至眼前褶长度的二分之一,鼻间鳞1-3枚;头的最大宽度为鼻孔间距的4.5-5.0倍;眼睑略为隆起,有扩大的上睫鳞8-9枚,前方与鼻鳞连接;头背部被形状相同的平滑小鳞,眶上鳞最小,枕鳞的大小与脊鳞相仿;上唇鳞12-16枚,下唇鳞11-15枚;颏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40-43枚。体形扁平,颈背部无皮肤横褶,具肩褶和体侧褶。背平滑而脊部有棱鳞,并扩展成叶状。胸鳞棱脊强,两侧和腹部的鳞片无棱。四肢纤长,背面被棱鳞而大于脊鳞;胫长于头;第V趾不连爪的长度约与眼间距的三分之二相等,第III、第IV趾的外侧具弱栉,第IV趾的趾下瓣23-27枚。尾长为头体长的14-1.6倍,除尾基部外,其它部分均覆棱鳞,环尾一周的鳞片数约23枚。
体色及背纹有较大差异,背部通常为黄灰色、灰色或褐灰色,分别缀以黑褐色或黑灰色的小斑、不规则细纹及由此形成的大量暗环,沿背脊两侧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黑斑。头背饰有黑色小点或褐色斑纹。腹面黄白色。四肢背面有隐晦的黑色横纹。尾背中央有狭窄的浅色纵带,腹面有2-7条黑色横纹,尾梢黑色。
栖息环境
栖居于新疆伊犁河中、下游的荒漠裸露区段或植被稀疏的沙地,当地的原始植被沙拐枣优若藜、盐木等草本植物和一些灌木。
生活习性
不具有永久性居住洞,所见到的全是夏季临时栖身的洞穴。洞口椭圆形,以一不大的锐角斜向导人地下洞道,洞道长仅100-200mm,末端略为扩大,便于转身。遇惊时,在跑动1.5-2m后,常以腹部贴近地表,往两侧急速颤动而陷身沙内,并用后肢垂直拍打沙面,使扬起的沙粒在落下时遮掩蜥体,只存头部露出沙外,以避敌害耳目。有时也会突然从沙中跃出,奔跑一阵后,便驻足原地伫立不动,由于背色与其环境几乎融为一体,所以极难被发现。4月中旬至10月为全年的活动期,5-6月,上午出洞的时间是9-10时,明显地迟于与之同域栖息的大耳沙蜥网纹麻蜥等沙生蜥蝎,夏日中午炎热时,仍停歇在地面,极少爬上灌木暂避高温。
对15尾获自伊犁河沿岸的斑点沙蜥进行食性分析得知,其主要食物是蚁类。5个蜥胃中发现有蚂蚁,占33.3%, 3个胃内有蝶蛾类及其幼虫,占20%, 2个胃里有螽蜥和蝽象等,占13.3%,5个胃有嫩叶和植物种子,占33.3%。此外,还在6个胃中见到沙粒和小石。
分布范围
中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伊宁和霍城地区。
世界: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国。
繁殖生长
6月,产白色的蜥卵2-3枚,卵径11-13mm。 9月中旬前可见大量幼蜥外出活动,平均体长约26.5mm,9月下半月增长至28mm左右。幼蜥经12-13个月的生长后,发育为亚成蜥,雌蜥的体长为32-33mm,而雄蜥可达35-37mm;两性比例大致为1:1。
亚种分化
乌拉尔沙蜥分化为4个亚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5 22: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