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樟,
雌雄异株,落叶
灌木,高1~2米。树皮平滑,有黑斑,随着时间增长树皮会变成灰色;小枝有毛,随后脱落。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5~12厘米,宽2.5~4厘米,基部宽楔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毛,叶脉上被褐色毛,羽状脉,侧脉每边5~8;叶柄长1~2厘米,被褐色毛或近无毛。
简介
【异名】 豫(《山海经》),抡(《尔雅》),钓樟(《别录》),乌樟(陶弘景),枕木(《史记正义》),丁丁黄、小叶甘橿、野樟树、光狗棍、大叶钓樟。
【科属】樟科。
【拉丁文名】Lindera umbellata Thunb.
形态特征
花单性,
雌雄异株,有花9朵排成簇生伞状花序,花梗被黄褐色毛;花黄色,花被6深裂,裂片椭圆形,无毛;雄花有雄蕊9,花药2室,瓣裂,全内向。核果球形,黑色,柄长12~17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大叶钓樟,落叶灌木,高1-2m。树皮平滑,有黑斑;小枝无毛。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5-12cm,宽2.5-4cm,基部阔楔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毛,叶脉上被褐色毛,羽状脉,侧脉每边5-8;叶柄长1-2cm,被褐色毛或近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有花9朵排成腋生伞形花序,花梗被黄褐色毛;花黄色,花被6深裂,裂片椭圆形,无毛;雄花有雄蕊9,花药2室,瓣裂,全内向。核果球形,黑色,柄长12-17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溪边、路旁的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根皮。
【成分】 根含月桂碱(Launobine),
新木姜子碱(Iaurolistine)。
【性味】① 《日华子本草》:“温,无毒。”
② 《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 治奔豚,脚气,水肿,疥癣,创伤出血。
① 《别录》:“主金疮,止血 。”
② 《四声本草》:“磨服治霍乱。”
③ 《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脚气,水肿,煎服;皮煎汤洗疮痍,风瘙,疥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浴。
生态环境
生于土坡、山谷、溪边、林下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备考
① 陶弘景:“(钓樟)出桂阳、邵陵诸处,亦呼作乌樟。刮根皮屑以疗金疮,断血易合。”
② 《唐本草》:“钓樟,生彬州山谷。树高丈余,叶似柟叶而细长,背有赤毛似枇杷叶。八、九月采根皮,日干。”
③ 《纲目》:“樟有大、小两种,紫、淡二色,此(钓樟)即樟之小者。按郑樵《通志》云,钓樟亦樟之类,即《尔雅》所谓榆、无疵是也。又相如赋云,楩楠豫章。颜师古注云,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录》所谓钓樟也,根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