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毛蕨
乌毛蕨科乌毛蕨属植物
乌毛蕨(Blechnopsis orientalis (L.) C. Presl)是乌毛蕨属的一种植物,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或溪沟边。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
形态特征
植株高0.5-2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黑褐色先端及叶柄下部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中部深棕色或褐棕色,边缘棕色,有光泽。
叶簇生于根状茎顶端;柄长3-80厘米,粗3-10毫米,坚硬,基部往往为黑褐色,向上为棕禾秆色或棕绿色,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达1米左右,宽20-60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二形,互生,无柄,下部羽片不育,极度缩小为圆耳形,长仅数毫米,彼此远离,向上羽片突然伸长,疏离,能育,至中上部羽片最长,斜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18毫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下侧往往与叶轴合生,全缘或呈微波状,干后反卷,上部羽片向上逐渐缩短,基部与叶轴合生并沿叶轴下延,顶生羽片与其下的侧生羽片同形,但长于其下的侧生羽片。
叶脉上面明显,主脉两面均隆起,上面有纵沟,小脉分离,单一或二叉,斜展或近平展,平行,密接。叶近革质,干后棕色,无毛;叶轴粗壮,棕禾秆色,无毛。孢子囊群线形,连续,紧靠主脉两侧,与主脉平行,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的羽片能育(通常羽片上部不育);囊群盖线形,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66。
生态环境
乌毛蕨喜温暖阴湿环境,抗逆性、耐热性强。生长适温16~24℃,耐高温多雨,适应性较广,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但不耐寒,冷时生长不良。生长于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海拔300-800米。该种为中国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4.5-5.0。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及西藏(墨脱)、四川(峨眉山、屏山、乐山、江安)、重庆、云南(思茅、河口、孟连、镇康、西双版纳)、贵州(三都、册亨)、湖南(江华、宜章、靖县)、江西(永丰、遂川、兴国、全南、宜丰、萍乡)、浙江(遂昌、南雁荡)。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
繁殖方式
乌毛蕨的繁殖有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孢子繁殖夏末秋初,把采集到的成熟的蕨菜叶片(叶片背面褐色孢子囊群)放在纸袋内,待孢子从囊群中脱落后,取出叶片,把孢子包好备用,乌毛蕨可在春天新芽未长出时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将母株用利刀分成2个或多个单独的植株,每个小株至少有1个芽,并使母株保持足够生长的根状茎。分株时,要剪掉过大的根系和枯叶、叶柄及受伤部分。分株后,要将小株栽培于排水良好的基质中并适当遮阳,保持足够的温度和湿度,保护好新的拳芽和未展开的叶。
化学成分
根茎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类脂(lipids)1.30%,甾醇类(sterol)0.10%,其中有:5-胆甾烯醇(cholest-5-enol),24α-乙基-5-胆甾烯醇(24α-ethylcholest-5-enol),24α-乙基-5,22-胆甾二烯醇(24α-ethylcholest-5,22-dienol),24-甲基-5,22-胆甾二烯醇(24-methylcholesta-5,22-dienol)。
乌毛蕨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特别是Vc的含量,经测定表明,100g鲜蕨的Vc含量高达130mg,经焯10分钟再浸24小时后(可食用),Vc含量达90mg。
应用价值
食用价值
毛蕨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野生蔬菜。它的食用部分质地嫩滑,风味特殊,营养丰富。很多国家的人们都有采食蕨菜幼叶的习惯,尽管种类不同,人们统称它们为蕨菜。南方蕨类植物食用最多是乌毛蕨。乌毛蕨的幼叶可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山野菜中的极品。客家地区一直有食用乌毛蕨的习惯。每年3~9月,是乌毛蕨生长盛期,通常采回后用水煮熟,再用清水浸泡1~2天,期间换水2~3次后菜用。该菜味微苦,嫩滑爽口,味道鲜美,炒食清香,有特殊风味,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由于蕨菜含有粗纤维,可帮助肠胃蠕动,有益于消化。
药用价值
乌毛蕨根状茎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除湿健脾胃之功效,嫩芽捣烂外敷可消炎,同时由于它含有异橄皮甙、麦甾醇、胆碱及多种茚满衍生物等,因此具有保健作用,可治疗高血压、肥胖症。有去油腻、助消化等独特作用,能降气化痰、提神醒脑,常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
乌毛蕨贯众有较强抗腺病毒(Ad3)活性。乌毛蕨贯众13.3g/kg灌胃稍有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乌毛蕨药性: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腮腺炎、痈肿、跌打损伤、鼻衄、吐血、血崩、带下及肠道寄生虫。内服采用煎汤方法,一般取6-15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时取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乌毛蕨贯众注射液:取乌毛蕨根茎水煎,煎液浓缩成稠膏状,加95%乙醇反复沉淀3-4次后,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稀释,再加中性醋酸铅沉淀,冷藏,过滤,滤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铅后,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7,再用0.2%活性炭脱色,过滤,加注射用水至所需量,精滤灌封,于100℃灭菌30分钟,每支2ml(相当于原药5g)。为子宫收缩剂,用于人工流产或产后子宫复原欠佳者,肌内注射每次1-2支。
园林用途
乌毛蕨叶片长阔披针形,叶色翠绿,形态优美,具有苏铁之风韵,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蕨类。革质,水分散失较少,离体活性时间长,来源广泛,被广泛应用于鲜花及插花艺术。由于管理粗放,也适合园林花坛、林下、道旁地栽,可作园林绿化。
下级分类
冠羽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 var. cristata J. Sm.
乌毛蕨(原变种)Blechnum orientale L. var. orientale
参考资料
乌毛蕨.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