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镇,隶属于
安徽省
马鞍山市和县,地处和县东北部,东邻长江与马鞍山市区隔江相望,南接
历阳镇,西与
香泉镇相邻,北与
江苏省
南京市
浦口区接壤。辖区总面积150.9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乌江镇户籍人口60934人。
历史沿革
秦,为乌江县。
明初,废县为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乌江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后属江和全行政办事处。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为镇。
1951年,底为乌江区辖乌江镇。
1955年底,为县辖乌江镇。
1957年7月,改乌江乡,属乌江区。
1958年10月,成立乌江公社。
1963年,改乌江区。
1969年,复为公社。
1971年,为乌江区辖乌江镇。
1992年,撤区并乡设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乌江镇辖濮集、四联、鼓南、惠北4个居民委员会,周集、石山、百姓、建设、驻马、卜陈、宋桥、黄坝、新坪、新濮、金马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乌江镇下辖4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建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乌江镇地处和县东北部,东邻长江与
马鞍山市区隔江相望,南接
历阳镇,西与
香泉镇相邻,北与
江苏省
南京市
浦口区接壤。辖区总面积150.94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乌江镇有耕地面积83300亩,其中水田66300亩,旱地1.7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乌江镇辖区总人口6.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00人,城镇化率11.4%。另有流动人口867人。总人口中,男性32973人,占51.6%;女性30963人,占48.4%;14岁以下6904人,占10.8%;15~64岁47846人,占74.8%;65岁以上9186人,占14.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3291人,占99.0%:有回、苗2个少数民族,共645人,占1.0%。其中回族46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1%;苗族180人,占2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3人。
截至2019年末,乌江镇户籍人口6093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乌江镇财政总收入85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3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84万元,增值税3945万元,企业所得税85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34元。
截至2019年末,乌江镇有工业企业189个,其中规模以上38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0个。
农业
2011年,乌江镇农业总产值2.6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3%。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3200吨,其中水稻34600吨,小麦85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蔬菜种植面积32600亩,产量37700吨,主要品种有毛豆、西红柿、辣椒等,其中毛豆5000吨,西红柿5500吨,辣椒78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9900头,年末存栏10900头;家禽饲养量146万羽。
工业
2011年,乌江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4.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91.3%。工业企业110家,职工661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商业
2011年末,乌江镇有商业网点1262个,职工5282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25%;城乡集贸市场18个,成交额4700万元。2011年,出口97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7%。
金融业
2011年末,乌江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亿元。
邮电业
2011年,乌江镇邮政业务收入3000万元,其中纯收入22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4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乌江镇境内105省道、206省道2条线路通过,并于镇区交会。北距合宁高速公路18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10条,总长度14千米,总面积25.2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长度1.9米,人均道路面积34.5平方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乌江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3.4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50多人。
2011年末,乌江镇有体育场地4处。53.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1995年10月,建成乌江镇有线电视台,2002年改为乌江有线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000户,镇区入户率达80%,农村入户率达3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乌江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20人,专任教师49人;小学15所,在校生3426人,专任教师2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30人,专任教师11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乌江镇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人才216人,承担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6个,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省级“星火计划”5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乌江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705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6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0A,注册护士2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12万人次。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51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乌江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5户,人数360人,支出124.4万元,月人均29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28户,人数2300人,支出260.1万元,月人均94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2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1人,共支出32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7.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22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67万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乌江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个,征订报纸、期刊10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3万户。
2011年末,乌江镇有自来水厂3座,日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雨、污(直径600-1000毫米)排水管道16千米。
2011年末,乌江镇有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乌江镇地名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北面一条小河乌江河(现名驻马河)得名。
历史人文
解放前的乌江古镇,街道纵横,建筑多呈低矮的深巷,青石板路面,狭窄而长,镇上商店、当铺、钱庄、花行、木行、客栈、澡堂、各类作坊近百家,尤其是“乌江卫花”文明远广,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湖广丝绵甲天下,温暖不如乌江花”。乌江卫花色白,纤维细腻,质地柔软,是棉花中的上乘之品。宋美龄曾在乌江建造一座为全套美国设备的轧花厂;美国经济顾问团也曾在这里挂起了“棉花实验区”的招牌,企图垄断棉花经营。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乌江镇容镇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乌江镇党委、政府开发新型街道,铺设了环镇公路,并新建了农贸市场、加油站、拓宽货运码头。为方便游客,修宽了通向霸王祠的水泥公路,全长约千米。裁弯取直了老街路面,逐步改变老街旧貌,新建一条全长千米的商业大道街以及全长1.5千米的项羽路、2千米的乌江大道,幅宽28米和40米,并布有河滨景观大道、宝利城等休闲服务设施。
项羽突围的驷马山古战场,已建成一座引江工程水利枢纽。这座雄伟壮观的乌江驷马山引江工程,干流总长269千米,具有抗旱、防汛、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旱时,它能使苏皖两省10个县(区)100多万亩农田受益,涝时,又能使这些农田不为水患所害。投资2000多万建设具有防洪、排灌功能为一体的石跋河水利枢纽工程,还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视察。该水利枢纽可使占地近300平方千米的石跋河流域20万亩耕地和10万多人口免遭旱、涝之苦。
民风民俗
过年玩龙灯,是古镇乌江人民的传统文化节目。从正月初三到十五元宵节,白天舞狮子,晚上玩龙灯。正月十二是参殿,要到霸王庙内焚香参拜,正月十三上乌江街,十五达到高潮。
风景名胜
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在乌江镇东南约一千米的凤凰山上。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
建国后,祠内仍有塑像数尊。“
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墓地被毁,仅存正殿三间与两侧厢房,改为乌江农业中学校址。1984年6月,拆除旧存正殿,重建享殿五间,面积188平方米。同年11月,重建工程结束,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殿旁并挂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写的对联。大门木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喀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与此联并列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门匾“霸王祠”三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所题。殿内刻有女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两块诗碑。
著名人物
徐兢
徐兢书法,受到宋徽宗赵佶爱赏,曾召至宫中,书写“进德修业”四字,赵佶骇异,连声称赞,故有“宣和书法博士”之称。张孝祥工翰墨,擅长草书,朱熹称他“作字多得古用笔意”。张孝祥之侄张即之亦工书法,学米芾,而参用欧阳询、褚遂良的体势笔法,尤善大字,现存书迹有《报本庵记》《书杜诗卷》《金刚波罗蜜经》《华严经》等。明代戴重檀草书法,清代戴本孝擅长隶楷书法。
张籍
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69年)。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在朝任职期间,曾先后上《论先备札子》《论治体札子》《论涵养人才札子》等奏议,提出了加强边备、抵御金人;扫除积弊,改革政治和培养、选拔人才的种种主张,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宋代乾道五年(1169年)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退居芜湖,讲论理学。
张即之
张即之,南宋书法家,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教祥之侄。
林散之
林散之(1898一1989年),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林散之有“草圣”之美称,代表作有草书《中日友谊诗》、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解放后林先生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政协副主席。六十年代初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1日,乌江镇入选“
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0年6月,乌江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9月,乌江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23年9月24日,入选“2023中国中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第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