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糕是
江西省的传统节日食俗,用
糯米和大叶乌梅树的叶子为原材料做成。广昌县也有,另乌糍的黑色应是用
乌饭树的叶子做出来的。
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释迹出生日),僧众要替佛祖灌洗金身。这天又是耕牛的节日,一年辛苦耕作的老牛唯独此日可以不千农活。而四月初八这一天,南丰乡下人最忙的事情还数做乌米糕了。
做乌米糕其实在初七日就己经开始。这日白天,要上山采集大叶乌梅树(不是结乌梅子的那种)的叶子(有人还会加少许枫叶)。拿回家后,用力揉搓成绒,然后加入温水浸泡,让叶汁渐渐与水交融成黑色,再滤去叶渣。夜晚,将澄滤过的水倒入白
糯米中再浸泡半宿。第二天(初八日)拂晓,用锅去蒸
糯米成饭,蒸熟的
糯米饭乌黑透亮,趁热放进石臼中,用木柞又按又打,直到糯米饭变成一团粘乎乎、黑漆漆的
糯米糕。
打糍是花大气力的活。先是两个人用柞不停地将
糯米饭按至八九成烂,然后一个人举起柞狠命地捶打,因为糍性甚粘,打下去、拔起来都相当费力。而另一人则要不断地将烫手的糯米团整个翻转,使其均匀地受力。两个健壮的后生直累得面红耳赤、手臂发麻、气喘吁吁。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乌糍被捣烂得没有一丁点儿饭粒状时,便用盆钵盛起。别看这乌麻怪爪的东西不中看,单凭它散发出来的一股清香便令你馋涎欲滴。整团整块的糯米糍要用手断成一个个椭圆形的
糍粑,摊放在米筛上。这时用大碗盛上几个,拌以猪油(或茶油)和白糖上面放些炒熟的白芝麻,热烘烘地往嘴巴里一送,顿时觉得满口甘甜,齿颊生香。那种柔软,那种滑腻,那种润爽,是没有任何糕点可以望其项背的。
南丰农村制作乌米糕的方法大抵都是如此。但近郊乡村做糕时并不都打得很烂,做成的乌米糕是一块一块的。还有一种习俗:如果当年父母亡故,浸泡糯米就不能用大叶乌梅叶,只能用干净的草木灰去替代,也就是说,不能吃黑色的檄糍糕,大约是黑色与丧事有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