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鹟(学名:Muscicapa sibirica):体重9-15克,体长12-14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烟灰色
鹟。上体深灰,翼上具不明显皮黄色斑纹,下体白色,两胁深色具烟灰色杂斑,上胸具灰褐色模糊带斑;白色眼圈明显,喉白,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下脸颊具黑色细纹,翼长至尾的2/3。诸亚种的下体灰色程度不同。
亚成鸟脸及背部具白色点斑。
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形态特征
乌鹟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乌灰褐色,头顶羽毛中部较暗,
眼先和眼周白色或皮黄白色。两翅
覆羽和
飞羽黑褐色,翅上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羽缘淡棕白色,
初级飞羽内翈羽缘棕褐色,
次级飞羽羽缘白色,尾乌灰褐色或黑褐色。颏、喉白色或污白色,胸和两胁具粗阔的乌灰褐色纵纹或全为乌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9-15克,♀11-15克;体长♂118-141毫米,♀122-142毫米;嘴峰♂8-10毫米,♀7-10毫米;翅♂69-83毫米,♀74-79毫米;尾♂49-56毫米,♀49-57毫米;
跗蹠♂12-14毫米,♀12-14毫米。(注:♂雄性;♀雌性)(指名亚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往上可到林线上缘和亚高山矮曲林,在喜玛拉雅山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3200-4200米的高度,在
长白山夏季上到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岳桦矮曲林地带。迁徙季节和冬季,亦栖息于山脚和平原地带的落叶和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
生活习性
乌鹟在中国主要为
夏候鸟,部分留存中国越冬。每年4月末5月初到达东北繁殖地,到达南部繁殖地稍早些,9-10月迁离繁殖地飞往越冬地。
除繁殖期成对,其他季节多单独活动。树栖性,常在高树树冠层,很少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多在树枝间跳跃和来回飞翔捕食,也在树冠枝叶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树顶枝上,捕获食物后多回到原来的栖木上休息。
叫声为活泼的金属般丁当声chi-up, chi-up, chi-up;不似
褐胸鹟粗哑。鸣声复杂,为重复的一连串单薄音加悦耳的颤音及哨音。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物种主要为金龟甲、象甲、蝗虫、小蠹虫、金花虫、胡蜂、鳞翅目幼虫以及蚂蚁卵和蚊虫等,也吃少量植物种子。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东亚区)、新加坡、泰国、越南。
游荡:美国。
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于华南、华东、海南岛及台湾;西南亚种繁殖于陕西南部的秦岭、甘肃东南部、青海东南部、西藏东部及四川,越冬于南方;藏南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甚常见于常绿林及林地,高可至海拔4000米;在低地越冬。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树上,尤以山溪、河谷和林间疏林处的松树侧枝上较常见。距地市多在5-30米,用灰绿色的松萝(一种真菌)作成,常隐蔽在侧枝上的松萝菌丛中,月的还杂月少许干草,内垫月松针和须根。巢呈杯状和半球状,出入口向上,结构较为精致。巢的大小外径为8-9厘米,内径5-6厘米,高5.5-6厘米,深2.5-3厘米。雌雄共同营巢,但以雌鸟为主,每巢5-7天即可完成。5月末6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卵淡绿色,大小为16.8-17.5毫米×12.7-12.9毫米。主要由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离巢期间亦参预孵卵活动。
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留巢期14-15天,幼鸟离巢后最初几天仍由亲鸟带领在树冠层中活动并觅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