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群村隶属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位于
西乡街道南部,距离西乡街道办事处2.5千米。面积约2.8平方千米。相邻自然村有
河西村、
西乡村、
共乐村、
臣田村。该村地处丘陵平缓地带,北高南低,依山傍水,村北有铁仔山,海拔约200米。乐群村由艇巷村、黄屋村、徐屋村、屋下村合并而成。
历史沿革
元朝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西乡、上川、八合、固戍、黄田联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一区共乐乡;1958年10月,属超英公社;1960年,属西乡公社共乐大队;1975年,属西乡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西乡公社;1981年10月,属深圳市宝安县西乡公社;1983年7月,属宝安县西乡区共乐乡;1986年10月,属西乡镇共乐村;1985年4月,属新安镇共乐管理区;1986年10月,属新安镇共乐行政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新安镇;1994年1月,属西乡镇共乐行政村;2004年7月,属西乡街道乐群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为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现村集体主要经营物业管理、厂房出租、房屋出租等。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工资性收入、房屋出租等。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1118人,其中男性650人,女性468人;80岁以上29人,最年长者101岁(女)。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68人。祖籍该村的华侨32人,主要分布在美国。
历史文化
村民由来
村民主要有
郑姓、
黄姓、
徐姓。其中郑姓是第一大姓,清代从河南迁至广东;民国时期从东莞迁移至此地。黄姓于元末明初迁至此。
地方方言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
广府民居,现存20余座,多建于清朝,为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平脊,灰瓦覆盖,有的屋顶为船形脊。
郑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后经多次维修。祠堂为三开间三进两天井,由前中后三堂、四廊房及一跨院组成,墙体为花岗岩墙基,清水砖外墙,梁架为抬梁式。大门对联“门名通德思明德;世显乡贤裕后贤”。该宗祠建筑布局严谨,做工精细,梁枋架上木、石雕刻精美,壁画色彩艳丽。郑氏宗祠既作为宗祠使用,也是乐群村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年重阳节郑氏族人都会在宗祠祭祖。
绮云书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港胞郑姚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过去该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物包括大门、围墙、前堂、中堂、后堂、东船厅、西书楼、明楼、花园、金鱼厅等。屋内的柱子都选用质地上乘的整根红木制作,历经百年依然坚固如初。书室里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水平,被誉为“深圳的陈家祠”。目前绮云书室已成为西乡小学的国学学堂。
锦庭书室,位于绮云书室后侧,由香港爱国人士林钰斌的祖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造,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书室正厅墙基由花岗岩方形石条叠筑,室内的立柱、横梁、斗拱均选用质地上乘的整根红木制作,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锦庭书室的前身是林家私塾。
地方习俗
当地民俗舞狮可追溯到清末。乐群舞狮队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到大年初一,舞狮队都会在广场上进行舞狮表演与村民共庆新年。
本地美食
当地传统食品有大盆菜、茶果。
公共设施
国道G107线广深公路、宝安大道、西乡大道、河西一坊路经过该村。20世纪80年代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90年代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末通互联网。村中有共乐小学,共设6个年级,24个班,2015年底在校学生1230人,教职工80人。附近有铁仔山公园,有篮球场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