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波尔克奖
1949年设立的奖项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乔治·波尔克将足迹洒遍全球,为发掘宝贵的新闻事实而以身涉险,最终于报道希腊内战期间不幸遇害。尽管正义在过去的65年间始终未得伸张,为揭示真相而献出生命的事实,已足以令他名垂世界新闻史。美国新闻界设立的“波尔克新闻奖”,仍会定期颁发给在发掘真相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
获奖记录
美国《纽约人》周刊记者西摩·赫什凭借对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的出色报道而第五次摘得乔治·波尔克新闻工作者奖,从而成为这一奖项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个人。《纽约时报》的几位记者夺得三项大奖,美联社也分得两项。
赫什获得的是杂志报道奖。终身成就奖归属比尔·莫耶斯。在公共电视台供职30多年的莫耶斯光荣退休。他曾在1980年摘走政治报道奖。
《纽约时报》的德克斯特·菲尔金斯捧走战争报道奖,获奖作品是对美军袭击伊拉克费卢杰叛乱分子的第一手报道。该报的沃尔特·波格丹尼奇夺得国内报道奖,这也是他的第四个乔治·波尔克奖,他此次的获奖作品是有关铁路公司如何回避管理条例的系列报道。该报获得的第三项大奖是军事报道奖,得主是黛安娜·亨里克斯。她的报道揭露了与军事指挥官关系密切的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利用年轻军人的内幕。
美联社的佩斯利·多兹获得了对外报道奖,获奖作品是对海地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推翻事件的深度报道。她是美联社驻伦敦分社的社长。
美联社在南加州的主编贾斯廷·普里查德凭借对美国墨西哥裔工人因工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有力报道而获得了劳工报道奖。这篇报道列出的联邦数据和对幸存者的采访引起了墨西哥和美国两国政府的强烈反响。
人物背景
“乔治生来就是要创造历史的。对他来说,得克萨斯太小太小了……1930年代,那里的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而乔治绝非如此,他有着强大的好奇心。”2013年10月下旬,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老人威廉·波尔克沉浸在回忆中。被威廉追思的人是他的兄长。65年前,在希腊报道该国内战期间,乔治不幸遇害。而今,这位记者诞辰100周年之际,该案依然深陷重重疑云。
1913年10月17日,乔治·波尔克在美国得州降生。在弟弟威廉提及的“强大好奇心”的驱动下,他长大后成为一名走南闯北的新闻工作者,为发掘第一手信息频频以身涉险。至二战前,中国、日本、法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乔治投笔从戎,于1942年下半年参加了人称“绞肉机”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美籍匈牙利裔传记作家凯蒂·马尔顿的《波尔克阴谋》一书,记载了乔治在此役中的表现,说他指挥着119名海军陆战队员,还说他驾驶战斗机,击落了日军的11架战机……他本人在战斗中多次负伤,因无畏的表现获颁紫心勋章。
类似的记载,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著名作家兼翻译家埃德蒙·基利的著作《萨罗尼卡湾谋杀案》中也能见到。基利提到,乔治所在的部队曾被罗斯福总统通令嘉奖;被长期的战地生活极大地损害了健康的他,终因不堪慢性胃病折磨而提前退伍。
合著有《谁杀害了乔治·波尔克》一书的美国作家埃利亚·弗兰顿与扎克·梅特格,在查阅了乔治的家信后,则声称他“是在(美军)登岛三天后到达前线”,在瓜岛,他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志愿者清理战场”。至于他有没有英勇奋战,两人未在著作中提到,只是说乔治在岛上备受疟疾摧残,还落下了背痛的毛病,此后伴他终生。
尽管存在各种说法,威廉对哥哥出生入死的经历毫不怀疑,他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表示,一次,在瓜岛的战斗中,“乔治藏身于散兵坑里,差点被日军士兵用刀刺死。”
1946年,脱下戎装的乔治重新拿起笔和相机,回到了最爱的新闻行业。在针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中,他“坐在距离赫尔曼·戈林等纳粹高官只有几英尺的地方”,近距离观察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家伙。相关报道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发,引起热烈反响。
太平洋上的殊死搏杀与对纽伦堡审判的见证,坚定了乔治·波尔克的信念:世界绝不能被法西斯分子控制。威廉认为,这就是哥哥此后不久便请缨报道希腊内战的缘由。然而,来到万里之外的巴尔干半岛,“他逐渐发现,希腊当局的所作所为,与自己追求的大相径庭。”
希腊内战的起因要回溯到二战期间。该国落入纳粹魔爪后,国王乔治二世和政府高层流亡海外。而在沦陷区,希腊共产党等左翼力量成立“民族解放阵线”,建立武装“民族人民解放军”,通过游击战逐步发展壮大。到二战末,“民族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全国2/3的领土。
眼见大局已定,同床异梦的英美和苏联开始密谋划分战后势力范围。英国为保住在希腊的传统影响力,于1944年10月与莫斯科达成协议,通过承认苏联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实际控制,换取后者不干涉希腊局势的承诺。轴心国投降后,希腊流亡政府在英军护送下回国,要求希共解散武装。不愿将胜利果实拱手让人的左翼联盟先后组织罢工、游行,均告失败,后又寄希望于通过民主程序夺取政权。然而,1946年3月,属于保皇派的希腊人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同年9月28日,国王乔治二世衣锦还乡,恢复了君主制。
希腊新政府的右倾趋势日益显著,希共则决定“组织新的武装斗争,反对保皇法西斯暴政”,血腥的希腊内战由此全面爆发。希共领导的武装重新转入地下,依托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两个社会主义盟友展开游击战,并于1947年12月在北部山区建立了割据政权。
希腊内战正酣之际,亦是世界风云突变之时。囿于意识形态分歧,以英国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威斯敏斯特学院的“铁幕”演说为标志,苏联在一夜间从西方的盟友变为头号敌人。地处东南欧的希腊,则被美英等国视为地理意义上的反共桥头堡。
在二战中元气大伤的英国,已经没有了往昔“日不落帝国”的雄风,无力维持希腊局势。1947年2月21日,英国外交官员致电美国国务院,称自身即将结束对希腊当局的支持,请求美国对希腊及其邻国土耳其提供援助,以免这两个国家落入“赤色势力”之手。
这一请求不啻为华盛顿堂而皇之地进入希腊开启方便之门。3个月后,时任总统杜鲁门签署为希土两国提供援助的国会法案,旨在用大把美元挽救因内战而陷入困境的希腊经济,并重建希腊政府军。对南欧局势的干涉,便是后来史称“杜鲁门主义”的一部分。
蹊跷的谋杀,演戏般的审判
身处风暴中心,乔治·波尔克将国际形势的剧变看在眼里。除了秉承不偏不倚的态度,连续撰写有关希腊内战真实情况的报道,他也密切关注着美国对希腊的援助。一些揭露希腊当局将援助款项用于不当之处的报道让后者极为不满,要求CBS把乔治调回国。
CBS顶住了希腊政府的压力,乔治得以继续披露这场战争的阴暗面,由此招致不少人忌恨。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收到过多次死亡威胁,还时常被不明身份者跟踪。
彼时的乔治或许预感到灾祸将至,但从未因此放缓脚步。1948年5月中旬,他前往希共控制的北部港口城市萨洛尼卡采访,旋即失去音讯。5月16日,渔夫在萨洛尼卡湾海域发现了这名记者的遗体——他被蒙住双眼,双手反绑,被枪弹从后脑打穿了头颅。
乔治·波尔克遇害时不满35岁,与在希腊结识的女友雷·柯克尼斯结婚仅半年。
惊悉乔治身故,美国知名记者沃尔特·李普曼联合同行,成立了“李普曼委员会”,还邀请有“狂野比尔”之称的威廉·多诺万协助调查。多诺万履历辉煌,二战时曾任美国情报机构“战略情报局”(OSS)局长,OSS即后来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
李普曼一行于6月10日飞抵雅典,从街头巷尾了解到关于乔治之死的种种说法。有人传言,乔治生前曾多次打听如何才能“接触到(内战的)另一方”,5月7日,他离开雅典,前往萨洛尼卡拜会一位名叫马卡斯的游击队指挥官,结果反遭企图“离间”美国与希腊政府关系的希共人员杀害;还有人透露,乔治在离开雅典前,曾因怀疑妻子出轨而与之发生争吵,他可能是死于妻子的情人之手;更有人宣称,乔治系自杀身亡。
这些论调均无法让调查团信服。蹊跷的是,没等第三方调查结束,希腊当局便急不可耐地宣称已查明作案者身份——1949年,在缺席审判的情况下,两名希共党员被判杀害乔治·波尔克的罪名成立;尽管“从未停止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另一位名叫格里高利·斯塔克托普洛斯的左派记者被认定为从犯,旋即被投入监狱,十余年后才重获自由。
李普曼调查团无功而返,乔治也未能魂归故里,而是被安葬在他生前最后工作的国度。就希腊官方的说辞,波尔克家族认为那只是欲盖弥彰的谎言。威廉指出,“审判完全是一出戏”——辩护律师根本没有针对指控进行辩解,也未要求证人出庭,“只是装装样子罢了。”
一位记者的“意外死亡”,不足以改变华盛顿对希腊当局的立场。在西方阵营“一边倒”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下,被视为冷战序曲的希腊内战,最终以希共落败而告结束。3年间,这个750万人口的国家损失了超过2%的人口,另有80多万男女老少沦为难民或遭流放。
两大当事国的冷漠似有隐情
虽然疑点重重,虽然希腊和美国政府不肯就此案多说一句话,65年来,乔治·波尔克的亲友和众多史学研究者始终相信,杀害他的真凶并未被绳之以法。
到底是谁,又为何要谋害乔治呢?史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当时的希腊政府,而非希共。较具代表性的论断来自前文提及的女作家凯蒂·马尔顿。1990年10月,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强调,乔治揭露希腊政府官员私吞美援的报道,才是导致他遇害的主因。其中,最可疑的是时任希腊外交部长康斯坦丁·查尔达里斯——案发前,乔治曾揭发查尔达里斯私吞了2.5万美元(相当于50万美元)援助款,就存在纽约的某家银行。
本国公民在海外遇害,案件结论又疑点重重,美国政府为何不向希腊政府进行交涉?马尔顿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在需要一个可靠的盟友在东南欧抵制“赤化”的关键时刻,华盛顿当然不可能因一介“小人物”的死而动摇了“大局”。
作为旁证,上世纪90年代,乔治的家属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协助下,前往CIA总部查阅相关卷宗,却被告知,至少9份文件已根据相关规定被销毁,再也无缘得见。
本国政府的冷漠令乔治的亲友愤懑不平。威廉表示,“政府就像冲着我们说:‘好吧,就是腐败;好吧,(审判)就是演戏……很遗憾,它(希腊政府)跟咱们是一伙的。’”
65载时光流过,乔治·波尔克之死的真相仍未水落石出。多少能够令逝者的灵魂得到慰藉的是,波尔克殉职后的第二年,美国新闻界便设立了“波尔克新闻奖”。时至今日,该奖项仍会定期颁发给在发掘真相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令乔治生前的理想得到延续,同时提醒世人,曾有这样一位记者,为了追求真实与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4 15:37
目录
概述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