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山在大唐时期曾建奚王避暑庄。契丹建国后,征服了奚族,此地归属契丹国管辖。公元1004年,宋辽双方签订“
澶渊之盟”,辽宋两国成为兄弟之邦。为加强交往,辽王朝决计建设一座新都城。“辽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 年)萧太后与辽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浮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拟神都之制”。于是一座气势雄伟的新城辽中京崛起在北国大地。成为辽代中晚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把七金山的奚王避暑庄,扩建成辽帝夏钵行宫。公元1065年,即辽咸雍元年建起大辽皇家寺院三学寺,一时香火旺盛。山顶修建了野香亭,用于观光览胜。七金山成了辽代皇帝朝觐观光、消暑纳凉的胜地,辽国灭亡后,三学寺和辽帝夏钵行宫毁于
战火,如今遗迹尚存,断壁残垣见证着历史的兴衰更替。
历史典籍对九头山多有记载。《辽史·地理志》记载,“中京大定府有七金山”;《热河志》载,“和尔博勒津山,汉名七金山”;《元一统志》载,七金山“在大宁县北十五里,东西长十里,南北广五里,山有七峰,因名。辽时曾建三学寺于中”;《方舆纪要》载,“七金山——中多长松,一望郁然,北人皆畜牧于此,卫境之大山也”。
三学寺是九头山的重要建筑,它占地近百亩,佛殿飞檐斗拱,寺内暮鼓晨钟,香火十分旺盛,据史书记载,辽圣宗曾多次“幸七金山三学寺”。该寺自建至废,历时近百年,到金时,因战火兵燹已渐败落。金代大文学家、翰林大学士、礼部尚书赵秉文在任北京路(治旧辽中京)转运司支度判官时,曾多次游览九头山,凭吊三学寺,并有“七金山寺”“三学寺对月”等诗作流传于世。“想见当年崇奉日,无边花雨散诸天”,再现当年的胜境。
九头山为辽时皇族们避暑消夏之地。辽史记载,圣宗耶律隆绪曾多次“钓土河,幸中京,避暑七金山”。北宋出辽使宋绶的《上契丹事》文中也有记载,出辽中京“道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可见九头山不愧为一代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