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楹联是重庆市九龙坡区
九龙镇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九龙镇地处九龙坡区九龙镇地处九龙坡区都市核心区,辖10个社区,4个村,常住人口20万,多年来,不懈地探索发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联创作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扎根民间沃土,通过书画、篆刻等载体,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峡,七渡扶桑。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截至2019年,九龙镇有3600余人次的群众已经创作出作品24000余副,其中有万余副作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有260余副镂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常年悬挂各地。在云阳三贤祠有“渔火松风,撷句常分山水趣;晨钟暮鼓,通禅或近圣贤心。”;在重庆园博园有“水上风来波弄影;山前玉碎石生花。”;在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一泓碧水斜春树;万朵红花挽暮云。”;在走马古镇有“烈日炎炎,挑夫踏月奔渝府;寒风凛凛,驮马披霜赴蜀都。”......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楹联文化为当地百姓接受确切地说,九龙楹联兴起的地方,是西接陈家坪、北至重庆出版社、延伸至黄沙溪后,西南处与现在的重钢交界,辖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包括如今的马王场和黄家码头的范围。为什么要说地域?这是因为,在明清时期,这个范围就是成渝之间通商往来的要道,每日往来客商络绎不绝。来的人多了,留下的文化也多,包括故事,当然也包括楹联。这些东西,就在如今的九龙镇得以兴盛发展,并流传下来。九龙镇文化专干李新华回忆,自己当年在整理文物普查资料时,就看到很多关于楹联的记载。在明代的庄院、大型墓葬中,大多刻有楹联。之后,这样的楹联文化更是延伸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中。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贴上春联,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情。
改革开放激发创作激情文革时期,楹联被当做四旧要求废除。而大家的创作激情,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彻底激发出来。1975年,时任九龙镇杨坪村团支部宣教委员的李新华在当地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大胆地书写了几副春联送给村民,村民喜滋滋的张贴了出来。此后,这种文化又被大家所接受并广为流传。但怎样才能让大家来参与呢?知情人介绍,1983年,他们在九龙镇的广播里第一次发出了楹联应征的通知。后来,有4个村民撰写了28副楹联,选出的楹联被印刷出来,在村民中广为流传。之后的应征更加红火,10人、20人、60人……直到2011年春节,应征人数多达930人,当年应征的楹联多达2507副。参与楹联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为鼓励创作,当地还专门设立了佳作奖、园丁奖等。如今,不论是农民、工人、学生,还是知识分子、教师、干部,大家都拿起笔来积极创作楹联。每逢春节,更是写得“千门万户红”。
楹联发展的命脉在于与时俱进,这也是楹联流传到今天的重要因素。记得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初期,九龙镇大堰村村民徐明荣创作了这样一副楹联:“喜降农家院;春归责任田。”这副楹联,平仄对仗工整,正是农民在土地承包到户之后欢欣鼓舞的真实写照,在农民兄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那时,走进农村,都能看到这种楹联。到了改革开放的兴盛时期,又有“千村兴改革;万众冀腾飞”、“祖国前程美;人民幸福长”这样的楹联。自1982年以来,每年开展迎春征联活动,并编印《九龙春联》,这些楹联除汇聚了广大创作者的智慧外,它也传承着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会随着“九龙楹联”这个品牌,一直延续下去。
近年,尝试创作楹联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的佳作却不多。为此,
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
九龙坡区楹联学会会长李新华,他说,创作楹联主要靠的是形象思维,或使人身临其境、或感同身受。
著名诗人郑板桥
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
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古人的这种创作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实只要能把握形象思维,创作楹联就可达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