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
党中央批准设立的研究机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经党中央批准设立,隶属于部委、研究机构、省市、高校等,类型多样,地域辐射广,且都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很强的研究队伍,不同单位下属的研究中心(院)在机构设置、领导组成和研究定位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色。
历史沿革
2017年12月14日,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经党中央批准,近日,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在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这10家研究中心(院)都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很强的研究队伍,必将在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经党中央批准,外交部依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专门研究机构。此后,共有11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分别设立在中央党校、外交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021年6月26日,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经党中央批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和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这7家研究中心,必将进一步壮大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力量,更好地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中心设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作为研究中心(院),第一要义即在“研究”二字。明确研究目标,划定研究方向,用好研究人才,是其首要任务。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要努力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则为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时代背景、实践要求、理论特色和重大意义,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重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提到,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就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开展理论外交和学术外宣。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为,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现有研究人员素质能力,是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基本途径。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表示,将致力于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中心、宣传阐释中心、传播交流中心。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将从宣传内容的科学化、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宣传手段的现代化、宣传对象的大众化和宣传视野的国际化五个方面着力增强宣传展示的有效性。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要牢固树立有效供给意识,把握好理论生产的学术逻辑与公共逻辑的关系,强化协同、锻造品牌。北京大学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该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认为,首先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扎实的研究。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刘立教授认为,这10家中央批准建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应该承担起这一伟大思想及研究的国际化的任务,让世界知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表示,研究院在未来几年要成为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科建设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今后该研究院的三大具体研究方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6 18: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