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派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组成单位
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组织。代表人物梁漱溟。1930年,梁漱溟等人在韩复榘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县开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同年中国乡村建设学会成立,标志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等是乡建派的理论基础,认为“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开展乡村建设运动。这个运动在30年代曾热闹一时,在引入农业科学技术和改良农业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幻想用改良的办法拯救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乡村建设派成员分化,一部分人拥护共赴国难、一致抗日的主张,积极参加抗日武装斗争。以梁漱溟为首的在大后方的乡村建设派,1941年参加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历史沿革
乡村建设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一个农村改良主义派别。
梁漱溟出生于1893年,原籍广西桂林。少年受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影响,后支持革命,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后潜心研究佛学,1918年受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提倡研究东方学。1921年发表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宣称“决定搁置向来要做佛学生活的念头,来做孔家的生活”,为其以后提出乡村建设理论和主张奠定了文化哲学思想基础。20年代中期到河南参加举办村治学院,1930年任山东邹平县乡村研究会研究部主任,不久又任邹平乡村建设学院院长,主持邹平乡村建设的实验,创办《乡村建设》期刊,并相继写作和出版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论文集》等一系列论著,依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等的支持,在山东邹平及附近的其他县进行了多年的乡村自救、乡村建设运动。
在经济理论上,梁漱溟根据他在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提出的文化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意欲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化决定社会结构。他特别强调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认为中国原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乡村国家”,不存在阶级,只存在职业的分野,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伦理亲情,孔子思想就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伟大代表。他又认为,中国农村虽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国内的兵祸、匪患、苛征及礼俗风尚之改变而遭到破坏,陷入了危机,但“外国侵略虽为患,而所患不在外国侵略,……民穷财尽虽可忧,而所忧不在民穷财尽,使有秩序则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生息长养不难日有起功也”,“自身有力量可以御外也”。“识得问题所在,则知今日非根本上重建一新的组织构造,开出一新治道,任何事不必谈”(《乡村建设理论的提纲》)。他所说的新治道就是他的孔子之道,而他所说的新的“组织构造”与“社会秩序”,也就是“伦理本位”的乡村国家的社会组织秩序。他宣称,中国既然“原为乡村国家,以乡村为根基,以乡村为主体,发育蔚成高度的乡村文明”,就应“从农业引发工业;以乡村为本而繁荣都市。……新社会的创成在此,中国的得救在此。”(《乡村建设的旨趣》) 至于农业如何引发工业,特别是工业如何发展,则语焉不详。
基于上述思想,他反对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反对农村土地革命。在山东邹平进行改良实验期间,他在全县普遍没立村学、乡学,把村学与乡政府、乡学与区政府合而为一,使邹平乡村建设学院与县政府相结合,礼聘当地“齿德并茂”的“有识之士”担任学董,负责校务,依靠这套机构,对百姓进行文化伦理教育,提倡改良社会风尚,改进农业技术,开办各种合作社,使农民发扬“勤俭精神”,以“自己现成的劳动加工于自己现成原料,满足自己的需要”(《乡村建设理论》),达到农村自救。先建设好一个地区,再推广到其他地方,使中国民族得到自救。他在山东倡导的实验,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其预期的成效,反而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以失败而告终。实验的失败实际上宣告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与主张的破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乡建派投入抗战工作,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新中国成立后梁漱溟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等。
参考资料
乡村建设派.中国知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19: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