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
工程背景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
2014年2月13日,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就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个性,多元发展,打造魅力城镇,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在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中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突出城乡风貌特色。突出城镇文化特色,打造城镇品牌,提升城镇品位。注重城镇和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
工程内容
2014年2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开展的“乡村记忆”工程正式启动。山东省将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以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把相关工作的开展列入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4年山东日照将继续做好
尧王城遗址、
丹土遗址、
东海峪遗址、
莒国故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继续推进
齐长城遗址(莒县段、五莲段)保护工程、两城镇遗址小北河区段防洪堤工程、小北河联通工程及河山石亭修缮保护工程的实施。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措施,深入挖掘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企业,年内评选出10个特色文化乡镇。
组织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古籍普查保护,编印《日照县志》文白对照本,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具体层面
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省文物局将着重引入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新概念。
该概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现有乡村层面。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摸底,选定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农村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进行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活态化的乡村博物馆。
二是在撤村并社区层面。在新建的社区内,划定1000到1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建设社区博物馆,采取多种展览形式,挖掘和丰富村落、社区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展示村史、村情,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豪感。
三是城镇层面。结合全省“中心镇”规划建设,依托现有村镇整体风貌,选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建筑乃至历史街区、街巷,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建设原生态的社区博物馆。
评价
“乡村记忆工程”从实际出发,顺应文化遗产丰富地区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过程中,打造乡村、社区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平台,是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不断丰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成效的有力举措。
倾情助力
2014年7月16日,为配合山东“乡村记忆工程”, 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专程赶赴章丘,将精心创作的大型画作《朱家峪印象》捐赠
章丘市博物馆,此举受到该市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悉,山东省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宁静)
农业农村部乡村记忆工程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织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相关研究,探索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容、方法、路径等重大问题。为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面向社会以 “乡村记忆工程”为名进行宣传阐释,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课题组组长为唐珂、周武忠,成员为周峰、周之澄、徐媛媛、杜凯、陈昌军、王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