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邦不居,汉语成语,现在比喻成不要身处于混乱的环境中,出处为《论语·泰伯》。
1解释
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
2出处
《论语·泰伯》
3原文
“子曰:‘笃信(1)好学,守死善(2)道。危邦(3)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4注释
(1)笃信:忠于诚信(2)善:完善,或美善(3)危邦:不安全的邦国。
5翻译一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6翻译二
孔子说:“真诚地相信,才能真正喜欢去学;坚守所学而不计较生死,才能真正认识到道的美善。将要发生暴乱的诸侯国就不要再进入了,已经发生暴乱的诸侯国就不要居住在那里了。天下符合大道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天下不符合大道就隐藏起自己的才能。在符合大道的诸侯国里,贫穷而且卑贱,是可耻的事情;在不符合大道的诸侯国里,富裕而且高贵,也是一种可耻的事情。”
7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8作品简介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选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