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锅盔是
陕西省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其外观呈圆形,馍边压成带辐射状的一高一低的波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宛如一个大菊花图案。其显著特点是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色形美观。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板油。闻着香,吃起酥,回味无穷,耐饥,耐贮,携带方便。
历史源流
锅盔在乾县历史悠久,属于乾县的地方特色小吃,远近闻名,深受人们喜爱。传说,修筑乾陵时,成千上万的筑陵兵士为解决生活问题,就用自己头盔烙制面饼,烙出来的馍好吃、耐放、香味扑鼻,这就是锅盔的前身。这种方法后来传至民间,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烙出的锅盔形如菊花,火色匀、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深受大众喜爱。除了是“乾州羊肉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也是外出旅行或馈赠亲朋的佳品。
乾州是乾县的旧称。唐朝时,曾在这里设立州府而得名。在《易经》八卦里,西北方称之为“乾”,而乾县的位置恰恰在古城西安的西北方向,故得名为“乾县”。这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民风淳朴,物产丰饶,是关中地区盛产小麦的县份。因而,这里的群众多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并能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尤以
锅盔、
挂面驰名。 人常说,“
乾县有三宝,
锅盔、
挂面、
豆腐脑。”
乾州锅盔相传为修建乾陵时的民夫创制。修筑乾陵,工程浩大,征集的民工和监工的军队数以万计。每日需要大量饭食,一时难以制作出来。于是,民夫便用头盔烙饼,以应急需,这样烙出的饼,形似头盔,所以就叫“锅盔”。这种锅盔香味异常,既耐饥,又久放不馊,颇受民工和士卒的欢迎。后又经不断改进,更加可口。乾陵修成竣工后,随着修筑乾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锅盔馍”,却因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世代相传,延续到今。
20世纪60年代,谢觉哉、郭沫若同志参观乾陵时品尝了乾州锅盔后连声称赞:“乾州锅盔,名不虚传”。
制作介绍
做法一
乾州
锅盔的制作材料:乾州锅盔以当地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调料、芝麻、食油。品种有
油锅盔、调料锅盔和普通锅盔三种。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和面、制胚、烘烤三道工序。
材料:面粉5000克,酵面500克,食用碱适量。
步骤:1.将面粉、酵面、碱面放入盆内,加温水和成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木杠边压边折,并加入面粉反复排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即止。
2.将面团分成小块,逐块用木杠转压,制成直径约26厘米、厚约2厘米的菊花形圆饼坯。
3.把三扇鏊用木炭火烧热,置饼坯于上鏊。此时火候要小而稳,使面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更主要的是使饼坯的波浪花纹部分上色。
4.然后进入中鏊(中鏊是一面火,火力较旺,鏊内放一个铁圈,把饼放在圈上)烘烤。
5.五六分钟后,取出放在另一平鏊上,用小火烙烤。
6.要勤看、勤翻、勤转,做到“三翻六转”。烙至火色均匀,皮面微鼓时即熟。
要领:1.面团要硬,越硬越好,杠压要用力均匀,使面团均匀光滑;
3.锅温不宜太热。
做法二
面粉十斤,水四斤(水温要按季节),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碱面按季节0.5—1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棍边压边转,制成直径八寸,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
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被木棍压后产生的波浪馍面上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定形,然后进行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放一个铁圈,将馍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
继承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制作乾州锅盔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用制作乾粥锅盔的方法还可制成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
把原来柴禾烧在小锅内烙制改成了用煤烘烤在鏊内烙制,把原来用手揉面改成了用木杠压面。这样以来上下烘烤,温高气保,火色均匀,熟的足到,达到耐存放的目的。用木杠压面,面排揉的到,能使馍色增白,香气浓郁,味美可口。
制作方法是:面粉十斤,水四斤(水温要按季节掌握),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碱面按季节零点五至一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然后进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
口感特色
色泽浅黄,皮薄中厚,表面鼓起,层次分明,口感筋道,香醇浓郁,酥香可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