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二十八调指中国隋唐至宋代燕乐所用的宫调系统。历代帝王在汉族民间和西域地区的音乐家中征集宫廷乐工。燕乐二十八调长期应用于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对宋代后的词曲、戏曲、说唱、器乐等诸种俗乐也具有影响,所以现代也有人称之为俗乐二十八调或简称二十八调。
发展历史
燕乐二十八调的宫调系统理论观念﹐一方面继承了汉族的从相和歌﹑吴声﹑西曲到清商乐中的传统宫调观念﹐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域传入的主要是龟兹的乐调观念。二十八调中有几个调沿用了龟兹调名﹐如沙﹑般涉﹑鸡识。後者经演变写作「乞食」﹐又分大小﹐简称「大食」﹑「小食」。至於龟兹调名的来源﹐尚有争论﹐有人认为主要受印度文化影响﹐有人认为传承了西亚古文明,不排除鸡识即是指阿拉伯帝国(大食帝国)﹔也有人认为是汉代中原乐理术语的龟兹语意译。
调式特点
燕乐二十八调所用的调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以七声音阶为基础
十二律中以黄钟、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夷则、无射(按北宋律高标准论)作各调之宫确定调高得七个调域(古人称“七均”或“七宫”),在每一个调域的七声音阶中只选用4个音当主音。借用现代唱名来说﹐在7个自然唱名排列成的音阶中﹐只有6、7、1、2这4个音可当主音﹐按照隋唐宫廷认可的理论﹐分别称之为羽﹑角(闰)﹑宫﹑商。其中的角并非正角而是以闰(变宫)为角。
同一均(调域)的宫调与角调相距小二度
即用这均的变宫为主音来建立角调式﹐这是下徵调音阶形态的民间音调反映到理论上的结果﹕下徵调(新音阶)是包含清角的音阶形态﹐此清角从汉族古代雅乐理论所
遵奉的正声调(古音阶)观念看来是宫音﹐把清角硬认作一均的宫音以後﹐实际音调里的角音就处在变宫的位置上了。在每一均的变宫位置上的角音﹐称为「闰角」﹐以区别於宫音上方大三度的「正角」(每均的正角照例不作主音)。
商角同用
虽然对28个调的理论归类分为宫﹑商﹑羽﹑角4种﹐每种可处在7个不同的调域(均)﹐分别统称七宫﹑七商﹑七羽﹑七角﹐唯独不见徵调﹔但实际上﹐清乐的角调名称都是从被归入雅乐的「商调」类的调名中,派生出来﹐而按清乐的声名,雅乐商调正好是清乐徵调,高於角调小三度。上述越角(清乐角调)与越调(雅乐商调,即清乐徵调)的关系就是这样。从共用名称的关系中可以窥见﹐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同在同一组的五正声宫调系统(指清乐系统)﹐角调所强调的主音位於雅乐商调主音下方小三度,也是当作正声来用的﹐那麼它实际上就不是商调,而是附加清角的徵调式了(清乐有清角声无变徵声,此处意指雅乐徵调假用清角以代变徵)。这就是说﹐虽然在理论归类时,由於宫廷雅乐理论不承认清角的地位﹐而把民间音乐中实际存在的下徵调音阶形态的徵音,硬看做正声调音阶形态的商音﹐因而徵调一类在理论系统中未能成立﹐但实际上民间音乐在作为宫廷燕乐,参与演出时﹐是有徵调式的曲调﹐徵调是名亡而实存。其他六均﹐情况无不如此。这类具有共同名称﹑共同五正声而两调式主音相距小三度的规律性联系﹐在後人记述中称之为「商角同用」﹐这恰好说明实际上是徵、角调式交替。
八音之乐
燕乐调又用「应声」﹐位置在宫商之间﹐在角调的曲调中应声更为常用﹐世称「八音之乐」。从雅乐理论观念看来比宫音高半音的应声﹐在清商乐的曲调里是比清角高半音的变徵﹐它的加入在下徵调音阶中糅进了正声调音阶的因素。以道调宫﹑小食调一均为例。「八音之乐」的存在﹐说明新古两种音阶形态在燕乐的某些曲调中已经综合运用。
宫逐羽声
燕乐调「七羽」的俗名﹐多数不带「羽」字﹐直呼为「中吕调」﹑「仙吕调」等﹐而同它有共同名称的宫调俗名﹐则添加「宫」字﹐确指为宫﹐如「中吕宫」﹑「仙吕宫」等﹐这既说明﹕宫调式常是从同宫系统的羽调式派生而来的﹐这又是一类具有共同名称﹑共同五正声而两调式主音相距小三度的规律性联系﹐在後人记述中称为「宫逐羽声」﹐实际上常有附加变徵的羽宫调式交替﹔又说明﹐中吕调﹑仙吕调等象般涉调一样﹐其来源是七声音阶的「re调式」﹐实际旋律中不限於用羽调式的音调﹐很可能包含有商调式(附加清角)的音调﹐甚至徵调式(附加清羽)的音调在内﹐自由转换﹐以中吕宫﹑双调一均为例。
相关研究著作
对燕乐二十八调的记述与研究﹐中国历代有不少著作﹐相关典籍原始如唐段安节的《
乐府杂录》﹑唐杜佑《通典·乐》﹑宋王溥《唐会要·诸乐》、宋陈暘《
乐书》﹑宋沈括《
梦溪笔谈》﹑《宋史‧乐志》中的“蔡元定燕乐书”﹑王灼《
碧鸡漫志》﹑张炎《
词源》﹑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其中有不少典籍是将二十八调体系置于八十四调体系中论述的。近来有清凌廷堪《
燕乐考原》﹑日本学者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岸边成雄《西域七调研究》﹑《燕乐名义考》﹑中国学者
杨荫浏《
中国音乐史稿》、邱琼荪《燕乐探微》、郑孟津《词源解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