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
鲁迅散文作品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5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0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所蕴含的虚伪、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沉重压制。同时,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作品原文
《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罪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1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2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3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4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5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6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7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8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9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10和《玉历钞传》11,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12,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当前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13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尔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其实这论法就是谋杀,他就这样地在他的人生中寻出欢喜来。阿尔志跋绥夫只发了一大通牢骚,没有自杀。密哈罗夫先生后来不知道怎样,这一个欢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寻到了“什么”了罢。诚然,“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情热,是毫无危险的。”
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无法追改;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总而言之,还是仍然写下去罢: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14。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要以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15,“黄香扇枕”16之类的。“陆绩怀桔”17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18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19,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20和“郭巨埋儿”21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22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僊23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24《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25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26,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27,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28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29《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回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我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30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词句注释
1.“文学革命”:指五四时期在马列主义影响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在1917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初步展开。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它成为新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对封建势力所维护的旧文学和文言文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2.《开河记》:传奇小说,宋代人作。记叙了隋炀帝令麻叔谋开掘汴渠的故事,其中有麻叔谋蒸食小孩的传说。
3.“跳到半天空”等语:是陈西滢在1926年1月30日《晨报刖刊》发表的《致志摩》中攻山鲁迅的话:“他常常的无故骂人,……可是要是有人侵犯了他一言半语,他就跳到半天空,骂得你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
4.“言者心声也”:语出汉代扬雄《法言·问神》篇:“故言,心声也。”意思是说,语言和文章是人的思想的表现。
5.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1926年4月17日)的《闲话》中说:“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
6.“象牙之塔”:最初是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1804-1864)评论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1797-1863)的用语,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家的小天地。
7.《儿童世界》:一种供高小程度儿童阅读的周刊(后改半月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内容包括诗歌、童话、故事、谜语、笑话和儿童创作等,1922年1月创刊,1937年8月停刊。
8.“人之初性本善”:旧时学塾通用的初级读物《三字经》的首二句。
9.魁星:奎星的俗称,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最初在汉代人的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昌”的说法,后来被附会为主宰科名和文运兴衰的神。魁星像略似“魁”字字形,一手执笔,一手持墨斗,上身前倾,一脚后翘,好像正在用笔点定谁将在科举中考中的样子。旧时学塾初级读物的扉贞上常刊有魁星像。
10.《文昌帝君阴鹭文图说》:据迷信传说,晋时四川人张亚子,死后成为掌管人间功名禄籍的神道,称文昌帝君。《阴鹭文图说》,相传为张亚子所作,是一部宣传因果报应,散布封建迷信的画集。阴鹭,即阴德。
11.《玉历钞传》:全称《玉历至宝钞传》,是一部宣传迷信的书,题称宋代“淡痴道人梦中得授,弟子勿迷道人钞录传世”,序文说它是“地藏王与十殿阎君,悯地狱之惨,奏请天帝,传《玉历》以管世”。共八章,第二章《〈玉历〉之图像》,即所谓十殿阎王地狱轮回等图像。
12.“睚眦之怨”:出自《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睚眦之怨,意即小小的仇恨。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3卷第70期(1926年4月10日)发表《杨德群女士事件》一文,以答复女师大学生雷榆等五人为杨德群辩诬的信,其中暗指鲁迅说:“因为那‘杨女士不大愿意去’一句话,有些人在许多文章里就说我的罪状比执政府卫队还大!比军阀还凶!……不错,我曾经有一次在生气的时候揭穿过有些人的真面目,可是,难道四五十个死者的冤可以不雪,睚眦之仇却不可不报吗?”后文提到“‘公理’作宰,请酒下跪”,也是对陈西滢、杨荫榆等互相勾结迫害进步学生的嘲讽。
13.大谈“言行一致”: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3卷第59期(1926年1月23日)《闲话》中曾说:“言行不相顾本没有多大稀罕,世界上多的是这样的人。讲革命的做官僚,讲言论自由的烧报馆”。这里说的“做官僚”,是指鲁迅在教育部任职;“烧报馆”,指1925年11月29日,北京群众在反对段祺瑞的示威中烧毁晨报(反动政治集川研究系的报纸)馆的事件。
14.《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编,主要辑录古代所传24位孝子的故事。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是旧时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
15.“子路负米”:子路,孔丘的学生,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卞(在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家语·致思》中,子路自述“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蕾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16.“黄香扇枕”:黄香,东汉安陆(在今湖北)人,九岁丧母,《东观汉记》中说他对父亲“尽心供养,……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17.“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三国志·吴书·陆绩传》说他“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归欲遗母。’术大奇之”。
18.“哭竹生笋”: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唐代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中说:“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之为出。”
19.“卧冰求鲤”:晋代王祥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的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0.“老莱娱亲”:老莱,传说是春秋时楚国人。《艺文类聚·人部》记有他七十岁时穿五色彩衣诈跌“娱亲”的故事。
21.“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陇虑(今河南林县)人。《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刘向《孝子图》说:“郭巨,……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为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举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遂得兼养儿。”
22.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代理学家、诗人。这里的一段话,原是汉代郑玄关于《周礼·春官·小师》的注释,后被朱熹用作他的《论语集注·微子》中“播鼗武入于汉”一句的注释。
23.小田海僊(1785—1862):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文人画家。他画的《二十四孝图》是1844年的作品,曾收入上海点石斋书局印行的《点石斋丛画》。
24.师觉授:南朝宋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不仕。他所著的《孝子传》八卷,已散佚;有清代黄奭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中。
25.《太平御览》:类书名,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李昉等奉敕撰。初名《太平总类》,书成后经太宗阅览,因名《太平御览》。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门,所引书籍共一六九○种,其中不少现已散佚。
26.邓伯道弃子救侄:邓伯道(?—326),名攸,字伯道,晋代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东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据《晋书·邓攸传》载,石勒攻晋的战乱中,他全家南逃,途中弃子救侄。
27.伦纪:即伦常、纲纪,指封建的“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等道德规范,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准则。
28.道学先生:道学,又称理学,即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当时称为道学。道学先生,即指信奉和宣扬这种学说的人。
29.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他作的《孝子传》已亡佚,有清代黄奭的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代表作品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曾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
30.《古孝子传》:清代茅泮林编,是从“类书”中辑录刘向、萧广济、王歆、王韶之、周景式、师觉授、宋躬、虞盘佑、郑缉等已散佚的《孝子传》成书,收入《梅瑞轩十种古逸书》中。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旗手。1909年受聘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任生理卫生学和化学教员兼日籍植物教员铃木珪寿的日语翻译。在校期间,为“木瓜之役”的主要参与者。1910年6月,应蔡元培之邀,赴绍兴府中学堂任监学。辛亥革命后任职教育部,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授课。1918年,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6年南下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专事创作。1930年参与发起并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病逝。
创作背景
《二十四孝图》写于1926年5月10日,距“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到两个月,是鲁迅结合现实斗争,用散文形式批判封建思想和反动势力的重要文章。
这个时期,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空前激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运动方兴未艾,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受到革命洪流的猛烈冲击。反动派慌了手足,疯狂屠杀革命群众,又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叫嚷“治国之道,纲纪为先”,通令全国恢复祀孔,强制学校普遍读经,还把《百孝图》这个封建糟粕,重新翻印成《男女百孝图全传》,滥肆发行。作为北洋军阀帮凶的反动文人也争相附和,恶毒否定新文化运动。1925年封建复古派重新办起以反对新文化运动为目的,旨在提倡复古主义的《甲寅》周刊,叫嚣“读经救国”,公开咒骂白话,企图扼杀“五四”运动成果。而胡适陈西滢等“现代评论派”为之拍手叫好,胡说《甲寅》愈办愈有“生气”。新老复古势力狼狈为奸,摆开阵势疯狂向新文化运动反攻倒算。和反革命势力浴血奋战的鲁迅,在“三一八”惨案之后,被北洋军阀迫害,流离在外。鲁迅坚持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在十分艰难的处境中抱病写了《二十四孝图》,这是直接刺向孔孟之道的锐利投枪,同时也是一篇批判北洋军阀及其走狗的战斗“咒文”。
诗文赏析
鲁迅一开头就用极其强烈的感情表示了对“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极端仇恨,要用“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对一切反对白话者加以诅咒,就是“坠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短短数语,迸发出同反革命复古势力坚决斗争的强烈火花。
接着,鲁迅通过儿童读物的改革遭到“阻遏”的事实,有力揭露了复古势力的危害;他们为了维护和强化孔孟的思想统治,“别有心肠”地“竭力”用封建思想毒害和虐杀儿童,“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鲁迅深刻地指出:“麻胡子”是要吃人的,但是,麻胡子吃人“不过尽他的一生”,而复古势力用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毒害和束缚儿童,比麻胡子更凶狠,“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这里的严重性是多么惊心触目!鲁迅指出:提倡古文,反对白话文,扼杀文化革命成果的,“都应该灭亡”!鲁迅用复句特别强调了这个思想,这既是对他们的愤怒咒词,又是严正的判决。
鲁迅深知“诅咒”要招来敌人的疯狂反扑,“现代评论派”之流的“绅士”,难免要“掩住耳朵的”。鲁迅鲜明表明自己的立场,铿锵有力地说,尽管他们要造谣诬陷,“但这些我都不管”,即便从半空中跌下来,就是在跌下来的中途,还要重申自己的主张o这话充分表现了他誓与黑暗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坚韧意志。
鲁迅在回忆童年没有什么可看的“枯燥而死”的生活,吊唁“永逝的韶光”时,结合现实斗争,揭露了“现代评论派”造谣中伤的卑鄙手段。他从画阴间的图画,引出在旧中国“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但即使是这样,阴间还有比阳间好的地方:“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给“绅士”们以一个重击。鲁迅又引了密哈罗夫的卑鄙言论和可笑逻辑,揭露“现代评论派”在黑暗的中国、流言的治下,侈谈什么“言行一致”,是和密哈罗夫同样无耻,其实质“就是谋杀”。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颂扬阴间就应当去自杀。然而鲁迅颂扬阴间,是抨击现实,他们那套谬论根本无损于鲁迅的一根毫毛。其间说到“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也是顺手对北洋军阀的走卒“现代评论派”以沉重的一击。在这里,鲁迅将追忆往事跟抨击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
文章后半部,鲁迅为了深入抨击“反对白话者”,选择了反面材料《二十四孝图》,全面加以批判,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及其走狗文人尊孔劝孝的政治目的,使读者看清他们所维护的旧事物是如何反动腐朽,荒唐可笑,进一步指出维护旧事物者必然灭亡的结局。
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批判,是从他童年的感受开始的,着重揭示“孝道”的虚伪性、残酷性和欺骗性。鲁迅对“孝”的最初认识,无非是“听话”“顺从”,可是当他得到《二十四孝图》之后,感到做“孝子”并不这样简单。做“孝子”是既“难”,又“险”,而且要“诈”,其中充斥荒诞离奇的谬论,令人肉麻的造作。文章列举了“陆绩怀桔”“哭竹生笋”和“卧冰求鲤”等所谓孝子事例的分析,说明孝道是骗人、害人之道,是万万不能“仿效的”。如去卧冰求鲤,恐怕“鲤鱼还不及游过来”,早就“冰破落水”,辛辣地讽刺了此事的荒谬。
对“孝”的故事作概括性的批判之后,作者抓住最使人反感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深入剖析,进一步揭穿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七十多岁的老头,老态龙钟,却要穿上五色斑斓之衣,摇起拨浪鼓在父母面前作婴儿戏,真是丑态百出,令人作呕。鲁迅又抓住老莱子的“诈跌”,突出批判“孝道”的“诈”。鲁迅说:“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诈”字活灵活现暴露了孝道的虚伪,同时又顺手向包括“现代评论派”在内的一切造谣“专家”一刺。鲁迅进而通过古今版本的比较,说明后来的“君子”,硬是把老菜子的真跌改成“诈跌”,“以不情为伦纪”,实在是“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诈”是孔孟孝道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把戏和巧伪奸诈的阴险心理。
郭巨为了尽孝,忍心将活泼泼的三岁儿子活活埋在“不见底”的深坑里。这里“孝道”的残酷性已经一目了然。鲁迅透过现象抓住“孝”的本质,更为深刻地指出:所谓“孝道”,主要的尚非肉体上的戕害,而是思想上的毒害和精神上的虐杀。明明是被杀的却还要将他画成“高高兴兴”地笑着,残杀儿童的郭巨不但未被惩罚,反倒成了载入书册的名“孝子”。吃人也能“假借大义”,遮掩菲名。这就把“孝道”的吃人本质揭露无余了。
送《二十四孝图》给鲁迅的儒者,本想宣扬“孝道”,结果适得其反。鲁迅原先和祖母、父亲的感情是好的,可是,看了《二十四孝图》以后,他怕听到父母愁穷,怕看见他白发的祖母,反而造成感情上的对立和隔阂。他在文章的结尾讽刺道:“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这就宣告了孝道这帖反动统治阶级的蒙汗药完全失效,指明了他们骗局的破产。
宣扬封建孝道,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孝的骗人,鲁迅幼年时已有所知,什么“哭竹生笋”“卧冰求鲤”,以及“天赐黄金”等,那时“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但对孔孟“孝道”本质上的认识,那是随着阶级斗争的实践而逐渐加深的。鲁迅在《十四年的“读经”》中指出:“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向来总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诏天下’,而且又‘以贞节励天下’ (《华盖集》)而大谈仁义道德的尊孔读经的鼓吹者,又恰恰是一肚子男盗女娼。鲁迅曾把这些人比做“聪明人”,把被这些人所骗而上当的喻为“笨牛”。在本文中,鲁迅深刻指出,所谓孝的倡导者自己是从来“不实行”的,“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这是多么生动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宣扬孝道的实质啊!他们不过是借之以欺骗和愚弄人民,维护其反动统治罢了。
一切反动派当着“渐近末路”的时候,总要把尊孔当做“敲门砖”来“敲开幸福之门”,但是他们无不以失败告终。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也不例外。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凡属倒退行为,结果都和主持者的原来的愿望相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二十四孝图》反映了童年鲁迅反封建思想的萌芽,有助于我们理解鲁迅所说的这句话:“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坟?写在〈坟〉后面》)此后,鲁迅又写了大量文章,从多方面对孔孟之道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成为一个向着孔家店挥刀猛进、冲锋陷阵的英勇旗手。
这篇散文内容既丰富又深刻,而鲁迅在同尊孔复古派作斗争中显现出来的巧妙战斗艺术,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抓住反面典型加以揭露批判,指出它们的荒唐可笑。但鲁迅批判《二十四孝图》,并没有把二十四个行孝之事逐一批驳,对有的孝事干脆一字不提,有些则几笔略过,但却集中笔力狠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层层深入,剖析入理,把二十四孝的实质问题统统包括在内。鲁迅拿这两件“孝”事开刀,乃是精心选择的结果。因为在《二十四孝图》中,它们最能说明孝道的本质,各自起了反面典型的作用。鲁迅抓住它们批判,使文章显得精练和锋利。
文章撒得开,收得拢,层次分明,紧扣中心。初看,鲁迅似乎写了许多与《二十四孝图》并无直接关系的事物,仔细分析却毫无繁杂之感。文章可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从反对白话这个现实入手,追忆童年,联想古今儿童读物,又巧妙过渡到《二十四孝图》,结构很严谨。而这条线索又始终贯串着抨击封建军阀及其走狗文人开倒车、搞复辟这样一个中心。全文的前后两个部分,在这个中心上互相联系起来。写古今读物,有利于对比,说明了复古势力像“麻胡子”一样吃人;回忆童年对《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则鞭挞了北洋军阀搞复辟的罪行,同时暴露封建复古势力的黑暗没落,说到密哈罗夫和阴间,又有力揭露了复古阵营中“现代评论派”的卑劣手段。总之,作品既无拘无束,通篇又扣紧主题,既发挥了散文的特点,又保持了文章特有的集中性。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批判有力,真是纲举目张。
作品评价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朱崇科:“《二十四孝图》是一个主题繁复、形式杂糅的文本。在主题上,它立足于鲁迅自我的童年经验,其实在批判之余也指向了中国‘新’儿童的生成期冀;同时,该文中也呈现出较强的现实介入与情绪反弹,主要就白话文、流言等议题进行解剖,而最终鲁迅还是相对克制,又回归了《朝花夕拾》散文的本体创设和情感结构梳理的整体基调。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也呈现出其悖论性:一方面置身传统又挖祖坟批判传统同时又不得不(无意识)践行传统,而另一方面,他也更因此期待又部分实践文化革新。”(《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学术丛书 论朝花夕拾及其周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董大中:“鲁迅把这篇文章编在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里,就确定了文章的性质。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思维路径,比较曲折。这也是回忆文章常有的思维特征。总之,把这篇文章说成‘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残酷’,说它‘指出统治阶级企图向人们灌输这种封建道德’,不符合文章本身的内容。”(《鲁迅生平研究》)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董佩华:“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引用典故,巧妙地结合自己(儿童时期)对典故的旁解,为写作打开了另一条路径。”(《智听版〈朝花夕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20:2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