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传感器
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二氧化碳传感器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作物干重的95%来自光合作用。因此,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浓度也就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简介
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需求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大气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物,其浓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光合效率,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期,抗逆性,质量,产量等。但其含量过高除了会产生温室效应等多种影响,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当浓度达到0.3%时人们会出现明显的头痛,达到4%-5%时会感到眩晕室内环境尤其是在空调房间,环境相对密封,如果长时间不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升高,对人体健康不利,根据2003年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日平均二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标准值不超过0.1%。
发展历程
1850年,英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排放量几乎是第二大排放国美国的6倍。此外,前五大排放国还包括法国、德国和比利时。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排放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紧随其后。
为了解决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的环境污染,研发一款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很有必要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检测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成分。
国外发达国家对吸收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最早用光谱吸收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气体浓度测量研究的是日本 Tohoku 大学的 H . inaba 和K . Chan等人,在光纤透射窗口波段范围内,作了一些气体传感的基本研究。
1979 年,他们提出利用长距离光纤进行大气污染检测, 1983年,他们将LED作为宽带光源,配合窄带干涉滤光片,对甲烷在1331 . 2nm附近的光谱进行检测,在这一系统中的气室长度为0 . 5m,传输光纤为10km长的多模光纤,接收器件采用冰和甲醇混合制冷的锗探测器,系统最小探测灵敏度为25% LEL (气体爆炸下限)。其后, 1985年, H.Inaba 和 K . Chan 及 H.Ito等人又用InGaAs材料LED作为光源去对准甲烷在 1665.4 nm处的谐波吸收峰,系统最小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国内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生产和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是固体电解质式、钛酸钡复合氧化物电容式、电导变化型后膜式等,这些传感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气体选择性差、容易出现误报,并且系统需要频繁校准,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直到2005年中国非分光红外(NDIR)气体传感器技术研究才取得新进展,但是,其关键元件仍然需要进口。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在中国无论是在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在替代进口各方向都有明显优势,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用
二氧化碳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蔬菜需二氧化碳浓度一般1000~1500ppm。因此,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亏缺相当严重,成为影响塑料大棚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塑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保证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从而使用气肥。保证蔬菜、食用菌、鲜花、中药等提早上市、高质高产。
分类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该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
催化二氧化碳传感器
是将现场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转换成标准4-20mA 电流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 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及水处理等行业。
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
混合气体的总导热系数随待分析气体含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原理制成,由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电桥的两个臂,遇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小,遇非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大(空气背景),桥路输出电压变量,该电压变量随气体浓度增大而成正比例增大,补偿元件起参比及温度补偿作用,主要应用场所在民用、工业现场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烷类等可燃性气体及汽油、醇、酮、苯等有机溶剂蒸汽的浓度检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6:18
目录
概述
简介
需求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