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棘犁齿鲷(学名:Evynnis cardinalis)是鲷科、犁齿鲷属
鱼类。体呈鲜红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青色小斑点散布。背鳍硬棘12枚,其中第三、四枚硬棘延长成丝状,但质地仍硬,易于折断,软条10—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侧线鳞片数58—64枚。体长可达40厘米。
在认识初期,对“Evynnis cardinalis”的命名存有较大争议,早期将二长棘犁齿鲷归为二长棘鲷属,并以二长棘鲷命名。随着研究的深入,之后伍汉霖等对二长棘鲷属重新分类,将其并入犁齿鲷属,对二长棘鲷更名为中国国内常用名——二长棘犁齿鲷。
体椭圆形,侧扁,背缘隆起度大,深弧形,背面狭窄,腹面圆钝,近平直。头中大,前端甚钝。尾柄短高,长大于高,后部分叉。吻钝。眼中大,侧上位,距鰓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眼间隔凸,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眼前方;前鼻孔较小,圆形,有鼻,后鼻孔较大,卵圆形。口较小,端,略倾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具犬齿4枚,两侧具臼齿2行,外行前部齿略尖,内行前部齿粒状;下颌前端具犬齿6枚,两侧臼齿与上颌相同;犁骨和腭骨均无齿。
鳃孔大,前鰓盖骨后缘光滑,鰓盖骨后端具1扁平钝棘;
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
体被中大弱栉鳞,头部鳃盖部被鳞,颊部被鳞6行,背鰭及臀鳍鳍棘基底均具发达鳞鞘,鳍条部基底被细鳞。侧线1条,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背鳍鳍式Ⅻ-10,尾鳍鳍条数17,
臀鰭鰭式Ⅱ-9,腹鳍鳍式Ⅰ-5,胸鳍鳍条数15,背椎骨,
侧线鳞57—64,侧线上鳞7,侧线下鳞15,脊椎骨10+14。背鳍1个,起点位于胸鳍基部上方,鳍棘部和鳍条部相连无缺刻,第3和第4鳍棘延长呈丝状,各鳍棘平卧时可左右交错折叠于鳞鞘沟中。尾鳍叉形。臀鳍小,与背鰭鳍条部相对,同形,第2鳍棘最粗壮。
腹鳍较小,位于胸鳍基底后下方。胸鳍尖长,侧下位,后端伸达臀鳍起点上方。体红色,带银色光泽,腹部色浅,体侧有数列纵向且显著的蓝色点状线纹。
洄游:在中国南海的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洄游主要表现为:冬季二长棘犁齿鲷产卵群体游向北部湾东北部;春季产卵后的群体分散至湾内各处,当年生幼鱼则在东北部浅海区育肥成长,至5月之后鱼群逐渐向整个湾内扩散。在中国闽南、台浅渔场,于4—8月二长棘犁齿鲷索饵群体广泛分布于中北部近岸,尤以东梳和兄弟岛周围海域分布最为密集。
在中国的闽南、台浅渔场二长棘犁齿鲷的产卵期为12月至翌年3月。在产卵期间常集群游向近岸水域,相对集中在该渔场内侧近岸海域及台湾澎湖周围一带海域。在中国南海的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在12月—翌年3月进行繁殖,其补充季节始于5月,8月达到峰值。
根据生物学及年龄鉴定资料,二长棘犁齿鲷1龄鱼体长为110—120毫米,体重65—85克。相当部分当年生个体叉长为119毫米能达到初次性成熟,1龄鱼全部达到性成熟。
二长棘犁齿鲷生命周期较短,性成熟早,是生长速度较快的经济鱼类。在中国的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资源丰富,底拖网全年均可渔获,其产量占底拖网总渔获量的10—15%,居各渔获物种类产量的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