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式玉(1904-1969.08.06),山东临淄县(今临淄区齐都镇)葛家庄人。1924年随父赴日,先在早稻田东洋音乐学校学音乐,1926年又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攻读文史。1930年回国,在北平燕京大学教日本史,并在燕大图书馆日文部担任编目。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离开北平去甘肃省藏族聚居区,在拉卜楞寺从事边疆教育工作。同时学习藏语文,研究藏族宗教,调查研究民俗,兴办藏民小学,招收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入学。1942年,于式玉在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任教授。1946年,于式玉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编写日文书刊目录。1949年2月,她自英返国。同年12月,应贺龙之邀,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政策研究室的组建,后随军进藏,筹办了昌都小学、拉萨小学。1956年,调回内地转入西南民族学院工作。1959年,调入四川师范学院任教授。1969年8月6日在成都病逝。
于式玉,今临淄区齐都镇葛家庄人。于式玉是
于明信先生的长女。1924年随父赴日,先在早稻田东洋音乐学校学音乐,1926年又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攻读文史。
1930年回国,在北平
燕京大学教日本史,并在燕大图书馆日文部担任编目。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敌伪利诱逼迫于式玉出任北大学院院长,让其丈夫——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
李安宅任北大女师校长,于、李二人誓不为敌伪效劳,双双离开北平去甘肃省藏族聚居区,在拉卜楞寺从事边疆教育工作。同时学习藏语文,研究藏族宗教,调查研究民俗,兴办藏民小学,招收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入学。1942年,与丈夫李安宅先后赴成都。李安宅应聘在
华西大学任社会系主任,于式玉在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任教授。1946年,于式玉赴美国
哈佛大学图书馆编写日文书刊目录。李安宅也于1947年应聘赴美,在
耶鲁大学研究院任客座教授。1948年两人转赴英国。1949年2月,她自英返国。同年12月,应
贺龙之邀,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政策研究室的组建,后随军进藏,筹办了昌都小学、拉萨小学。1956年,调回内地转入西南民族学院工作。1959年,调入四川师范学院任教授。1969年8月6日在成都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