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捷,著名时尚摄影教育家,新锐人像摄影师。现任北京清澈海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影总监。长于文化人像和时装人像的创作。凭借其多元化的身份,遵从自我发展的多种可能,游刃于商业时尚影像和观念艺术摄影。定向于真实的娱乐、商业和纯个人视觉趣味的创作。积极推动商业影像的市场化,关注新锐潮流影像及商业摄影的实践与推广。
个人简介
于捷,1970年生于北京,1993年毕业于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大学期间受到后来被称为“魔岩三杰”之一的张楚鼓励开始实践摄影,曾以他为原型拍摄了第一张严肃意义上的人物肖像。师从著名诗人严力,曾参与严力创办的“一行”当代诗歌分会的摄影工作。在严力的启蒙下开始对艺术的探索。1994年开始自由职业摄影,参与电视剧《红绒花》的剧照拍摄,与此同时参与大量影视宣传图片的拍摄。1997年以首席摄影师的身份加盟著名英文刊物《BEIJING SCENE》的视觉创作。1998年经
顾长卫推荐,1999年就读于美国萨凡娜艺术学院SCAD(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摄影专业。
2000年作为编辑部摄影师为美国纽约娱乐杂志周刊 《Time out New York》工作。200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到国内从事自由职业摄影。在
电影摄影师杨述的推荐下拍摄电影《陈云》和《无极》的平面宣传图片。2005年在执行制片人ADA SHEN推荐下为电影《华丽的面纱》拍摄全部内景宣传图片,同年与校友泰国摄影师Termist联手掌镜为时尚杂志与文化传媒企业拍摄摄影项目。
2012年4月正式成为美国Getty Image图片公司的中国签约合作摄影师。
合作客户:英特尔,杂志TIMEOUT,美国国家地理频道,Getty Image,华纳电影公司,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公司,麦当劳,TCL,全球通VIP专刊以及各大时尚出版集团。
2003-2005年 回到北京,从事自由职业摄影
2003-2010年 国内摄影从业期间,发掘新人模特,戴晓奕,傅正刚,张雪,于笑,马璟。
2004年 参与创立美空网MOKO的前身FM PLAY网络时尚资源平台。
2006年建立《晴朗天空》视觉网络杂志
作品展览
2002年10月 《个展——中国片断2002》,萨凡纳Hamilton Hall画廊,美国。八幅作品被SCAD院长Paul S.Wallace收藏。
2006年2月 《群展——全民健身》,中国美术馆。
2006年2月 系列作品《胡同的旅行》,中国美术馆。该作被列为《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组委会收藏作品。
2007年 作品《80后女孩》系列中的四幅作品由春秋季保利国际策展并拍卖收藏。
2008年11月 美国萨凡娜艺术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展览并收藏作品《胡同的旅行》之《玩儿麻将》
2008年11月 《梦想女孩》与《80后女孩》展览于中国美术馆。题为《艺术,科学,时尚》。
2010年4月 参加《巴黎——中国青年艺术家摄影展》;作品《80后女孩》在巴黎IN MY ROOM画廊展出。
2010年5月 《视觉之旅—2000-2010“纽约·北京·萨凡娜”》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个展。
2012年4月6日-16日,与英特尔Intel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合作影像主题展《科技.艺术.能量》。
教育经历
时尚影像教育经历
2005年加盟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摄影系,参与建立北京服装学院时尚影像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
2006年-2011年任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摄影系主任,并担任北京教委时尚资源影像图片库负责人,综合利用院校资源与本专业优势致力于建设与发展以时尚商业影像制作为特色的摄影专业。
2008-至今,客座于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开设《时尚影像潮流与大师流派》课程,并荣获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课程奖。
2009年11月 出版译著《高级数码时装摄影》,作者:布鲁斯·史密斯, 译者:于捷
时尚影像作品发表和出版于《Timeout New York》、《Timeout Beijing》、《Surface》、《Seasons Of Savannah》、《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5设计年鉴》、《符号》、《中国摄影》、《时尚》等杂志。
2005年《全球通》专访——《东西方无限镜像的沟通》,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影师Jeff Hutchens(2004年全美新闻摄影师协会竞赛静态影像类图片项的一等奖、野生与自然环境的二等奖的得主,美国2009PDN评选30位最有潜质摄影师之一)与于捷的影像对话。
与于捷的交往存在一种相互鼓励与刺激的关系,他的图片风格化,设计感强,不同于jeff拍摄的随机性与瞬时的唯美性。在影像的后期图片处理上,于捷的修片理念也富于启发。jeff委托于捷在中国监制扫描了一批为国家地理在世界各地拍摄的图片。在数码制作中,于捷的调色技巧让Jeff很惊奇。通常国家地理的摄影师,更忠实于前期拍摄,后期不做什么改动,但于捷对于图片的数字调整,使人们意识到这种后期调整不是增加照片的虚伪性,而是强化当时场景的真实性。于捷认为人的肉眼对颜色气氛的感受远远强于胶片,所有在胶片记录中对细节、颜色与气氛的损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后期进行最大化的弥补,从而有效还原摄影师的拍摄意图。在《国家地理》的授权下,于捷将这批底片的数字扫描版本进行了成功的“color correction”(色彩的还原校正)。
Jeff Hutchens:
于捷的作品从不同的政治、文化、历史题材中汲取了很多东西,但是又把它们重新塑造并融于一种现代的相互关联的内容中。他给一对手捧现代杂志、身着军装的夫妇拍摄的肖像就精确地反映出这一点。作品在展现出当代文化潮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政治基础的历史重要性的认同。他这么做的时候,没有取笑其中任何一方的意思,但是通过对视觉效果的调和,把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正背道而驰的观念进行了整合。
于捷的作品从技术上说是精湛完美的,但这种完美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他的图像试图传达出的感情成分中吸引开。他的摄影里没有现代时尚摄影作品中不自觉透露出的思想贫乏的问题。其作品颇具深度以及出色的感性和理性,这对于通常的摄影者来说并非是可以经常见到的东西。
艺术感悟
看着新春来临街面上彩色的挂灯和悦目的节日装饰,就感叹又一个年头过去了,看着大家都创造了很多成绩,时尚影像的潮流又催生了无数的新人和作品,年轻人创造影像的活力就像我们的房价一样在暴涨,我相信这个世纪的文化是伴随着电子产品与网络漫游的时代,也是视觉消费的年代。对于摄影而言,尽管可能有一天面对90后或00后的孩子,当我讲到当年如何奋战在暗房去计量天平配药,去等待相纸显影的惊喜,恐怕他们会是用在上历史课的态度去虚心聆听上个世纪发生的摄影趣闻,而不知所云了。
在一个生成影像越来越容易的时代,摄影的意义是什么,是一门越来越草根的流行手艺,还是精英阶层的表现深邃无边的内心的有效视觉媒介?
很多人以为拥有了好的器材就拥有了好的技术,拥有了奢华的服饰,就拥有了时尚的品味,有了高质的灯光,就得到了摄影的光影,事实上,没有人一定这么想,可很多人还是忍不住实际这么做。
“独立的态度则决定了作品的力度”。而这种态度是创作者自身的血液的无法更改的动机与审美判断力。
总觉得我们一些杂志的图页缺了些什么,也总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图片色调修不出他想要的效果,而他在试图追求外国品牌的一些色彩关系与气氛,诸不知欧美时尚制作产业都有专业预算的美术制作,严整的团队分工,加上比较高的入行门槛,颜色质感都是工作人员前期筹备到位后,在镜头前真实存在的,因为这些片子的艺术份量是稳定的预算与团队人员的技术协作堆积出来的,所以觉得永远修的没人家好,是情有可原的。而我们的一些朋友则因为杂志的预算,省钱偷懒,逼摄影师靠后期修片,使照片看起来新鲜,收益好的杂志宁愿稀释资金在去开办新的杂志,号称是抢占市场,而不愿意坚守在一本杂志增加预算将其做精,妆容不好,背景不夺目而使劲通过后期强化效果,目的不正确的修片只是减弱我们在视觉上感知事物的能力,即便我们想表现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要的也该是能够首先说服自己然后说服别人的视觉的真实感受所带来的愉快感和认同感,我们不能是一个生产影像数量多而质量不保的视觉人群,其实简单的与繁复的,朴素的与迷离的画面语言都有给人感觉的力量,只要是原创于内心的画面,直白的呈现与技术控制精准的表现,都会避免平庸而感人,刺激我们寻找画面语言的缪斯无处不在,自己的视觉敏感力才是创作影像的核心竞争力。
时尚摄影仍然是可以当艺术来搞的,事实上“没有哪个时尚摄影大师”不是个艺术家,只是他们永远会拿出一部分时间去做远离商业的时尚影像,表现自己的艺术灵魂。
摄影发展了一百七十年了,一轮又一轮的叛逆影像成为经典,从敢于把模特带到街头拍摄时装影像的David Bailey和William Klein,到拍摄美国底层流浪汉或工人的Richard Avedon和Robert Frank,从利用黑白影像定义西方白种性感女人的纽顿,到融入边缘犯罪少年从而获取最真实的现场影像的Larry Clark,新一代的从摄影的记录到纪实,再到观念纪实,
肖像摄影,人文摄影,艺术摄影,
观念摄影,时尚摄影,摄影经历了功能表达与主观表达的历程,摄影作为当代多媒体资源的核心媒介,快速构成了从工业化到电子化的进程的重要影像视觉传达的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新型的电子网络的消费时代,电子影像将会被作为一个巨大的视觉消费资源来享用,我们未来创作影像的过程就像当年的古人把酒吟诗一样的自然与畅快,随身的手机,卡片机,专业单反机,lumo相机,内置硬盘摄像机,随时记录我们的生存和消费状态,80后90后构成了影像自给自足的自拍一族,网络虚拟的展示空间,使我们每个人不单是影像的消费者还是影像的创作者。就连恶搞的Terry Richardson和不要技术只要冲动的Juergen Teller也都是时尚圈的老人了,在中国还有一种岁数一大,再混时尚圈就不好意思了的感觉,而在西方时尚影像界挑大梁的人都还是那些宝刀不老的老人带着年轻人接着混,多媒体艺术对影像的介入,CG为影像带来的虚拟环境道具及画面装饰中的特效,微博,QQ等对影像的快速传播,影像的创作与浏览越来越像精神的快餐。看来这个世纪将要到来的新的十年,年龄不是问题,技术不是问题,我们自己的时尚话语权在哪里,我们有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对我们自己的影像文化分类定义,而我们要不要认同我们的声音,要不要等待西方时尚大牌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该流行,这是我们该着急思考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自己定义我们,那就必定要被别人定义。原载:《符号》O-zine新锐视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