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珍
原辽宁省政协委员、常委
于 珍(1887-1959),字济川,铁岭县罗家房身村人。1906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学习,1911年毕业后回国,曾任东北陆军第十师师长、第六师师长、第十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高级参议等职,是东北军的元老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于珍拒任伪职,保释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区总指挥高荫周出狱。“七七”事变后迁至北平,于珍再次拒任伪职,掩护和支持中共地下党员从事地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珍先后任民革辽宁省委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员、参事室参议等,1959年秋在北京病逝。
人物生平
于珍,1887年生于辽宁铁岭。1906年8月,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历任奉天督军署参谋、奉天省警务处视察长、东三省特别警察总监处副处长等职。1914年,相继出任奉天陆军补习学堂监督、洮辽镇守使副官、陆军第29师参谋长、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
1918年秋,杨宇霆在徐树铮的拉拢下,企图发展个人势力,利用奉军的名义,冒领陆军部拨给的军款370万元,扩编4个旅,任命于珍为旅长,被张作霖知悉,下令将徐、杨撤职,于珍也被免职。1921年初,张作霖复起杨宇霆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于珍再次得到重用。1918年,奉军在其发展过程中,军官逐渐形成两大派系,即以杨宇霆 为首,于珍、姜登选韩麟春等为骨干的日本士官派和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陆大派有张学良镇威军”,下设6个方面军。张学良为第3方面军团长,但同时又任命于珍为第3方面军副军团长,于珍未到任。这是杨宇霆从派系出发插手张学良军队的决定。
1927年春,安国军第三、四方面军进攻河南。要渡黄河时,总部突然下令将于珍率领的第10军由最后调到最前面,这是在杨宇霆主张下将于珍部序列位置提前,以便使于珍部可以先行抢占河南地盘于珍占领开封后,轻敌麻痹,遭到靳云鄂部及米振标部的袭击,第10军不战而溃,于珍因此被撤职,不久改任京绥方面检阅使。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常荫槐。于珍亦被削去兵权,委以东北边防司令长宫公署高级参议。杨宇霆死后,杨家财产被杨宇霆生前亲信私吞,于珍多次向张学良据实汇报,最终将财产归还杨家。
1931年后,日本侵略者先将于珍逮捕,后多次诱其出面维护治安,均遭拒绝。他曾力保被俘的辽宁义勇军第5军团司令高荫周,使其保释出狱。1937 年后,于珍搬迁到北平闲居。1946年,任国民党东北行营中将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珍任辽宁省政协常委。1959年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人物经历
为人耿直,办事认真
吴俊升部下的汽车撞死了其部下的警察不管一事状告到张作霖处,要求与吴俊升当堂对质。吴俊升素知于珍的秉性,只好为被撞死的警察家属拿出抚恤金1万元了案。
陈兴亚去抓押李、王二人。后经于珍等人清查,杨家财产总值达100多万银元,虽被王子明东抿西抹,尚余60万元;李景明也被迫交出杨家的房产执照,由张学良将这些财产一并归还杨家。
坚决不当汉奸,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服务
奉天省警务厅厅长三谷清就住在于家隔壁,监视其活动。
于珍不但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服务当汉奸,而且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于珍有着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十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其家成为抗日者的避难处,多次掩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特派员黄宇宙,使黄宇宙在联系唐聚五抗日武装、促成临时辽宁省政府建立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于珍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另一大贡献是营救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区司令高荫周。当时,高荫周率领部队在通辽设立蒙边宣抚专员公署,其部队活动在通辽、白城子一带,曾一度攻占康平、法库等地,壮大了蒙汉人民的抗日声势,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1932年11月21日,辽北蒙边抗日宣抚公署专员、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区司令高荫周在康平县城与日本侵略军血战5天后,被迫向开鲁方向撤退。当晚,高在康平东南约二十里左右的孔空家窝棚被敌人包围俘虏。高荫周被俘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后援会千方百计营救,派徐春圃伪装成高荫周的妹妹,带着朱庆澜将军的命令和携款前往沈阳救高。于珍痛快地答应了救国会让他营救高荫周的请求,于1934年亲自去找他的旧部下、时任伪奉天省省长臧士毅保释高荫同。高荫周在于珍、臧士毅的保释下出狱,不久移驻天津。
帮爱国人士递交日本侵华证据给国联调查团
“九·一八”事变后,于珍投身到抗日活动中,他的公馆也成了抗日者的避难处。1932年4月23日当天,于珍早饭后坐在客厅里,家人通报有客人求见,来的是位20多岁的年轻人,名叫黄宇宙。黄宇宙1928年在北京大学就读,“九·一八”事变后,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指示,携张学良将军手谕,以张将军秘书身份赴东北组建辽东抗日义勇军,任副总司令。当时,他冒死前往于珍公馆的目的就是向于珍求助。此前,他已经在于珍公馆与于珍家人同吃同住了一段时间,他的一切爱国行动及费用都由于家暗中提供帮助。
4月22日,国际联盟调查团团长李顿率领的调查团到沈,国联行政院规定他们调查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形成的满洲问题。当时日本对“九·一八”事变矢口否认,黄宇宙此次向于珍求助就是希望见到李顿,呈上日本侵华证据。当时因日军严密把守,国联调查团难以接触中国人,也无法了解日本侵占东北的真相。就是在于珍公馆,于珍答应了黄宇宙的求助,最终帮他递交上了日本侵华的证据,完成了救国会和张学良交给他的使命。
心系桑梓,尽力发展家乡事业
于珍对造福桑梓却尽力而为。过去农村都是旧法接生,产妇婴儿生病,夭折时有所闻信.有鉴于此,于珍曾出资派人到助产学校学习新法接生。遗憾的是当时农村女青年文盲较多,所选学生虽有初小毕业程度,学习仍感吃力,以致中途辍学,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培养青年、造就人才方面,曾资助亲族中子女数人学习医药卫生,并有所成就。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落后面貌,他也非常关心。曾资助友人叶奇峰到法国留学,专攻农业。叶学成回国后,曾担任辽宁省垦殖委员会的高级技术人员。此外他还资助过当时因反对张作霖的独裁统治而无处安身的齐世英去日本避难。
于珍考虑到。“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同胞流入关内的人数甚多,为了使他们身后得有安葬处所,免去后顾之忧,他与至友阎宝航共同发起筹办“东北义园”,地点选在北平西郊。园内广植桃树,聘请技术员不断改良品种,育成有名的“东北义园蜜桃”,并以其经济收入,逐步扩充改善义园设备,终具相当规模。
铁岭是于珍的家乡,他曾为家乡龙首山古迹的维修解囊捐资。1928年秋,铁岭龙首山共和俱乐部筹款重修三清观塔,于珍为之捐款现大洋100元,其名列于(重修铁岭龙首山三清观塔记)的碑阴,至今仍存于慈清寺西配殿大门北侧。
亲友回忆
于珍外孙汪培元:外祖父是一个性格耿直、治军严明、严于律己的人。他不抽大烟、不饮酒、不纳妾、不打牌、不扣军饷,被称为“五不将军”。他那可贵的民族气节和清正廉明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
社会纪念
于珍公馆
在沈阳迎宾馆东侧,是一片带有浓浓历史感的建筑群,这就是于珍公馆,坐落在沈河区中山路上,地标中山路196号,见证了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和车水马龙。远看这座建筑的主楼,威严庄重,一丝不苟,大门打开的一瞬,又能看到它两侧半U形各10级的台阶和阳台上的宝瓶式雕空栏杆,尽显它的刚柔相济。
于珍公馆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透过大门望去是坐北朝南的主楼,又称“虎楼”,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一千六百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地下室有半圆式窗户高出地面。从结构上看尽显大气,也印证了此前沈阳文物专家所说的,该官邸建于于珍三十多岁也就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主楼门前东西两侧以对称式10级楼梯弧旋通入楼内呈半U形,楼体上下三层正中及左右两侧均有宝瓶式雕空栏杆,华美大方,凸显着中国特色。在一楼门前有抱厦,以四根圆形水泥廊柱支撑棚顶,二楼和三楼正中皆有半圆弧形的阳台。在主楼两侧左右各一个二层厢房,目前保存较好。
于珍遗物捐赠沈阳博物馆
2019年4月18日,于珍后人向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捐赠文物仪式在沈阳金融博物馆举行,于珍曾孙于浩将于珍生前保留下来的一批珍贵文物从洛杉矶带回沈阳,捐赠给沈阳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7: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