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江西省于都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客家人是中国古代中原的汉民族因北方连年战乱而南迁至赣、闽、粵三省交汇的边远山区后,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相互交流相互采借、相互融合、相互同化后所形成的在语言文化、礼仪习俗服饰居所诸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民系的汉民族支系。据当代人类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王东教授考证,客家先民在唐末五代间向赣南、闽西迁移的路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人赣南;第二条是出鄱阳湖溯抚河,盱河进人宁都、石城,进而到达宁化、长汀;第三条是经今江西、浙江交界处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人闽西”。从地理上看,这三条路线的中线是直达,东线越过武夷山脉南段,西线再溯贡江而上所抵达的这个后来被学者们称为“客家大本营”、“客家策源地”、“客家摇篮”的核心地带。“公婆吹”恰恰就流布在这北纬26度与东经116度交汇处的方圆约100公里以内。即从于都县东部的宽田、沙心,到会昌县北部的西江,到瑞金市中部和西部的黄柏壬田叶坪沙洲填、九堡、万田,再到宁都县东南部的固村、固厚、田埠,还有石城县中部的屏山、珠坑,以及闽西长汀、宁化等县的毗邻地带。这便从客观上表明,“公婆吹”是起源于客家民系最早的孕育、形成地区;是在客家大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成熟并流传于客家人群之中的独特的民间吹打乐乐种。
文化特征
于都客家唢呐演奏以扁鼓和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小钹、马锣,演奏中齐奏、对吹、吹打并重,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演奏者可坐可行,动作轻便灵活。于都唢呐音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的特点,分为“喜调”和“悲调”两种风格。唢呐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乐曲处理上主要采取加花、减字、变调等技巧,以实现节奏层次的变化。
于都唢呐“公婆吹”之所以得到积极地发展与传承,与自身的艺术特征密不可分。首先,从演奏风格上来看,因为对于客家人来说,能够将北方民间音乐的某些风格特征,而且对技巧性的重视等向当地民间吹打乐中融入,因此能够使于都唢呐“公婆吹”自身具有独特的特征,而且具有比较鲜明的客家音乐的特点。对于“公吹”来说,具有刚健粗犷的特征,而且比较清新与动听,而且具有高亢的特征,同时又给人一种朴实平易的感觉。而在吹奏过程中,要想达到和谐与宏壮的特征会增加小堂鼓的作用,以及小锣、大钹以及大锣等,能够体现出一板一眼的特征,而且能够结合粗细,高低音的方式。最后,对于吹打来说,可长可短,而且可坐可走,比较灵活,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其次,从曲牌特征上来看,从当前的20首曲牌中,其中包括8首徵调式,9首商调式,2首羽调式以及1首宫调式等,而且其结构都是以四句为主,也有六句的。大多数都是“起”句音调向上扬,并且高音有所延长,而对于“承”句来说,落在羽音上,而“转”句在商音上,而“合”句则是高音下行到主音。另外,大多数都是五声音阶等形式,而且也有加变宫音的形式,以此成为六声调式的形式,但是目前还没有添加清角音的。再有,就是在演奏方面来看,“公婆吹”的演奏过程中,锣鼓点发生的变化比较小,而且一直持续为“叮(小钹)当(小锣)咚(小堂鼓)”的形式。而在演奏过程中,先演奏锣鼓,然后再加入“公婆吹”,这样打击乐就会根据不变的节奏,实施伴奏。对于“公婆”与“婆吹”来说,都有各自的变化。高低八度合奏、二声部方式的合奏、分分合合与一唱一和的演奏,而且还有两只唢呐即兴演奏的形式等。因此,赣南于都吹打在组合与搭配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能够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并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一定地传承。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公婆吹是客家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内中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内容和传统积淀,在赣南文化及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承状况
如今,能演奏“公婆吹”的唢呐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不再从事演奏,而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传承乏人,于都唢呐公婆吹濒临失传,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传承人物
刘有生,男,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编号:03-0840,项目名称: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江西省于都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于都县文化馆获得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项目保护单位于都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21年6月25日,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人代表,参加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介绍了于都唢呐公婆吹并进行了现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