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二级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是云南农业大学办学最早的学院,是云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办学历史
1938年,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创建,开设农学专业。
1958年,发展为昆明农林学院农学系。
1969年,育成中国第一个粳型不育系——红帽缨不育。
1973年,实现滇型杂交粳稻三系配套。
1978年,粳型不育系的育成和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3年,获得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开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点。
1994年,更名为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998年,开设生物技术专业。
2001年,更名为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02年,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3年,获得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开设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
2007年,开设植物学硕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
2011年,招收作物、种业专业硕士。
2012年,开设药用植物资源学硕士点。
2016年,入选云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0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有4个系,4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98人(专职教师86人),其中正高职17人,副高职40人,中职34人,初职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79.6%,其中49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7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学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特殊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人,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人。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华春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郭华春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郭华春
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郭华春
省级教学名师:郭华春(2007年)、吴伯志(2010年)、刘雅婷(2015年)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7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拥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农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2010年)
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微生物学(2010年)
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2005年)、烟草栽培学(2007年)、植物学(2009年)、植物生理学(2011年)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0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设有7个研究所,拥有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建设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承担科研项目214项,累计项目经费1.2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77项,科技经费7078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75篇,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Bmc Genomics》、《Plos One》等期刊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审定作物品种59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小麦、薯类、玉米、甘蔗、油菜、中药材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与英国吾尔弗汉普顿大学、美国水稻技术公司、日本鹿儿岛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泰国卡萨赛特大学、巴西南里奥格兰德水稻研究所、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以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院院徽以绿色为主色调,金色麦穗图案下方为农业大学文字,下方为学院中文名称。
院徽中间是由发芽的植物组成,一方面体现农业大学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表现大学的广阔成长前景,换装的稻穗强调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特性及累累硕果。
文化活动
截至2013年7月,昭通市技术推广组联合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邀请了昆明日晟、云南威鑫、美国富美实、云南明晖麒圣等四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赴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开展了“三下乡”活动。
截至2016年3月,农学院工会组织全院教职工80余人参观考察“晨农农博园”暨春游活动。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学院官网.
历史沿革.学院官网.
专业建设.学院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7 14:15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