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崖画
云南省临沧市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源崖画,当地的佤族人称为“染典姆”“帕典姆”“壤典姆”等,意为“画崖”,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曼帕、丁来、吴良等10处海拔约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历史沿革
1965年,云南省历史研究所调查组在曼帕附近发现沧源最早一处崖画,后又陆续在沧源县勐省镇、镇勐莱乡和糯良乡境内发现了十七处崖画点。
2008年,沧源县勐角乡勐甘村立新溶洞发现了大面积崖画。这是云南首次发现的洞穴崖画,也是国内发现的洞穴崖画面积最大的一个点。
2018年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沧源崖画展开系统调查记录。
2024年9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工作人员经全面调查记录,已完成沧源崖画本体基础数据收集、高精度年代测定、全景三维扫描等工作,为探索崖画作画人群生活年代、生业模式、精神世界、迁移扩散等课题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遗址特点
沧源崖画,当地佤族居民也将其称为“帕典姆”“壤典姆”“染典姆”等等,其意源自傣、佤两族语言,意为“画崖”。约3000年历史,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颜料推测是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的。崖画主要是狩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及娱神等宗教活动的场面。还有战争凯旋图,上绘干栏式房屋建筑及手持兵器、驱赶猪羊胜利而归的人们。沧源崖画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已发现崖画地点17处,分布于云南省沧源县的勐来乡、丁来乡、满坎乡、和平乡和耿马县的芒光乡等地,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灰色的石灰崖石壁上画有赭红色的画图。崖画各地点的画面距地面高2~10米左右,画面积长1~30米不等,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可被识别的图像共有1100多个,大体可释的图形归纳起来分为人物、器物、房屋、动物、神抵和神话人物、自然物、符号和手记几类,内容多为狩猎,也涉及舞蹈、房屋、村落、树木、手印、战争等题材。
沧源崖画人物图形的描绘,均守正百律,以单色勒和单线加平涂,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表现人物所从事各种活动。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其中有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画作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生活记事类的,二是宗教活动类的。
沧源崖画在色彩、技法和内容风格上都自成风格。首先它在色彩表现上多呈红色,浓处似紫色,淡处呈朱红。红色是许多民族喜爱的颜色,除了因为这是自然最初地馈赠以外它也象征强健、生命、美好与幸福。其次从崖画线条粗细大小看来,先民们大多是用手指作画。其中较细小的地方,用手指蘸较少量的颜料即可画成,而大片着色处也不麻烦,用手指多涂几次便可。不过凭借清晰可见的“笔锋”推断,也有不少较大的图形创作者使用了绘画工具,但有关这类用具的实物考古尚未有发现,推测一束稻草、一把树枝、几根羽毛都可成为简单的“毛刷”。对人物细致的刻画更沧源崖画的显著特点,人物形象男性,女性之分,从人物造型装束及所持器物来看,大多数为男性。尤其是一些手印属于成年男性,据专家考证这类手印大多是崖画作者的手印,在创作记录的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独特印记融入其中。崖画人物以其装束划分,还有一些类似表演杂技的图形,如叠立人形、抛球者、顶竿等也在其中。而跳盾牌舞、以杵臼为乐器、头插羽毛的人物画样活灵活现,并且这些习俗被佤族和傣族保留。
主要遗址
沧源第1崖画点第七区崖画
沧源第1崖画点,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沧源县的勐来乡,是临沧市乃至整个云南省所发现的崖画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七区崖画群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在1420±1410米的范围内。绘制在崖壁上的崖画画面,距地面的高度,低者1米左右,高者可达11米左右。共辨识出5幅崖画。
第一幅崖画位于山崖最北侧,画面最低点距地面约2米,最高点距地面约9米,为七区发现的崖画中画面面积最大的画面,约2米×7米。崖画所依托的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岩石风化程度较为严重,已呈现出灰白色。画面上的许多细节部分已漫漶,有的能看出大致轮廓,有的颜色褪成棕黄色,颜色深浅大致相同,无叠加现象,应是同一时期所作,无时代先后。单体图像共计104个,是七区5幅崖画画面中图像个体最多的一幅。该幅崖画的内容,以人物图像为主,动物次之,符号较少。根据画面内容分析,主要表现的是狩猎、放牧、杂技表演、重大活动仪式及符号等。狩猎的对象为猴子;放牧的动物主要为牛;杂技表演有舞石球、叠立及顶竿等活动;符号除表现地平线、道路或山坡的线条外,其余符号的含义皆不明了。
第二幅崖画,距第一幅崖画的水平距离约1.5米,画面最低点距地面约8米,最高点距地面约9.5米。整体画面的面积约为2米×1.5米,为第七区图像中面积第二大的崖画画面。画面所在岩壁的一部分较为平滑,其他部分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部分岩石表面风化的程度极严重,呈现灰白色。平滑部分的岩石表面风化的程度较浅,呈深灰色,但画面也因雨水冲刷而漫漶不清,有的图像只剩下一片红色,无法辨识。整幅画面颜色呈现出与第一幅崖画一致的朱红色,画面无深浅色叠加现象,应是同一时期所作。单体图像共计90个,以人物图像为主,建筑图像次之,动物和符号图像较少。其右上方表现的画面展现为画中人物的聚居地,右下角画面,推测为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景。
沧源第2崖画点
沧源第2崖画点位于勐来镇丁来村山腰,该崖画点崖画内容丰富、主体明确,充分反映了崖画创作时段先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图案表现的是一幅较完整的村落形象及娱乐场景,图案中心为一椭圆形线条表现的篱笆或壕沟,内部描绘了整齐排列的房屋建筑,型制上表现为栏杆式建筑。四周栏杆式建筑屋顶朝内、支柱朝外,在明确的村落范围内围绕着中心两座大型栏杆式建筑呈椭圆形向心状布局,左半边房屋只绘出轮廓,右半边房屋则使用红色颜料填充,房身有尖顶及圆顶之分。村落上部有一座疑似哨所的栏杆式建筑,与村落主体共同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已经趋于稳定。因此,沧源第2崖画点村落图案表现的排列整齐的房屋显示,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沧源地区的先民可能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并形成了高度的早期社会组织形式。村落外部的图案,可以看到众多生动形象的集体性活动场景,如村落上、下部均绘有动作一致的人物群体形象,多人一臂高举一臂内弯以及挽手连臂的姿态。村落下部有两个体型较大且佩戴枝权状头饰的身份异同者,体型最大者顶部绘有两条带状物,其间有方块涂实且上下错落有致,该人物下方绘有进行集体活动的人群;另一佩戴头饰者周围同样分布着形态各异的人群,推测此图组表现了某种信仰活动。
沧源第2崖画点岩壁上还绘有持弩者,其后有七人均肩扛长杆且方向一致,从弩的方向及长杆左低右高的形态来看,由持弩者带队从村落出发向左方出征。结合该地点岩壁图案中有侧绘表示死亡者,表明当时可能出现了不同部族之间战争的活动。除此之外,持弩者最左端有一人手旁有牛角状器物,角口向上,推测与信仰活动有关。该崖画图案显示,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先民已经开展了带有信仰色彩的活动。村落图案左边有两条若隐若现的道路与疑似环壕的椭圆形相连,第二条道路上有残缺不全的人物和动物相间排列,动物形象特征疑似为猪和牛,在猪、牛的尾部跟随着手持短棍的人物,似乎在赶着温顺的家畜朝村落方向行走。村落右侧第二条道路上也有两头疑似牛类的动物与人群相间朝村落方向行走,与前述动物描绘相似,没有体现出攻击性。在村落内部,中心两座房屋左右各有一人及一杵臼,疑似舂米形象。第二地点崖画图案显示,新石器时代晚期,沧源地区先民可能已经从事着家畜饲养和农作物种植的原始农业,猪与牛可能已经被驯化并被用于祭祀或者其它活动。
沧源第2崖画点不仅描绘了猪、牛等家畜,在村落图案上端也描绘了一人手拿棍棒追赶3头疑似豹类动物的场景。该图案显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沧源地区先民可能从事定居的原始农业活动,但狩猎一采集活动可能在先民的社会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文化
族属问题
沧源崖画的族属问题有不同观点。它最初的发现者之一,云南考古学家汪宁生先生认为这个问题无法一言蔽之,由于佤族和崖画内容在诸多文化内核方面比较有相似性,可以说沧源崖画与佤族有较多的关系。同时从文献记载和来自傣族的画布分析,它与傣族先民的关系亦不容忽视。循着这个思路,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有认为沧源崖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居住在当地的傣族先民“滇越”“鸠僚”和“掸人”的作品,也有觉得其应属于佤族先民——“尾濮”,学术界尚未有定论。
文物价值
沧源崖画罕见且全面地记录了史前西南边疆地区先民的社会经济和精神世界,沧源崖画及相关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古代民族交流、扩散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史等课题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崖画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案例。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沧源崖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沧源崖画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曼帕、丁来、吴良等10处海拔约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沧源崖画(沧源第1崖画点),路程约22.1千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11: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