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民族研究机构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文革”时中辍,1979年恢复重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省属民族研究机构。现有研究人员29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1人,研究员、教授12人,副研究员、副研究员12人,助理研究员6人,实习研究员1人。其中有2人享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2人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社科专家。
基本概况
设有民族学、民族史、语言、经济、宗教、教育、艺术、考古、民族理论9个研究室;有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育学原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5个硕士点;有中韩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拍摄与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西部民俗研究中心5个研究中心;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总部办公室也设在我所。民族学是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省院省校合作学科,也是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术成就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建立以来,围绕党和国家各阶段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如承担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背景下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滇川藏结合部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问题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25种)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中外研究项目。曾编过《民族学报》、《民族研究译丛》、《民族学调查研究》等刊物,公开出版著作400余部,在国内外各种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一批学术论著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与许多国家有关学术团体建立了人员交流和资料交换关系。接待了美国、法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奥地利、越南等国的学者。多次派出学者前往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50年来,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科研成果卓著,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为政府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民族情况咨询和理论上的支持及有益参考,为中国民族学科建设与民族理论的构建作出了极大贡献。今后,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为我国的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学科的建设,为解决云南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为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咨询基地。
走向世界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作为学术交流的桥梁,引民族研究所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的有关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和资料交换关系,接待了美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奥地利、越南等国的学者。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员还先后聘于德国海德堡大学
民族研究所成立后,聚集了如王叔武、刀世勋、宋思常、汪宁生、王敬骝、黄惠昆、巫凌云、蔡家麒、杨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学家、民族史专家、民族语言学家。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批老学者相继离开了工作岗位,民研所面临着人才断层的艰难时期。为改变青黄不接的状况,现住所长赵嘉。文教授及常务副所长和少英教授等领导同志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中青年学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一是选派中青年学者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深造。二是坚持学术报告制度。以本所科研人员为主,邀请所外,院外及国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研讨。1994年迄今共举办有影响的学术报告六十余场,曾先后有云南大学的左中教授、云南省博物馆的李昆声馆长、中山大学的黄淑娉教授、厦门大学的唐国强教授以及台湾学者庄英章、魏捷兹、何翠萍、美国芝加哥大学马思中博士等,请来作专题学术报告。这对于拓宽视野、启迪思维,活跃学术空气,促进科研发展都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受到所内外科研人员的欢迎。三是出成果、育人才。为发掘和弘扬云南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云南民族出版社
历史沿革
创立与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78年)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边疆工作委员会专门起草报告,正式向云南省委请示建立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机构,经云南省委批准,1956年8月8日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时任云南省边委书记的孙雨亭兼任所长,时任省边委第三副书记、省委秘书长的侯方岳任常务副所长。研究人员有范义田、张凤歧、李文初、杨毓骧、杨毓才、王均、黄超凤、傅素裴、徐志远、高滋生等。1958年省委任命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贾敦芳为所长,侯方岳为副所长。1962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历史研究所合并。“文革”时中辍。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在中央访问团访问云南及进行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之后,收集了一些材料,但以往调查面有限,侧重点不同,可资利用的资料有限。党和政府急需较为详细的民族调查资料,以进一步研究各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问题,为制定少数民族政策提供依据。于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为一项极为重大的任务与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任务最初规定为,在4-7年内基本弄清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情况,并尽可能地搜集社会历史发展的资料和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对各民族各方面情况作系统的研究。按计划,在1956年起的七年内,有计划地派遣调查组,完成全国所有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调查;1958年完成各少数民族概况的编写;在此基础上,编纂各民族的民族志,到1962年完成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全部工作。云南调查组分为六个调查分组:西双版纳傣族组、德宏傣族组、耿马傣族组、景颇族组(附阿昌族)、佤族组(附德昂族、布朗族)、傈僳族组,同时派出七个小组赴各地搜集资料。然后再组织力量开展对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调查工作。自1956——1958年,调查组编写了许多调查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云南民族调查组和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到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六个佤族村寨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形态;对独龙族的调查材料被认为“对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有很重要的意义”,怒族、傈僳等民族的调查材料“为研究原始社会如何过渡到阶级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壮、苗、布依、傣等民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其各自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上层建筑和其他社会现象的特点。结合田野调查,为更好地保存各少数民族社会改革前的资料,开始组织拍摄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等内容的科学纪录影片。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搜集到被视为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方面最主要、最典型的一些材料,为以后一个时期内许多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资料基础,对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58年8月,第二阶段更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开始。在第二阶段的调查中,要求调查提纲与简史、简志的编写大纲基本统一。由于任务较紧,将更深入、全面的调查放在一边,而把力量集中在编写“民族问题三种丛书”上。“民族问题三种丛书”积累了大量资料,成为以后“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1960年冬以后,尽管还有一些补充调查,但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人员的主要注意力已经转向“民族问题三种丛书”,同时,随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的来临,经费上也出现了困难,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从总体上来说,即1964年基本告一段落。
回顾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应当肯定调查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参与人数之多,调查地区之广,撰写资料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根据这次调查和文献研究,编辑出版了包括各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各少数民族简史、简志三套丛书,形成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使人们更加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状况。
20世纪60、70年代的有关调查研究
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结束后,一些学者转入书斋中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进行一些个人的零星田野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联合组织的《彝族简史》编写组,于1960年写出《彝族简史》初稿,1961年5月,《彝族简史》初稿送交四川成都讨论会讨论。1963年马曜、缪莺和的《从西双版纳看西周》分三期在《学术研究》上发表,比较深入地对西双版纳傣族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进行研究。在社会历史调查中发现的有些现象,成为这一时期一些民族学家注意的焦点。宋恩常等人在云南宁蒗县调查时发现的母系制材料(宋恩常:《纳西族的母系家庭》,载《民族团结》1962年8期)披露后,受到民族学研究者的重视。1962年冬至1963年春,严汝娴、刘尧汉、詹承绪、宋兆麟、王承权、周裕栋到泸沽湖周边永宁盆地的母系制遗迹进行了考察,并为找到了论证典型的母系氏族的生产生活和婚姻形态的新例证而感到欣慰。在缩短战线和精简队伍的情况下,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继续进行社会历史调查的补充调查,到1966年夏,才被迫停止。
1973年秋,受中共云南省委的委托,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马曜、汪宁生、王宏道、王叔武、易问耕、夏光甫、江应梁、尤中、邹启宇等人开始编写一部云南民族历史,即《云南各族古代史略》,1975年古代史部分交稿写成,分送省委领导及有关单位领导审阅。《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于1977年6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零星的调查也时而进行,如1976年夏,中央民族学院的张公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邵望平、云南的汪宁生等同赴西双版纳对傣族的历法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素以对云南少数民族田野调查见长的宋恩常“文革”前就做了许多调查,“文革”中大部分时间用于看书,“文革”结束后整理并出版了许多以前的调查报告。
恢复重建时期
(1979-1984年)
1978年,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关于恢复重建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指示,开始筹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消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979年1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恢复。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民委领导,云南民族学院主管,由副院长董子健担任所长,王叔武、汪宁生、魏德明任副所长。当时研究人员主要有宋恩常、王宏道、张凤歧、易问耕、王均、许鸿宝等人。1980年至1984年,又调入蔡家麒、高立士、杨德鋆、朱德普、傅于尧、杨均、刀世勋、王敬骝、刘光智、李和林、李子泉、和志祥、赵嘉文、王筑生、雷宏安、田敬国、邹世恒等人,并吸收从大专院校毕业的部分年轻人来所从事科研工作。1984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划归云南民族学院单独领导,设有民族学、民族史、语言、艺术、教育、考古、宗教、经济八个研究室。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继承了50年代以来的工作基础,继续保持以云南各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
中国民族学会于1980年10月成立,马曜教授担任副会长。此后在昆明、西宁、南宁、北京、四川乐山、吉林延吉、云南景洪等地分别召开了学术讨论会,黄惠焜也担任过副会长。本所汪宁生、宋恩常、蔡家麒、和少英等均是会员。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在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建立,主要人员有宋恩常、董绍禹和雷宏安,由宋恩常兼任站长。主要开展云南少数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宗教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不定期以简报形式向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汇报有关科研情况。1984年,世界宗教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撤销,与本所宗教研究室合并。
1981年,香港中文大学谢剑博士访问云南,在我所王均的陪同下访问调查了昆明东郊的彝族撒梅人,事后,谢剑博士写成《昆明东部的撒梅人》一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982年5月至9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结合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六江流域民族综合考察规划”的任务,派出由蔡家麒、杨毓骧、赵嘉文、和志祥组成的调查组,前往怒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聚居地区,杨毓骧、和志祥又沿怒江上行,历经艰苦险危,到达西藏的察瓦龙、松岭和察隅等地,对独龙族、藏族、珞巴族和僜人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习俗、宗教、语言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是本所1979年恢复之后组织的第一次集体性调查,调查之后,由蔡家麒、杨毓骧分别整理出《独龙族社会历史综合考察报告》、《滇藏高原考察报告》等。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恢复后,为集中反映本所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扩大本所的社会影响,创办编辑了以下几种刊物:《民族学报》于1981年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而创办,并于1981、1982、1983年以年刊形式出版公开发行了三期。该刊发表了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及本所部分专家的学术论文,《民族学报》的出版发行,在国内民族学界影响巨大,赠与国外同行也引起广泛关注。《民族学报》与中国社科院的《民族研究》属当时国内最早的民族学研究期刊。《民族调查研究》和《民族研究译丛》、《民族考古译丛》均为本所内部刊物。《民族考古译丛》1981—1983年共编了3期;《民族研究译丛》从1981年—1989年共编辑11期。《民族调查研究》从1983年下半年编辑第一期起,直至1998年被迫停刊,共编辑出版了49期,刊发了所内外大批的民族类研究文章,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影响。
发展繁荣时期
(1985-1995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云南省民族研究所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少数民族》等辞书的撰写和编写。参加了《中国各民族原始资料集成》等项目、著作的撰写。开展了以下重要的集体性学术调查活动。
编辑“民族问题五种丛书”
1979年1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规划会议,并成立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和“民族问题三套丛书”的修订出版工作停顿下来,原来参加调查和编写的人员,有的遭迫害,有的已经改行,资料书刊大多散失,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拟继续编辑、修订、出版《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等“民族问题五种丛书”。
云南编辑、修订、出版“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办公室即云南省编辑组设于民族研究所,由宋恩常、朱德普、高立士等人具体负责参与有关工作。从1980——1989年,先后编辑、出版了《云南少数民族》、《云南简史》以及25个少数民族的简史、语言简志丛书,出版了云南8个民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出版了涉及25个少数民族和有关尚未认定族别的族群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数十部。还出版了《云南少数民族文物》、《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等资料文集。198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工作会议,对丛书的编写、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标志着此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举办全国民族学讲习班
由中国民族学会与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全国民族学讲习班于1985年4月至6月在本所举行。这是继1983年在武汉举办首次全国民族学讲习班后再次举办,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区,22种民族的60多名学员参加了这次讲习班。担任这次讲习班教学任务的有中国民族学会会长秋浦以及林耀华、金天明、陈永龄、吴从众、李一夫、黄淑娉、何耀华、杜玉亭、李昆声、尤中、马曜、王叔武、宋恩常、黄惠焜、王敬骝、杨德鋆、蔡家麒、王筑生等专家教授。开设了《民族学》、《世界民族学概论》、《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志·中国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问题研究》、《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民族艺术》、《云南各族古代文化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等共27门专题课程。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还以办讲习班形式,开展民族学人才的培训工作。1984年11月至12月,举办了“云南省第一期民族调查研究讲习班”,招收的学员都是云南省各地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开设了民族学概论和侧重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课程。
开展集体调查研究活动
(1984-)
盈江县盏西景颇族社会调查
1984年4月至7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蔡家麒、傅于尧、王筑生、杨慧、雷宏安等人到盈江县的景颇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组以以往十部景颇族调查报告为基础,选择了盏西乡的李家山为调查点,侧重对景颇族现状的考察,之后整理写成调查报告《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盏西景颇族社会调查》。
德宏州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985年9月-12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接受省科委课题,派出由蔡家麒、高立士、田敬国、雷宏安、杨慧、马丽、白兴发与德宏州科委徐映屏等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德宏州五县一市社会、经济、教育、民族、宗教、历史等作了综合性考察。之后形成调查研究结题报告《云南省德宏州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受到好评。
石林县维则民族乡教育教学实验
1986年开始,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教育研究室在路南县维则乡民族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承担了韦氏智力量表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常模的修订任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展跨文化研究,并运用于教学实验活动中。1990年开始,又在路南县圭山民族职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两项教育教学实验于1996年结束,得到云南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参加人员有刘光智、罗海鳞、雷兵、陈兴华、陈献东等人。
昆明市民族乡乡情调查
1986年9月至1987年4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完成昆明市民族乡乡情调查任务。由蔡家麒、杨毓骧、高立士、雷宏安、魏德明、白兴发、傅勤、李和林、郭愉等人组成的调查组对昆明市官渡区、西山区、禄劝县、富民县、嵩明县、安宁县的30个民族乡展开了实地调查,之后分别撰写出各个民族乡的乡情调查报告。
《曲靖地区民族志》
、《典靖市民族志》的调研撰写
1988年—1992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为完成曲靖地、市民族志的撰写组成两个调查组,傅于尧、鲁刚、雷宏安、刘刚、马世雯等人完成《曲靖市民族志》,傅于尧、雷宏安、蔡家麒、高立士、金少萍、张桥贵、白兴发、朱德普等人完成《曲靖地区民族志》。《曲靖地区民族志》于1996年7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
其他对有关族群的调查活动
1983—1985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高立士、王敬骝等结合继续进行的云南少数民族识别调查,到西双版纳克木人村寨进行文化、语言方面调查,事后写成数篇文章和调查报告发表。1983年汪宁生教授赴丽江永胜县调查彝族支系他留人,其后来发表的《永胜他留人的婚姻家庭》一文在学术界具较大影响。1987年本所张桥贵、赵洪云受省民委抽调,参与了对楚雄州姚安、大姚、武定、元谋一带俚颇人的调查活动。1988年为配合广西有关研究单位对滇桂交界处俫人情况的调查研究,白兴发赴文山州广南县俫人居住的村寨进行调查,事后本所编印了《俫人调查报告》专刊,刊发王敬骝、龚永辉、白兴发等人的调查研究文章。
与日本的学术交流
1984年,日本女学者横山广子到云南调查,由王均陪同,访问了昆明郊区彝族、路南石林的彝族撒尼人和大理的白族。
1985年3月2日—9月,日本东京女子大学山本英治(社会学)、福田一郎(民族植物学)、森山昭郎(政治学)、马场优子(文化人类学)组成的学术访问团应邀访问了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在此次学术交流中,中日双方作了如下报告:王叔武《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王筑生《少数民族经济》、田敬国《少数民族与云南的植物》、宋恩常《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蔡家麒《中国民族学的动向》、杨德鋆《少数民族的艺术》,福田一郎《尼泊尔的植物与民族》、山本英治《社会结构研究的方法——着重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例》、森山昭郎《日本的中国研究动向》、马场优子《阿伊努族的生活与问题》等报告。
根据中国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叔武与日本东京女子大学云南研究会代表山本英治于1985年3月8日在昆明签订的《关于学术交流的协议》,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叔武、副所长王敬骝、助教刘刚以及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黄惠焜等一行4人,应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校长隅谷三喜男先生和该校云南研究会代表山本英治教授的邀请,于1986年1月15日至27日去日本进行学术访问。王叔武所长等去到了日本的东京、京都、大阪,参观访问了东京女子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早稻田大学、北方语言研究所、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东京历史博物馆、藤井斋成会有邻馆、NHK(日本国家广播电视台)东京总部和京都放送局、大阪放送局,会见了日本社会学关系者、日中留学协会有关人员,与有关单位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此后,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国外交往不断。1990—1991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接待了来访的美、日、德、泰等国和台湾及其他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十余批,先后举办了两次国际交流学术报告会和一次国际学术交流座谈会,即1991年初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人类学系petermetoaif 教授主讲《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变化和成就》,1991年6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人类学系Freddamon教授主讲《区域模式的研究和库拉交易圈》,1990年7月与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福田一郎、毛里和子教授举行中日合作考察“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学术座谈会。1992年,本所王均、刘光智等参加云南民族学院学术代表团访问了日本。
深化改革与开拓创新时期
(1996—)
编写《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
1996年,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纂的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共25本),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并被列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由一个省级研究所独立承担一套国家级的重点图书的编纂,在国内尚属首次。其成果填补了我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中的一项空白,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举办教育部第四届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1999年,受教育部委托,本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教育部第四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以国内学者为主,还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这些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对于拓宽视野、启迪思维、活跃学术气氛,以及推动本所科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学术活动
2005年,受云南省政府的委托,由总部设在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组织召开的“三江水能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三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上的、舆论上的有力支持。2006年4月由总部设在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组织召开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滇西北保护与开发行动计划
受云南省政府的委托,由美国大自然协会资助,2001年完成的大型课题:《滇西北保护与开发行动计划》,对滇西北环境、经济文化的发展提出规划,为三江并流地区能够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基础性研究。
民族调研
开展金平傣族、新平花腰傣、独龙族、克木人、金水河莽人、乌木龙俐米人、哨冲花腰彝、撒尼人、永胜他留人、者米苦聪人、澜沧老缅人、盈江仙岛人、临沧本人等特有族群调研。
省院省校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
2000年9月,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学科经过专家组论证评审,确定为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省级重点学科,投入建设经费170万元,在得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合作支持后,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迅速提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民族学重点学科正向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国内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目标迈进。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民族研究所的中青年学者在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社会学民族心理学、民族经济学、影视民族学、民族学系现代化、民族教育学、民族宗教、民族语言、跨境民族研究等学术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些新学科的开辟崛起,很好地推动了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使本所成为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中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5 11:29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学术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