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参(学名:Rubia yunnanensis Diels)是茜草科、茜草属草本植物;茎长可达50厘米,有时平卧;根条状,稍肉质,茎、枝均有直棱或狭翅,通常节部被硬毛,其余近无毛,很少微粗糙。叶纸质,叶片形状和大小均多变异,线状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圆形至阔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尖,有时微骤尖,边缘常反卷;叶柄几无或上部叶有极短柄。聚伞花序三歧分枝成圆锥花序状,腋生和顶生,小苞片披针形,近无毛或被疏毛;萼管近球形,顶端截平;花冠黄色或淡黄色,稍肉质,无毛,裂片不反折,近卵形,夏秋开花,初冬结果。
植物学史
紫参(Rubiayunnanensis Diels)和Rubia ustulata Diels 的模式产地都在云南西北部。据Diels的意见区别在于前者的植株较小;叶较小,大小变异幅度不大;花冠裂片顶端具硬尖。《中国植物志》编者观察后来在云南和四川采到的标本,明显可以看出本种植株高矮、叶之大小和形状都有较大的变异幅度,有时同一张标本(刘慎谔13776及李鸣冈1757)中也可见到,有的植株其株型和叶接近Rubia yunnanensis,而有的又接近Rubiaustulata。至于花瓣顶端增厚变硬则应是Rubia yunnanensis和Rubia ustulata这两者所共有的特征。因此《中国植物志》建议将这两个种归并。该种根肉质,条状,是云南地区常用药物,称小红参。
在有关的书刊上其原植物通常被定名为Rubia yunnarensis,因此将Rubia ustulata和Rubia yunnanensis这两个同时发表的名称归并时选用Rubia yunnanensis Diels 作种名。
黑花茜草(Rubia mandersii Coll. et Hemsl.,模式产地在缅甸掸邦)与该种非常近似,很可能是同种。由于《中国植物志》编者没有那种的模式标本或可靠标本作比较,而Coll.和Hemsl.又记载那种干后变黑色,与云南植物稍有不同,故《中国植物志》暂不作结论。四川标本的花稍大,上面中部以上有鳞片。
形态特征
草本;茎长10-50厘米,近直立或披散状,有时平卧;根条状,稍肉质,数至十余条簇生和茎基部均红色;茎、枝均有4直棱或4狭翅,通常节部被硬毛,其余近无毛,很少微粗糙。叶纸质,形状和大小均多变异,线状披针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长圆形至阔椭圆形,有时近圆形,通常长1-4厘米,很少达5厘米,宽0.3-2厘米,顶端渐尖至短尖,有时微骤尖,边缘常反卷,被短硬毛,两面近无毛或脉上被短硬毛,很少上面微粗糙;基出脉3条,很少5条,通常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几无或上部叶有极短柄。
聚伞花序三歧分枝成
圆锥花序状,腋生和顶生,通常比叶长,近无毛或被稀疏短硬毛;
小苞片披针形,长约2-5毫米,通常1脉或花序下部的有时3脉,近无毛或被疏毛;
花梗长1-3毫米,萼管近球形,径0.3-0.4毫米,顶端截平;
花冠黄色或淡黄色,干时近白色,稍肉质,无毛,冠管长约0.5毫米或稍过之,裂片5,不反折,近卵形,盛开时长约1.2-1.5毫米,有时可达2毫米,顶端增厚而稍硬,内弯成短喙状;花柱2裂几达基部,长0.5-0.6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初冬。浆果球形,成熟后果实自然脱落。种子小,园形,直径约3毫米,种皮黄红色,种及早在种子的腹面基部,胚乳为显著的淀粉质、胚弯曲位于悬浮也的中央,千粒重26.8克。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木里)和云南各地。生长于海拔1700-2500米处的灌丛、草坡或路边。紫参喜温暖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忌强光,怕涝。在旬平均气温20-25℃下生长旺盛,气温超过30℃以上植株停止生长,在气温15℃、地温10℃时缓慢发芽、发根。植株地上部分在气温0℃以下易受冻害,冬季倒苗后能耐-7℃以下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好。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株繁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采收种子:紫参花期7-9月,果期8-10月,当浆果变黑时标志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紫参种子贮藏与寿命:紫参种子不宜干藏,宜采后即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干燥久放后不利出苗。
休眠与萌发:紫参在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末成熟,因此,种子采收后应即时搓去果肉,置湿砂内常温催芽,60-65天长出胚根,发芽率89.7%。
分株繁殖
采挖野生紫参或在已种植成功的留种地内边起苗、边选种参,将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肉质根留作种用。凡断缺芽头的根,一律不作种。选后需要理齐存放,以利栽种。
在背阴或凉爽处铺9-12厘米厚的湿沙,然后放一层参根,盖一层9-12厘米湿沙,再排放一层参根,连续排放4-5层参根和湿沙,天旱时要每隔4-5天喷洒一次水。下雨时顶部盖塑料薄膜防雨,每隔20-30天翻动一次。
紫参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因此,贮藏的种苗一般在下一年2月中下旬栽种。错过下种时期因气温逐渐升高而开始萌芽,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出苗率。
紫参的生长在表土层内,深栽不利出苗,发根少,产量低。因此,掌握适宜深度是栽种紫参的重要一环。
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茎蔓,每2-3个节剪成插条。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1-2节,露出1节在土面,切勿倒插。插后覆土压紧,浇透水。插后要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生根发芽后陆续揭去覆盖物。培育1年即可移栽。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紫参在坚实、贫瘠的土壤上生长,参根细小、畸形,产量低,以选用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好。不宜重茬,前作以蔬菜为好。
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土地翻耕,按肥源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用腐熟的厩肥、人畜粪等混合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捣细撒匀。然后再行耕耙,耙匀,作为1.3米宽,高15-20厘米的畦。畦沟为33厘米,畦面保持弓背形。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勤除杂草,松土宜浅,并结合追施肥料。
紫参幼苗生长细弱,怕强光暴晒,因此,育苗地透光率应控制在30-40%,才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成株期透光率在75%左右,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生物量。这是紫参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紫参为攀摇动藤本,当苗高20厘米时,于株旁插立支柱,供茎藤攀摇动生长。
在孕蕾期,除留种地外,一律摘除花序,使养分集中于茎藤及根生长,有利增产。
紫参生长发育,需1-2年才能收获,因此须施足基肥,以满足植株生育需要,这是保证增产的重要措施。一般以迟效肥为主,如猪厩肥、垃圾堆肥、人粪尿、草木灰、禽粪等。但一定要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
在翻耕前施放基肥,或将基肥直接施于条栽的沟内,使肥料集中,以提高肥效。在土地比较肥沃、基肥充足,植株生长良好时,不需追肥。但是,在植株茎叶发黄时即应追肥1-2次。在植株生长前期,浇施兑水的稀薄人粪尿(1:5)或硫酸铵,每亩10千克,以促进生长。在4-6月中旬,根系膨大期,可追施一次稀淡的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约5-10千克为宜,以提高产量。
紫参怕涝,一旦积水,易发生腐烂死亡,雨后畦沟必须排水畅通。在干旱少雨季节,应注意灌溉,保持畦面湿润,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
采收加工
种植1-2年收挖。在植株倒苗、根系生长停止时,参根饱满,含有效成分高,应限时收获,(以根呈紫红色为宜)。挖掘时要细心翻土,挖的深度一般在13厘米,不宜过深。亦不宜过浅,以免损伤根系,影响质量。
贮藏方法
紫参的产地加工与贮藏:一般在割取地上茎藤后,随即挖取根部,洗净泥沙,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折干率约30%,加工宜在晴天进行。每亩可收干品150-200千克。
病虫防治
危害症状:高温、高湿易发生叶斑病,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降低棚内温度和空气湿度;②在发病前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射1次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喷雾防治。
危害症状:高温高湿天气,特别是畦面积水容易引起根腐病。
防治方法:①防止积水;②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50%百菌清1000倍液浇灌病株。
防治方法:用50%敌敌畏或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紫参以根供药用,为彝族常用草药,具有活血止血、祛瘀生新的功能。主治衄血、吐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肝炎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