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境内公办高校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Yunnan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VocationalCollege,YLTIVC)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入选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60年上半年,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建立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昆明市西站原云南省轻工业干部学校内,由云南省轻工业厅主管。当年秋季开始招生。9月1日开学。开设四个专业:制糖工艺、造纸工艺、油脂工艺(芳香油)、纺织工艺,每个专业招生40人,当年共计招收初中毕业生160人。学制定为3年。
1961年秋季,除制糖、造纸、纺织工艺各招生40人外,新招收硅酸盐工艺40人。两年共招收学生320人。
1962年9月,由于精简机构,按照省委指示,省机械工业学校、省轻工业学校、省化工工业学校、省水利电力学校4校合并,成立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
1965年5月,重新调整中等专业学校体制时,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又分为一、三工业学校。第一工业学校归属省机械工业厅主管;第三工业学校归属省轻工业厅主管。三工校1965年秋季招收造纸、硅酸盐专业各40人。
1966年秋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
1974年,全校教职工并入云南工学院。
1979年3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组建云南省轻工业学校,隶属省轻工业厅领导。校址设在昆明市西山区小海口。
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51人,开设三年制甘蔗制糖工艺1个班。
1997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太平村。
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
1960年12月,云南省轻工业厅技工学校开办,隶属轻工业厅领导,校址设在昆明纺织厂内。招收昆明纺织厂高小毕业学徒工100人。
1961年5月,又招收省轻工业安装队高小毕业及初中文化的学徒工100人。
1962年5月,由于精简机构,下放人员,历时1年零5个月的技工学校宣告撤销。105名学生提前分配到昆明市轻工业各厂矿,另有95名学生分到冶金系统的易门铜矿。
2002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云南省轻工业学校与云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合并。
1980年5月23日,云南省纺织工业公司党委根据全省纺织工业的现状和技术薄弱的实际情况,决定兴办纺织工业学校,培训专门技术人才。
1981年6月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利用昆明莲花池昆明纺织器材厂作为校址,成立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昆明纺织工业学校,于1982年9月14日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
1986年起,改为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
1985年2月2日,为适应服装工业并入纺织工业的形势需要,增设服装设计和图案美术设计两个大专班,学制2年。9月,招收了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42人入学。
1986年6月30日,经云南省教育厅同意,批准昆明纺织学校增挂“昆明纺织工业学校大专班”牌。
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云南工艺美术学校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开办艺术类五年制大专班。
2005年,云南工艺美术学校与省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开办艺术类五年制大专班。
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筹建云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09年5月,云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经云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批准,由云南工艺美术学校牵头。
1979年5月,开办云南省印刷技工学校,隶属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与云南省印刷技术研究所为一个单位两个机构,校舍合用,云南省与昆明市印刷技术培训中心设在该校。
2014年9月,经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更名为云南出版传媒技工学校。
合并组建
2017年3月,云南省教育厅同意组建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由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主管,业务接受省教育厅指导。
2018年8月,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开始招生,首届四个系服饰艺术与纺织工程系、产品设计与工艺系、食品药品系、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系五个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新生报到入学。
2019年4月,学校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6月,学校入选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
2020年12月,经省委编办、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同意,将隶属于云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云南出版传媒技工学校并入学校。
2022年4月,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教育培训中心揭牌。
2023年6月7日,由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等学院组成校地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41人,聘请校外兼职行业导师28人,校外兼课教师261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84人,占比为24.6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99人,占比为58.36%; “双师型”教师153人,占比为44.87%。拥有省级云岭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教学名师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有专任教师341人,聘请校外兼职行业导师28人,校外兼课教师261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84人,占比为24.6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99人,占比为58.36%; “双师型”教师153人,占比为44.87%。拥有省级云岭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教学名师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校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2个,校级重点专业立项建设3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244个,一体化网络多媒体教室123间,教学用计算机1229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学生在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5人获一等奖,17人获二等奖(银奖),42人获三等奖;近两年学校师生共参与撰写国规版教材两部,2020年、2021连续两年在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作品展获一、二、三等奖共计7项,在工信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共4项,2020年在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建模项目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控制赛项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主持完成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标准4项,参与教育部专业标准类编制课题6项,参与完成教育部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项,教育部艺术设计类专业标准编制课题6项,云南省政府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2项,承担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24项,承担题为《图形、观念与创新---云南特色餐厅VI设计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的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厅级课题4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技术专利30余项。
2021年,学校申报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8项,15项课题获得通过推荐至教育厅进行申报。学校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量8项。
学术资源
根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19万余册,年均采集中外文图书9000余册,征订中外文报刊523余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购置了CNKI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超星电子图书等中文数字资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院对接安宁市连然街道小桃花村、安宁市县街道下元良村,开展乡村规划与设计培训工作,学校与美的集团开展冠名订单班培养,人工智能与达内数据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校名由书法家冯国语题写。
博雅求是,卓越创新
博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求是: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卓越:高超出众
创新:打开新局面、新市场、不断运用新知识开发新的领域
形象标识
校徽:校徽由两个同心圆、学校东门教学楼与广场的简化图案和阶梯构成,镶嵌学校中英文名称和校训,稳重的深蓝色与主图一起构建成坚固、稳重、简约的图形识别系统。
校徽设计以学校重要建筑为基础,通过简约化处理,既能明确学校发展理念又可以快速被人们识别记忆。标志里有大家都熟悉的元素,但设计之后各部分却拥有自己独特的寓意。校徽中的同心圆代表同心向上、同心整合、同心发展。外圆代表教职工、内圆代表学生,代表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教职工和学生为中心。
主图的元素选择学校1号、2号主教学楼与广场图案进行简化。中间低、两边高的敞开式“拥抱”设计,寓意相互尊重、团结包容、协同创新。阶梯的元素代表着学校教师一步一级,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也传达着老师们甘为人梯,无私的奉献精神。更寓意着一个又一个的新起点、新挑战,是学校、教师、学生通向成功的坚固基石。校徽中的学校中英文和校训,与主图一起构建成坚固、稳重、简约的图形识别系统。配色稳重的深蓝色,寓意“青出于蓝胜于蓝”,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也代表着倾心孕育才能共同携手快速发展。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校风校训.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6: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