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石斑鱼
鮨科石斑鱼属动物
云纹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moara)是鮨科、石斑鱼属鱼类。体长椭圆形,略侧扁且粗壮。头大长大于高。尾柄短且高。吻短圆。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略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瓣膜。口中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下颌均具齿,上颌前端具2圆锥齿,左右侧齿较小,下颌齿细尖。鳃孔大,前鳃盖骨下角具5~6枚细锯齿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和头部被细小栉鳞。侧线1条,完全,与背缘平行。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略侧扁且粗壮。头大长大于高。尾柄短且高。吻短圆。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略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瓣膜。口中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下颌均具齿,上颌前端具2圆锥齿,左右侧齿较小,下颌齿细尖。鳃孔大,前鳃盖骨下角具5~6枚细锯齿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和头部被细小栉鳞。侧线1条,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式Ⅺ-15~16,臀鳍鳍式Ⅲ-8,腹鳍鳍式Ⅰ-5,胸鳍鳍条数17~18,侧线鳞74~99。背鳍1个,鳍棘部和鳍条部相连,无缺刻,起点位于胸鳍基略后上方,鳍条部后缘圆形。尾鳍圆形。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且相对。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胸鳍长大,侧下位,后端圆形。体褐色或棕色,体侧具6条暗棕色横带,各横带下方多分支且散布云状白色斑块,第1和第2条横带由背鳍起点附近斜向头部,第6条横带位于尾柄上,其余各横带自背部斜向腹部;各鳍灰褐色,背鳍、尾鳍、臀鳍和腹鳍边缘具白边,背鳍鳍棘膜末端黄绿色,背鳍鳍条部边缘和尾鳍上下缘呈绿色。
栖息环境
云纹石斑鱼生活在水深100米以内、礁石或泥质底质的中下层海域。主要分布在温带海域,同其它暖水性石斑鱼(养殖水温要求达到15℃以上)略有不同,适应水温范围可达到5~32℃,常栖息于岛屿和大陆的沿岸。但同大多数的石斑鱼类一样,为岩礁非游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喜欢栖居于岩礁、珊瑚丛和泥状海底等光线较暗的地方。云纹石斑鱼属广盐性鱼类,在盐度10~40‰的海水中都可以生存,其中在实验中测得最适盐度在30‰左右。
生活习性
云纹石斑鱼成鱼性情凶猛,地域性强,一般不集群。云纹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有相互残食的现象,特别是在稚幼鱼阶段,小个体往往会被大个体所吞食。在自然海域中食物多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主。一生中随个体的生长,食性也在不断地转变,仔、稚、幼鱼摄食微、小型的浮游动物,长大后仍保持食肉习性。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经驯化可摄食鱼糜、下杂鱼和配合饲料等。云纹石斑鱼摄食以白天摄食为主,同其它的石斑鱼种类相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型鱼类,并且摄食时警惕性很高,属偷袭型,通常会躲在水体阴暗的角落里面,发现食物时一口吞下。摄食高峰在一年内出现两次,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均与水温环境有关。
分布范围
云纹石斑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从越南海域到中国南、东海至日本、韩国沿海。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云纹石斑鱼为雌性先熟型鱼类,生殖腺为囊状,位于鱼鳔后下方。在生殖腺发育中,卵巢先发育成熟,为雌性相。随着鱼体的生长,部分的雌鱼先发生性逆转,转变成雄鱼,云纹石斑鱼与同属中其他种类一样均表现出先雌后雄的性别特征,不同种类发生性转变的年龄各不相同。云纹石斑鱼最初成熟时(2~3龄)为雌性,长到一定的年龄(4~5龄)变为雄鱼,故生长前期雄鱼的数量较少。云纹石斑鱼属分批产卵的类型,在自然状态下性成熟周期是一年一次,繁殖季节一般是在6~7月份,产卵量也因雌鱼个体大小和性腺发育程度而异,如体长为95厘米的亲鱼,在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卵2710.8万。
人工繁殖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日常管理
参考资料
云纹石斑鱼.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2: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