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村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下辖村
云龙村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的下辖村,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村民是从安徽等地逃难到这里的,村中常住人口达1000多人,80%的村民都姓张,其余的姓氏还有陈、王、杨等。
村辖简介
云龙村地处鄞东南的最低处,因此,横溪水、钱湖水都在这里汇聚。为了调节水流,早在清代,这里就已经修起了一座碶门,到了民国14年(1925年),碶门又被重新修建。每逢下雨前夕,闸门一打开,骤然汇聚到一起的水,远远望去,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犹如云雾缭绕般的美丽。由于水流湍急,呼啸而来的流水咆哮般发出巨响,村民们把这种巨烈的响声想象为龙在歌吟。于是,村民把这碶门取名为云龙,意为云上有条飞龙,而因碶门出名的村庄也有了“云龙”这一村名。那时,云龙碶还是村民的免费气象站,每当听到水吟声,大家就知道快要下雨了,就会赶紧把农事安排好。如今,碶门的作用已不复存在,但对村民来说,它仍然是很值得骄傲的。
历史由来
据说,云龙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的村民是从安徽等地逃难到这里的。约80%的村民都姓张,其余的还有陈、王、杨等姓氏。隔岸而居的荻江村的村民也有80%姓张,于是,两村张氏村民共同建造了张氏祠堂。由于张氏家族人丁兴旺,张氏祠堂一直保存完好。
云龙村河网密集,因此,桥多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村中仍有大大小小的桥十来座,其中最早的当属几百年前建造的虹桥了。至于建造这座桥的具体时间,村民们都已说不清楚了,但村民们都十分肯定地说,虹桥的历史已经很长了。1973年,这个村的企业家张延龄出资重新修建了这座桥,2002年,村里再次把这座桥进行了修葺,因此,虹桥至今仍是村中主要的水上通道。
建筑与教育
宝林寺是云龙村最古老的建筑,它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后改名为新桥庵,又称半路庵。清朝嘉庆年间,宝林寺重新修建,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宝林寺气势恢宏,房屋又大又高,走廊、厨房修葺一新,四周筑起了短墙,园内竹木茂盛,寺前的小河碧波荡漾。从残存的宝林寺遗迹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寺院当时的盛况。
云龙学校在村中也算“高龄”,已有百年历史。在当时来说,学校的建筑、设施都属一流。学校的部分建筑至今还保持着旧貌,直到王笙碶小学建成后,学校的小学教育功能才告一段落,改为云龙职业学校,同时承担了镇党员素质培训的任务。
云龙村的村民是勤奋的,种水稻是他们的主要行当,他们奔走田间,辛勤劳作,换来了连年的丰收。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这个村的900多亩水稻田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出的水稻质量好,因此成为县里有名的水稻种植村。
经济发展
云龙村的村民也富有创新精神,上世纪60年代末,村里就办起了第一家企业———胶木厂,胶木厂与上海、广东、天津等地的厂家挂钩,生意红红火火。村里还办起全县第一家织麻厂,生意也很不错,村民们清楚地记得,那时,邻镇的不少群众经常在麻厂门口排起长队,等着领麻线回家去加工。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地处云龙镇中心的云龙村利用地理优势建起了一批批厂房,同时,引进各类企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早在1992年,他们就通过引进企业、厂房租赁等形式,增加村级经济收入,落户该村的企业已有20多家,产品有汽车配件、空调配件等多种门类。
这个村的领导班子深深懂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引进企业,于是,他们在优化环境方面狠下功夫。村里通过多方努力,对全村电网,尤其是厂房用电线路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一台80KV变压器调换成240KV,以保证生产正常用电。由于服务到位,至今,全村59间厂房全部租出,年收入达到25万余元。在此基础上,这个村投入100万元,建造了一幢综合大楼,并利用地处镇中心的优势,通过租赁,每年可增加收入12万元,使村级年可用资金达到30余万元。
村容村貌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这个村还先后投入30多万元用于改变村容村貌,对全村水、电、路进行改造,把家家户户门前和小巷小弄都浇成了水泥路,并改建了6座桥梁。村里又投入资金新建了三格式公厕一座,增添4只垃圾箱,26只垃圾斗,清理了村内下水道等,使村里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所获荣誉
2022年1月,入选2021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2017-2021).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5 07:51
目录
概述
村辖简介
历史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