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乐,流行于山西省五台县
五台山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兼有
汉传佛教(俗称“
青庙”)和
藏传佛教(俗称“
黄庙”)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佛教创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五台山佛教开山之时,是五台山佛乐的初始时期,经文诵咏处在以个体为主的“赞呗”“唱导”阶段。
唐代,五台山佛乐同佛教一样达到繁盛,佛教仪式集体化、规范化,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被应用于经文诵咏中,经文诵咏有了较高的艺术性。
元明之交,吹奏乐被吸收到佛门,带伴奏的佛经咏诵形成。这种融长短句(赞)、齐言(偈)、散文(文)为一体的佛教歌曲,加上器乐的伴奏与曲牌的演奏,使法事仪式具有了艺术欣赏的价值,五台山佛教仪式艺术性大大提高。
民国初年,五台山佛教出现衰微,五台山佛乐也受到严重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挽救、扶植这一艺术品种,在省、地、县文化部门的组织安排下,进行了全面挖掘、整理五台山佛乐的工作,使得五台山佛乐再度大放异彩。
20世纪80年代起,五台山佛乐虽然得到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僧人流动性大,传承一度不容乐观。
基本特征
综述
五台山佛乐的基本特征是佛教、音乐、舞蹈结合,使佛教仪式成为名副其实的“音声佛事”,表现了佛教的艺术化特征。除有一些佛教根据经文创作的佛教歌曲外,大部分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歌曲或乐曲,表现了佛教音乐民俗化、民间化的特征。除有佛教自身创作的歌曲外,还有较多的中国历史多个朝代所流行的歌曲,表现了专业性和古老性特征。五台山佛乐中甚至有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流行歌曲和乐曲,表现了宗教与时俱进的特征。
五台山佛乐的谱系是“
工尺谱”,以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
形式
五台山佛乐分为汉传(青庙)音乐和藏传(黄庙)音乐两大类,无论青庙音乐还是黄庙音乐,均包括“声乐”和“器乐”两种形态。
“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音格)念”“令调”“吟诵”“直数”四种形式。
“器乐”是指由笙、管、梅(竹笛)、铛、音(云)等乐器和木鱼、引罄等法器组成的小型吹打乐队演奏。
“令调”是五台山佛乐的主体,是词(经文)、曲紧密并有序结合的形式,在演唱“令调”时,有的曲调加上了伴奏,这种带伴奏的形式就是僧人们称的“和念”,成为五台山佛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乐器
五台山佛乐完善的标志是乐器的应用,这也是北方佛乐与南方佛乐最大的不同之处。由器乐对经文的演唱加以伴奏和纯器乐的合奏,是五台山佛教音乐主要特色之一,也是僧人们用以区分“南方佛事”和“北方佛事”的首要标准,二者的区别在于法事仪式中有无乐队的参与。
五台山佛乐的主要乐器是笙、管、笛(梅),配以鼓、铙、钹、磬、锣等。
代表作品
五台山佛乐常见的早课曲目有《
楞严咒》《
大悲咒》《
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五台山佛乐是音乐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传承现状
五台山精通佛乐的僧人已越来越少,而且僧人学习佛乐后一旦离开五台山,就面临失传的危险,尤其是随着老一代乐僧的离世,一些传统曲目也在渐渐消失。因此,五台山佛乐亟待更广博地加以保护和传承。
传承人物
释汇光,俗名王环展,男,汉族,1966年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释汇光1991年到五台山
南山寺,拜万富为师,由塔院寺高僧寂度亲授具足戒,开始参禅礼佛,受持戒规,同时学习吟诵经文曲牌和演奏乐器的技艺。释汇光是南山寺主持,他重视佛教音乐的传承延续,致力于整理遗存下来的曲谱,扩大佛乐队伍并主抓佛乐培训班乐僧的训练。
章样摩兰,俗名梁林虎,男,汉族,1969年9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林虎13岁便与佛结缘,走进了菩萨顶。1990年任五台山管委会副主任,专门负责文物保护和文化抢救工作。1996年被推选为
菩萨顶的住持。章样摩兰从出家开始就倾心到佛乐的吹奏、金刚舞的排练等重要的藏传佛教音乐中。他整理出了藏传佛教金刚舞的全部佛乐,还恢复了不少有民乐特色的庙堂音乐,为汉藏文化交流写下了重要一笔。章样摩兰已与镇海寺管家金光喇嘛、万佛阁管家常青喇嘛共同培养了一批演奏藏传佛教音乐的青年喇嘛。
果祥,男,汉族,1977年4月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果祥是山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
殊像寺监院、佛教协会理事、五台山殊像寺住持。他1998年出家于五台山殊像寺,师承五台山老一辈佛教音乐演奏艺人释常治,主工笙、管、笛演奏,能熟练演奏40多首佛乐曲目,是五台山殊像寺佛乐训练班的负责人,担负着整理佛乐资料和教授佛乐的任务。曾带领五台山殊像寺佛乐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山音乐厅等地演出,并出访韩国等国家或地区。果祥法师学习佛乐主要沿用工尺谱及师傅心传口授的方式,他还学习了一些简谱,更利于佛乐的学习和传承。
保护措施
1978年至1999年,山西省曾多次组织专人对五台山佛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采集。
1986年以来,为解决曲目的传承问题,五台山南山寺、殊像寺和普萨顶分别成立了佛乐培训班,担负起挖掘、整理五台山佛乐资料和教授五台山佛乐的任务。繁峙县极乐寺善意法师组建了“五台山北方佛教音乐学修院”培养佛乐传承人。
1987年,五台山佛乐团成立。
1993年,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韩军将多年调查、采访所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册,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五台山佛教音乐》。
2004年,山西省公布五台山佛教音乐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
2006年,为了保护五台山佛乐,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陆续确定了三位传承人,其中包括两名汉传佛教音乐传承人和一名藏传佛教音乐传承人,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五台山佛乐”项目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五台县文化馆(五台县美术馆)。
主要流派
五台山佛教音乐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系,青庙讲究“入法”,即规矩,风格典雅庄重;黄庙要求不甚严格,曲调明朗,粗犷奔放,更富有民间色彩。青庙音乐因其普适性强,从五台山向周边地区辐射;黄庙音乐因其民族性,影响主要在五台山地区。
青庙音乐曲牌及黄庙音乐曲牌构成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具体内涵。青庙系统可分为:瑜珈焰口、唱诵、吹腔和散曲4个部分,留传下来的约有40多首,在佛教法事活动中常用的有《华严会》《普庵咒》《千声佛》等。青庙音乐中的吹腔是法事中的纯器乐曲,主要曲目有《上经台》《秘摩岩》《普庵咒》《云中鸟》《进兰房》等40余首。黄庙音乐有唱诵、吹腔、仪式音乐,留下来的曲牌共40首。
青庙乐器以笙为主,管和梅相助,乐队一般由14人组成。黄庙乐器主要有大把鼓、管子、笙、大木鱼、大号、海螺、铙钹、唢呐、海笛,以管子为主,笙笛相助,乐队一般由10人组成。
社会影响
1958年,五台山青、黄两庙的18位僧人组成乐队,赴山西省城太原演奏庙堂音乐,荣获嘉奖。
1989年3月,五台山佛乐团首次抵达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乐。
1992年,五台山佛乐团应邀在英国
伯明翰音乐学院演出。
2000年,五台山沙弥佛乐团赴台湾演出。
2003年11月20日,五台山佛乐团参加了在北京
中山音乐厅举行的“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
2004年,中央音乐学院与韩国东北亚音乐研究所共同主办第4次中韩佛教音乐研讨会,五台山佛乐团赴韩国参加演出。
2008年6月,五台山佛乐团到
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2011年3月19日,由汇光法师带领的南山寺、殊像寺乐僧组成的佛乐团参加“魅力三晋——山西文化艺术精品展演月”活动,在上海大剧院演奏了《吉祥佛韵》。
文化轶事
北宋僧人延一在《
广清凉传》中记载:“音乐一部,工技百人。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阗。舞袖云飞,歌梁尘起。随时供养,系日穷年。”形象地描述了五台山佛乐的盛况。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前的唐时石经幢,在须弥座上束腰八方各刻有手持不同乐器演奏的乐伎八人。在佛光寺文殊殿的壁画中,有手持乐器演奏的罗汉画像,他们手中的乐器和法器有笙、笛、木鱼、引磬、小鼓、铛、铃、杵等。这些古老的乐器仍在五台山法会演奏时使用,是五台山佛乐流传的实证。